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之春》——一首思念故乡经典的日本民歌

剑青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原唱:千昌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编辑制作:剑青</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翻唱:剑青</b></p> <p class="ql-block"><b>  《北国之春》是一首表达对故乡思念的歌曲,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日本民间歌曲之一。这首歌有着熟悉的旋律、动人的意境,其传达的情感直接、昂扬而自信,展现了日本昭和时期的大地产现代性逻辑。该曲还成功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开辟出独特的审美特质,“寒衣”、“饮酒”等等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致描述对广大民众构成了情感上的召唤。  </b></p> <p class="ql-block"><b>  《北国之春》是一首日本民间歌曲,作于1977年并在一年后流行日本全国。原为一首思念家乡的歌曲,当时日本有很多为了求学或谋生而离开北方农村的年轻人,这首歌也就在当时很是流行。日文原唱是著名的演歌歌手千昌夫所唱,后被大泉逸郎、渥美二郎等众多日本演歌歌手翻唱。1979年,于日本乐坛发展的邓丽君将这首风靡日本的曲子交由台湾著名词作家林煌坤先生填写中文歌词,随后出现了第一个国语版本《我和你》,并经邓丽君的出色演绎被国人所熟知。此后的十余年间,由蒋大为、叶启田、韩宝仪等国内歌手演唱的民歌版本及闽南语版本相继出现,《北国之春》也成为了华人社会流传最广的日本民谣之一。</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北国之春 》</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亭亭白桦 悠悠碧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微微南来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木兰花开山岗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北国的春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啊北国之春已来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城里不知季节变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不知季节已变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妈妈又再寄来包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送来寒衣御严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故乡啊故乡 我的故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何时能回你怀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残雪消融 溪流淙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独木桥自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嫩芽初上落叶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北国的春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啊 北国之春已来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虽然我们已内心相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至今尚未吐真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分别已经五年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的姑娘可安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故乡啊故乡 我的故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何时能回你怀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棣棠丛丛 朝雾蒙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水车小屋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传来阵阵儿歌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北国的春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啊 北国之春已来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家兄酷似老父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对沉默寡言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可曾闲来愁沽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偶尔相对饮几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故乡啊故乡 我的故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何时能回你怀中</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据《日本新华侨报》消息,日本《朝日新闻》的资深记者伊藤千寻2010年发表的一篇报告文学透露了许多这首歌曲的创作内幕。 首先,大家一般都认为《北国之春》里面所歌唱的是日本东北地区或者北海道的北国风情。其实根本不是,正确地说那是日本中部地区长野县一带的景致。在长野县的北八岳山麓、海拔1500米的八千穗高原长着大片的白桦林,据说那里的白桦树有100万株之多,是“亚洲最美的白桦林”。那里的乡村小神社里长着春天最早开花的白玉兰。</b></p> <p class="ql-block"><b>  1977年正月,作词家井出博正接受唱片公司的委托为男歌手千昌夫创作一首歌曲。当时千昌夫正在电视上为家乡岩手县做广告,为了突出他所具有的这种北方色彩,歌曲名先定下了,那就是《北国之春》。可是,井出没有去过岩手县,但他想长野县和岩手县差不了多少,都是严寒地区,对春天的渴望心情是很相同的,于是很自然地想起了小时候度过的乡村生活:八岳山上吹下来的北风突然变成南风后,神社里的白玉兰就绽放了大朵的鲜花,白桦林里的水车小屋和圆木制成的小桥浮现在晨雾中……。这一切全都自然地变成了井出笔下的歌词。他还想起到东京读大学后,看到同学们的宿舍里有他们的母亲寄来的乡下特产。井出的父亲去世早,他是靠在大阪工作的哥哥寄来的生活费度过大学生活的,于是情不自禁地想象,如果父亲还活着,大概一定会和哥哥一起围坐在火炉前默默对饮。对家乡和亲人的万千思念极其自然地化成了歌词。</b></p> <p class="ql-block"><b>  写完歌词后,井出跑到同样也住在东京的作曲家远藤实的家里。远藤在走廊里站着读完歌词,对他说:“你就喝一会儿威士忌等着吧。”说完,远藤拿着歌词上了2楼。不料,才过了5分钟,远藤就走下楼来。井出以为远藤忘了什么东西,可是远藤对他说:“曲子创作完了!”</b></p><p class="ql-block"><b> (远藤实1932年出生于东京,二战期间曾被疏散到新潟县居住。1949年,他怀着成为歌手的梦想回到东京,一边在街头卖艺,一边自学作曲。1952年,他进入一家唱片公司正式成为作曲家。远藤实一生共谱写5000余首作品,其中代表作《北国之春》曾改编成《我和你》,由邓丽君演唱,在亚洲热播。)</b></p> <p class="ql-block"><b>  后来,远藤在他的著作《幸福的源流》一书中,对这5分钟是这么描述的:“我的脑中鲜明地浮现出故乡新潟的春天景色。”儿时家里贫穷,深夜的雪花会吹进屋里,落在枕边,冷得他直哭。所以迎来春暖花开碧空万里的那种高兴心情也就格外的强烈。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经历,所以曲子一气呵成,只是把歌词的“北国之春” 改成了“北国之春天,啊,北国之春天”,以便能够更加强调迎春的喜悦心情。另外,就是把“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我要回你怀中”改成了“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何时能回你怀中”,把返乡的意志改成了返乡的愿望,突出了想返回故乡而实际不可能返回故乡的那种惆怅的心情,增强了现实感。</b></p> <h3><b>  他们马上叫来千昌夫,弹起钢琴,让他试唱。千昌夫一边唱,脑里却一边浮现出他在故乡岩手县所看到的那些穿着皱皱巴巴的风衣的乡亲们。后来,千昌夫不顾反对,就是这样穿着一身皱皱巴巴的风衣走上电视台高唱这首恋乡之歌的。</b></h3> <p class="ql-block"><b>  那时候,日本经济还在持续增长,日本的民工基本都是来自新潟等东北地区的人,这是些特别能够吃苦耐劳的人。他们从这首歌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听到了自己想说而没有说出的心声,于是歌曲火了。到1979年,唱片卖出去500万张,成了日本全国的国民歌。歌声还跨出了国境,1988年中国大陆将其评为“过去10年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外国歌曲”。这首歌曲还在泰国、蒙古、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夏威夷、巴西唱开,成了一首为15亿人所喜爱的歌曲。</b></p> <p class="ql-block"><b>  最先把《北国之春》翻译成中文歌曲的人,是我国著名音乐家吕远,80年代脍炙人口的歌曲《泉水叮咚响》、《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均是吕远先生的大作。1979年年底,吕远先生应作曲家钟立民(《鼓浪屿之波》的作者)之邀,仅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把这首日语歌曲翻译成汉语。在同年年底举办的一次大型音乐会上,蒋大为首次演唱了中文版《北国之春》,一时间掌声雷动,这首歌开始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m44pzvt"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237, 35, 8);"><b>《再见吧妈妈》——一首抒发战士大爱情怀的经典之作</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