<p class="ql-block">母亲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回忆起母亲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听母亲说起过她的家世。母亲在她十多岁时,外祖母就去世了,从此与外祖父相依为命; 母亲也曾有几个兄弟姐妹,因家里太过贫困,早年都因病夭折了。后来,母亲嫁给父亲,生养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人。当时的中国农村,呆板的社会政策和落后的经济体制,让原本家徒四壁的父母为了抚养五个子女,历尽了人间沧桑。庆幸的是,在父亲的艰辛劳作和母亲的精细持家中,五个儿女终于慢慢长大成人。</p> <p class="ql-block">母亲是个殷勤的人。印记中,母亲总是闲不住,每天会早早起床,在准备一大家子人的饭菜的同时,把破旧的房子院子收拾的干净整洁。饭后,送走我们几个去上学,然后便去地里帮父亲干农活。</p> <p class="ql-block">回到家里,又开始屋里屋外忙个不停,在她的眼中和手里,永远有干不完的活。洗衣服、烧开水、做馒头、晒玉米、喂鸡鸭猪等等,都是母亲每天无休无止又不厌其烦的家务活。</p> <p class="ql-block">母亲心灵手巧。母亲的能干在村上是出了名的。那时我们五个孩子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子,全是母亲一针一线的缝制出来的。母亲没学过裁缝,不懂得量体裁衣,她会将别人家的衣服借来,放在布上左比划右比划,一件衣服最终就这样做出来了。母亲还会做各种家用品,她会用玉米杆子皮编席子箩筐锅盖,会用玉米棒子皮编蒲团墩子等。她见过的东西一般都能琢磨着做出来,因此左邻右舍的大娘婶子们经常来问她,母亲也乐意帮忙指导。</p> <p class="ql-block">母亲在生活中非常节俭。母亲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因家里贫穷,一件衣服往往是补了又补,改了又改,老大穿了老二穿,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衣服拆了,捡完整的布片做鞋面鞋底,或者裁成长条编成布绳做家用。</p> <p class="ql-block">母亲是一个心地善良慈祥的人。记得小时候,到处都有乞讨的人,若有上我家乞讨的人,尽管家里穷,母亲也会从仅有的口粮中拿出一些给每个行乞的人; 遇上拖儿带女的乞讨者,还会送上几件我们穿不着的衣裤,边递给他们边自言自语“真叹人!”(家乡话:可怜的意思)。记得那时我们最怕秋收,因为母亲会让我们把堆成像小山的玉米棒子剥好编成串来晾晒,这些活基本都是晚上做。有时夜深了,我们几个困得不行,母亲便给我们讲故事,安排我们几个轮流表演节目。二弟最活跃,他会爬上“小山”来一段自编滑稽动作,逗得我们哈哈大笑……那段时光后来竟成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津津乐道的开心话题。母亲常说,虽然把我们拉扯大不容易,无论生活有多艰难,母亲从没想过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饿肚子是常有的事,母亲会想着法子让我们不挨饿。母亲会用槐花和榆钱掺着面粉蒸熟了给我们吃。有时母亲让父亲跑到几十里外的地址去割一种黄细菜(谐音,一种野菜,具体叫啥至今不清楚),母亲用开水将黄细菜烫熟,再拧干攥成一个个菜团,要吃了就炒一下,这在当时也算是我们家一道与众不同的口粮了。</p> <p class="ql-block">母亲对我的养育恩重于山。听母亲说,我是我们一家五个孩子中最难养活的一个。幼时的我体弱多病,经常哭闹不休,只恋母亲。母亲只好把大我两岁的姐姐让奶奶照管,再把我捆在背上去干活,边干活边唱歌谣哄我不哭,从此,母亲的脊背成了我小时候最温暖最留恋的摇篮;母亲又说,我很多方面像极了她,特别细食,不爱吃的东西几乎一模一样;母亲还说,把我送到湖州姑妈家生活的第一年,她想我想得厉害时,就把我的照片拿在手里经常看;那年的中秋节,她心里牵挂我,还担心我吃不上月饼……</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成家了,每想起这些,心里更加挂念年迈的母亲,虽然路途千里,但也会尽量抽时间回家看望母亲。每次回家,都看见母亲早已依门翘望,等待我的到来,每次离家,母亲总是送我到门口,依然是翘首目送……我知道,我和母亲的心里都有万般不舍,却都又万般无奈。从此,母亲依门而望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日月流转,随着我们五人的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当初的七口之家在母亲的苦撑之下,已壮大成一个二十多人的大家庭。母亲虽已年迈,却仍坚持独立生活,年复一年地独守她生活了半辈子的简朴土屋小平房,舍不得离开洒满她血泪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最让她心疼的是她送走了一生为这个家呕心沥血带着满腹遗憾离世的终生伴侣我的父亲,能肯定,有无数个半夜,母亲在嘴上独自念叨我父亲; 在那里,最让她牵挂的是她血脉传承的每一个儿孙,能肯定,她一个人寂寞的时候在嘴上念叨着她每个儿孙的名字。我知道,父亲是她的山峰,儿孙是她的骄傲。从此,我似乎看到夕阳西下,母亲倚门而望,远处的田野、近处的村庄在她眼中逐渐变得模糊,模糊中的母亲在那里安享她不多时日的晚年。这些年,能给我带来些许安慰的是,我的兄弟姐妹侄儿外甥,经常去到母亲的小屋看望她,关怀备至; 每逢母亲的生日,儿孙们都会欢聚一堂为她祝寿,这也是母亲最开心幸福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汽笛一声长鸣,从此天涯永别。而今,母亲的离世,已成为我们心里永远无法弥补的哀痛。母亲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母亲熟悉的音容早已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母亲优良的品行一直在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前行……我爱我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2023年2月13日</p><p class="ql-block">(农历正月二十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