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难忘的“工业三明”金色岁月——参观《三明市1958工业记忆馆》感悟

罗 欣

<p class="ql-block">  2023年2月10日上午,我们随三明市老科协参观考察团,走进三明市1958工业记忆馆。一楼大厅“欢迎参观三明市工业记忆馆”格外醒目。青年志愿者一女士引领我们参观并详细讲述这难忘的“工业三明”金色岁月。</p> <p class="ql-block">  记忆馆里,三钢生产的第一块铁、福建省第一台洗衣机、福建省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一个个“老三明”汇聚一堂,一件件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仿佛让时光倒流,珍贵的三明工业印迹历历在目,仿佛把人们带回到那个10万建设大军夜以继日建设三明工业基地的难忘岁月。在上二楼的台阶两侧,分别镶嵌着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进军三明、三明工业基地创业工人的群体雕塑,以及1958、1959、1960、1961、1962……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奇迹,这是一个缩影……20世纪50年代末,十万建设大军汇聚于虎头山下沙溪河畔,在这片古老而沉寂的土地上,奏响了建设福建省重工业基地——三明的宏伟乐章。</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当年的建设者们餐风宿露、筚路蓝缕,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建设成了一座集冶金、化工、机械、印染、纺织、电子、塑料、森工、电力、建材等门类齐全的新兴工业城市。</p><p class="ql-block"> 三明市1958工业记忆馆通过图片、声像、实物、造景等全方位展示三明工业的发展历史和建设成果,以记载那难以忘怀如火如荼的岁月,以讴歌那感人至深无私奉献的事迹,以弘扬那世代相传艰苦创业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当工业的记忆在馆中回放,三明这个城市呈现出属于自己的生活回忆与别样荣光。这些回忆与荣光,让我们在参观中得到领悟,在体验中激发创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  工业三明——峥嵘岁月重现记忆</p><p class="ql-block"> 三明先有工业后有城市,因工业而建市,因工业而辉煌。工业承载着三明人满满的回忆,为将这份记忆保留下来……</p><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三钢开始打造三明市1958工业记忆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三钢将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旧厂房进行修复改造,建设集工业旅游、历史展示、文化创意于一体的三明市1958工业记忆馆。馆内面积6578平方米,场馆共两层:一层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钢铁工业体验区;二层为三明市1958工业记忆展。</p><p class="ql-block"> 1958年——三明工业起步之年,上海18家企业迁移落地三明,三钢、三化、省一建、重机厂等一批省属国有企业落户三明,三明这座新兴工业之城就此诞生。三明市1958工业记忆馆生动再现三明工业从零起步到打造新兴工业城的发展历程,承载着福建工业腾飞的历史记忆,浓缩上海等地支援三明建设的历史情缘,讲述上海迁明企业故事,展示迁明企业职工风采,重现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研究“沪明情深馆”拓展工作专题会召开,三钢“沪明情深馆”拓展工作专班成立,进一步挖掘上海和三明两地人缘、地缘、亲缘、情缘优势,重点拓展提升“沪明情深馆”展陈内容和展陈形式,全面展示上海人民支援三明建设的历史记忆和沪明两地合作交流的显著成效。馆内集留声机、照相机、票据、证书、徽章等一批老物件呈现在人们的视野。</p> <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钢铁是这样炼成的</p><p class="ql-block"> 二楼展厅展柜内,一块长十几厘米、宽两三厘米的黑色小铁块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印有“三钢生产纪念”六个凸起的大字,这块铁是1959年10月6日炼出第一炉铁水时,炼铁厂职工模铸的。这是三钢自主生产的第一块铁!虽然长得并不起眼,而其却是“镇馆之宝”。这是一块堪称福建钢铁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当年《三明日报》记载:“这天晚上,第一炉铁水从出铁口流出,像一条火龙似地沿着铁水沟穿进砂模的每个孔洞,照得四面通红。出铁场上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锣鼓喧天,鞭炮如雷,人们互相握手祝贺,都以抑制不住的心情庆祝第一炉铁水的诞生。”</p><p class="ql-block"> 三明市1958工业记忆馆内,专设“钢铁工业体验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穿过仿真矿洞,从原燃料的采集开始,生动立体地展示了高炉出铁、转炉炼钢、中板及圆棒轧制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馆内展出离心式水泵、曲轴磨床、配电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牛头刨床、测长机等三钢曾使用过的老设备,并以“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复还原。这些老物件是三明市1958工业记忆馆的灵魂所在,它们见证了那段筚路蓝缕、战天斗地的难忘岁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  沪明情深——三明永远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 三明和上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特殊感情……20世纪50年代,数以万计的上海子弟南下三明,支援三明重工业基地和“小三线”建设,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三明。他们的付出,铭刻在三明人民心中。馆内专设“沪明情深”板块,用来保存这段情深似海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上海长宁印刷厂支援三明建设合影、三明市五金厂职工合影、金鱼牌衬衫、鹅牌咖啡茶、皮鞋厂的工具、印染厂的布料……在“沪明情深”展区,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多方位展示18家上海迁明企业在三明工业起步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沪明情深——三明不会忘记”几个大字的下方,摆放着迁明企业三明市标准件厂原职工邓友华所整理的《岁月如斯——迁明企业三明市标准件厂纪念册》及其所著的三部《这块土地的灵魂》。金属厂、虹口螺丝厂迁明前,五金厂迁明前,金属厂迁明后60年代……在《岁月如斯》中,馆内按时间顺序将迁明企业的老照片进行序列展出。从上海到三明,千里迢迢。迁明企业员工放弃大都市优裕生活,扎根在三明的荒僻山区,将异乡变成故乡,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三明。邓友华感叹道:“在老照片的笑靥如花中,藏着我们曾经共同拥有却已经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这些老照片,有的是三标厂相关部门保存下来的,更多的是三标厂的工友和迁二代提供的。”邓友华说,这本纪念册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这不止是三标厂的历史,而是一部三明建市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三明市沪明乡亲联谊会,开展在沪“小三线”三明建设者乡亲联谊活动。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实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上海与三明建立对口合作关系……沪明情谊还在延续,三明有关上海的记忆,正在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