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小楷道德经

古往锦来

<p class="ql-block">《道德真经》即《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老子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老子为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称“太上老君”。在道教中,《庄子》又称《南华真经》,《列子》又称《冲虚真经》,与《道德真经》合称三真经,被道教奉为主要经典。</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书《道德经》,此本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小楷道德经,有褚遂良跋的一个拓本,相当珍贵。</p><p class="ql-block">王羲之喜欢白鹅的优雅与细腻,潇洒与飘逸,王羲之执笔时食指要如鹅头那般昂扬与弯曲,而运笔要如同鹅掌拨水,如同白石描摹虾的仪态与神色,王羲之的书法有鹅的精神气晕,静时雄厚飘逸,刚中带柔,而动时又如同临渊飞龙。</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 约303年—361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