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课堂|各种拍摄手法的作用

摄影晚秋

<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摄影拍摄手法是决定作品的关键因素,也是很好表达作品情感的重要环节,本期摄影课堂就来讲述摄影中拍摄角度的三个要素。</p><p class="ql-block"> 拍摄角度三要素由拍摄高度、拍摄方向、拍摄距离来决定的,分开来讲摄影就是由独特想法和视角组成的立体画面。</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就很直观的说明摄影角度三要素的含义和作用。</p> <p class="ql-block">  拍摄角度包括拍摄高度、拍摄方向、拍摄距离。拍摄高度分为平拍、俯拍、仰拍三种。拍摄方向分为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背面角度等。拍摄距离分为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这四个要素。“把高度方向距离这些元素汇集起来可以统称为几何角度”。可是日常拍出来的镜头里更多包含有心理角度、主观角度、客观角度。所以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造型效果,具有不同的表现功能。拍摄角度可以夸张表现大俯大仰的特殊表现意义。说了这么多理论知识,接下来我们图文并茂的来详细了解这些知识点。</p> <p class="ql-block">现在来讲拍摄高度,拍摄高度也分为</p><p class="ql-block">1.平摄</p><p class="ql-block">摄影(像)机位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一种拍摄角度。平摄一般可以分为正面、侧面、斜面三种。</p><p class="ql-block">正面拍摄:镜头光轴与对象视平线(或中心点)一致,构成正面拍摄。正面拍摄的镜头优点是:画面显得端庄,构图具有对称美。用来拍摄气势宏伟的建筑物,给人以正面全貌的印象;拍摄人物,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人物的正面形象。其缺点是立体感差,因此常常借助场面调度,增加画面的纵深感。</p><p class="ql-block">侧面拍摄:从与对象视平线成直角的方向拍摄,叫侧面拍摄。侧拍分为左侧和右侧。侧拍的特点有利于勾勒对象的侧面轮廓。</p><p class="ql-block">斜面拍摄:介于正面、侧面之间的拍摄角度为斜面拍摄。斜拍能够在一个画面内同时表现对象的两个侧面,给人以鲜明的立体感。斜拍是影视教材中最常见的拍摄角度。</p><p class="ql-block">2.仰摄</p><p class="ql-block">摄影(像)机位从低处向上拍摄。仰摄适于拍摄高处的景物,能够使景物显得更加高大雄伟。用它代表影视人物的视线,有时可以表示对象之间的高低位置。由于透视关系,仰摄使画面中水平线降低,前景和后景中的物体在高度上的对比发生变化,使处于前景的物体被突出、被夸大,从而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影视教材中常用仰摄镜头,表示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歌颂,或对某种对象的敬畏。仰摄的角度近似垂直,叫做大仰。一般表示人物的视点,以表现其晕眩、昏厥等精神状态。俯摄与仰摄相反,摄影(像)机由高处向下拍摄,给人以低头俯视的感觉。俯摄镜头视野开阔,用来表现浩大的场景,有其独到之处。从高角度拍摄,画面中的水平线升高,周围环境得到较充分的表现,而处于前景的物体投影在背景上,人感到它被压近地面,变得矮小而压抑。用俯摄镜头可以表现反面人物的可憎渺小或展示人物的卑劣行径。</p> <p class="ql-block">  这两张图片很好的说明拍摄高度方向性,在平时我们拍摄中可以多尝试,会有很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拍摄方向</p><p class="ql-block">拍摄方向是以被摄对象为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围绕被摄对象四周选择摄影点。在拍摄距离和拍摄高度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拍摄方向可展现被摄对象不同的侧面形象,以及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的不同组合的关系变化。拍摄方向通常分为正面角度、斜侧角度、侧面角度、反侧角度 、背面角度。</p><p class="ql-block">正面角度是指与被摄对象正面形成垂直角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对象的正面具有典型性的形象。例如建筑,无论古今在设计上都注重正面的样式与装修,如北京的天安门以及各展览馆、博物馆等。正面角度能够表现对像的本色,人物相貌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正面形象更具有人物相貌的特点。正面角度的构图,主要是表现对象多处在画面的垂直中心分割线上,常是对称的结构形式,一般说来正面的构图形象比较端庄与稳重。斜侧角度是指偏离正面角度,或左和或右环绕对象移动到侧面角度之间的拍摄位置。偏离正面和侧面角度较小时,往往对正侧面的形象变化不大,可在正角与侧角度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拍摄位置。可以表现出对象正面与侧面的形象特征,让物体形象又有丰富多样的变化,往往能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p><p class="ql-block">侧面角度</p><p class="ql-block">侧面角度指与被摄对象侧面形成垂直角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些对象的侧面具有典型的形象。例如在人像摄影中,侧面角度能看清人物相貌的外部轮廓特征,使人像形式多样变化。在客观对象中,有许多物体只有从侧面才能看清它的相貌,例如人走动时的身影,各种车辆的外貌以及某些用具都有这样的性质,在这种条件下侧面角度就能更好表现对象的特色。侧面角度比正面角度有较大的灵活性,在侧面垂直角度左右可有一些变化,以获得最能突出对象侧面形象的拍摄位置。</p><p class="ql-block">反侧角度</p><p class="ql-block">反侧角度是由侧面角度环绕被摄对象向背面角度移动的拍摄位置,它有反常的意识。往往能将对象的一种特有精神表现出来,在与常用的正面、侧面、斜侧面角度的对比下,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往往能获得很生动的形象。因此反侧角度对摄影对象是有要求的,或者说只有适当的对象才能表现好反侧方向。</p><p class="ql-block">背面角度</p><p class="ql-block">选择何种拍摄方向,不仅是主要被摄对象的形象有变化,构图的形式有变化,更主要是表现内容也会有变化。在拍摄方向的选择中应根据具体的被摄对象和主题表现的要求而变化。至于正面角度、斜侧角度、侧面角度、反侧角度、背面角度,只要运用得当,都会获得成功的构图。</p> <p class="ql-block">  这两张示范图片很好的说明了拍摄方向对一张好照片的作用性。</p> <p class="ql-block">拍摄距离</p><p class="ql-block"> 拍摄距离指相机和被摄体间的距离,在使用同一焦距的镜头时,相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越近,相机能拍摄到的范围就越小,主体在画面中占据的位置也就越大;反之拍摄范围越大,主体显得越小。通常根据选取画面的大小和远近,可以把照片分为特写、近景、中景、全景和远景。这个知识点很重要,简短的口诀“远全中近特”反过来记就是“特近中全远”,记住这个知识点,对以后的拍摄会有很好的帮助,可以大幅度提升自身的摄影水平。</p> <p class="ql-block">以上这三个教学图片很好的诠释了拍摄距离的知识点。</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摄影课堂讲了这么多的理论知识,最后还是一起来学习一段教学视频吧,也希望各位朋友们看到我的摄影课件,在以后的拍摄中会有很好的的帮助与更好的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