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都在说南北寺精神,南北寺精神是什么呢?笔者在临池工作后经常听老师们在说,在讲,而得到的答案是支离破碎的,又是说法不一的,带着这个疑问,我拜读了两本书,一本是韩兆恩著《思政教师心语南北寺,我的大学》,另一本是有多人合著的《永远的南北寺》,从中我找到了些许答案,再结合自己的“道听途说”,还找了杨秉海(南北寺第一任校长)老先生求证,得出南北寺精神是南北寺学校的魂,从中凝练着六大精神,即抗大精神、愚公精神、蜡烛精神,人梯精神,诚信精神、进取精神。如果对这六大精神做一个简洁的解释的话,那就是崇高理想英勇奋斗的抗大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愚公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上下偕德知难而进的人梯精神;知行合一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勇力潮头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而这正是今天邹平市临池镇中心小学的学校精神,她余脉传承,守正创新,在不断的发扬光大。现学校命名为邹平市临池镇中心小学,2016年9月易址新建,传承南北寺学校之魂,多所学校合并而成,她既有70余年乡村学校的历史,又焕发着现代乡村学校的活力,她魂在,精神在,应该是“未曾忘记过,何谈又记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篇章:永远的南北寺</p><p class="ql-block"> 先来介绍一下南北寺学校的前世今生吧,也可以说临池镇中心小学的前世今生,主要是后者没什么名气了,所以还是沾一下“南北寺学校”的光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从现在学校的校徽插叙一下说起,说实在的这个校徽设计的大气有内涵,释义为 图案由两个变形的字母“L”和“C”组成,是“临池”二字拼音的首写字母,意指临池镇中心小学。 变形的字母“L”像一本打开的书,书代表知识,同时又像一对腾飞的翅膀和一面扬起的风帆,象征知识可以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知识可以为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变形的字母“L”和“C”组成了校徽的主题图案,整个图案既像一只展翅腾飞的鸟儿,又像一艘扬帆起航的帆船,整个图案象征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定会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同时也象征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航行,从此开启了梦想起航的旅程。数字“2016”意指临池镇中心小学从2016年起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校徽正中有四个数字,“2016”作为纪年,这样的设计没什么争议,而我想异议的是凸显了建新校时间,而忽略了老校的传承。有很多人说(老南北寺学校毕业生)2003年南北寺学校完成了他的生命历程,也有部分人认为2016年,结束了他的教育使命。而从《永远的南北寺》一书中韩兆恩先生有阐述是南北寺学校的光荣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在2003年南北寺学校撤并的同时,临池镇政府在学校原址,设立临池镇南北寺小学又坚持办学13年。2004年,南北寺小学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实现了南北寺几代人的愿望。2016年8月,临池镇南北寺小学与原中心小学、黄山小学师生一起,迁入位于临池镇政府驻地的新校址,成为共同发展临池镇中心小学的主力军。2021年6月30日,邹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邹平市第二批历史建筑的通知》,将“南北寺中学大寨楼”列入历史建筑名录,加以重点保护。所以永远的南北寺不是永远的远去,而是现在一直在,永远一直在。</span></p> <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脉络就清晰了更多,到此再把前面的校史续上就应该完整了很多。南北寺学校始建于1951年,最初是村级小学,后逐渐发展增设初中班。1970年,响应国家号召,走上勤工俭学道路。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先后办起了饲养场、橡胶厂、木工组、缝纫组、果园。1975年,经邹平县委批准,南北寺学校试办高中。学校没花国家和集体一分钱,白手起家,自筹资金,建起了容纳十二个班的教学楼(大寨楼),为全县第一所民办高中,每年招收4个班。从此南北寺学校成了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学习知识与掌握技术技能相结合的综合型学校。1975年10月,惠民地区(滨州市前身)教育局在该校召开了勤工俭学现场会。1977年2月28日,《光明日报》以《为革命而教有功,为革命而学光荣》为题,介绍了南北寺中学师生艰苦创业、勤俭办学、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事迹。一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轰动效应,先后有黑龙江、甘肃、河南、河北、辽宁、内蒙古等省和本省兄弟县市区的教育参观团前来学习观摩,人数高达31500多人次。1977年、1979年,学校团总支先后被团省委、团中央评为先进团总支、新长征突击队。1978年10月,南北寺学校被定为省级重点学校,收归县管。</p> <p class="ql-block"> 1979年11月,南北寺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82年,又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并出席了全国勤工俭学会议。随着恢复高考制度,教育制度改革,南北寺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广大师生焕发出为国而教、而学的精神风貌,历年高考成绩名列地、县高考红旗单位。</p> <p class="ql-block"> 大体归结为六个时期:1951-1970年,(小学、初中并存)奋斗时期 ;1970-1975年,(小学初中并存)崛起时期;1975-1997年,(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共存时期;1997-2003年,(小学高中并存)平缓时期;2003-2016年,(小学)规范时期;2016至今(小学)新时代传承时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篇章:南北寺精神代代传</p> <p class="ql-block"> 先从诚信精神说起,2022年3月3日,临池镇中心小学部分师生,来到了老学校南北寺学校旧址,在这里组织了学雷锋系列活动,其中一个主题是“听杨爷爷讲南北寺学校的故事”。杨秉海老校长首先讲了“53个苹果的故事”和南北寺学校70余年的发展里程。其中“53个苹果的故事”在过去家喻户晓:1975年前后,在学校北边又开辟了一片三亩地左右的小果园,后来此处便改建成了宿舍。这一年,学校从果园移来两棵苹果树。其中一棵没有结果,另一棵却结了53个苹果。学生们来往宿舍或厕所都要从它旁边经过,可是直到成熟时,枝头依旧挂着53个苹果,从此,“53个苹果的故事”便在梁邹大地上流传。老人谆谆教诲,其实告诉我们的就是这种诚信精神,人无信而不立,更折射出的是学校、学生、教师的管与理,以小见大。今年学校也栽种了三棵山楂树,一棵结果了,另一棵结果了,还有一棵也结果了,果子还未成熟,一棵被摘光了,另一颗快被摘光了,还有一棵基本没有摘。原因是什么?“开始没有讲53个苹果的故事,后来讲了53个苹果的故事,再后来不但讲了53个苹果的故事,还让学生举一反三实践53个苹果的故事”,结果呢?结果不同。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而“教了,教会了,会教了”结果又是不同。还记得有个家长奇葩般的谬论:不怨孩子偷山楂,只愿校长种山楂树,听来笑谈,我们教育的另一个层面,家长与社会仍任重而道远。我们传承南北寺精神而非照猫画虎,照本宣科,更应该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谈到“抗大精神”,老校抗大式学校的门楼依旧在,什么是办抗大式的学校呢?那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甚至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坚持党的方针,克服一切困难,不屈不挠奋斗到底的坚强的革命精神。而在今天我们传承的抗大精神就是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信念,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现在我们全力打造的“田园生活幸福教育”品牌,就是希望夯实更宽基的教育,培养出更多热爱家乡、扎根家乡、走出家乡,仍能回到家乡的建设者与接班人。</span></p> <p class="ql-block"> 又谈愚公精神,过去老校艰苦奋斗,青石板上出高产,大家已经了解了很多,而今的新愚公,就是我们在做的各位,没有嫌弃这片土地的贫瘠难以耕耘,没有追慕都市的繁花似锦、灯红酒绿。愚公精神在我们学校的每一位老师身上都能找到契合之处。就说一下我们这些愚公中的一员吧,延星老师,九五年参加工作,至今快30载,一直扎根临池教育,成为我们学校年轻的中老年名教师,上课一丝不苟,备课精益求精,对待学生苦口婆心,成就滨州名师。他的座右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我校愚公精神的很好体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再谈蜡烛精神与人梯精神,他们是每一位老师奉献的真实写照,各有不同的侧重点,蜡烛精神侧重于奉献自己照亮别人,人梯精神侧重于坚守岗位成就学子。都说我们山里老师实诚,其实这种实诚劲儿就是蜡烛精神与人梯精神的一种体现。虽未志在千里,但会老骥伏枥,从不横眉冷对,但有甘为孺子牛的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至于“进取精神”是勇力潮头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也是不断创新走向辉煌的进取精神。我们处在新时代就有新使命,2023 年是临池镇中心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年、师资队伍建设年、教育质量提升年,学校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集团化办学的引领下,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11236”工作思路。“1”打造一个品牌建设。全校师生凝心聚力,把“田园生活幸福教育”做成品牌,成为实现区域名校既定目标的突破口。“1”夯实党建引领的一个核心地位。突出党建核心作用,继续实行支部校长办公会的集体领导模式,民主又要集中,集中而不集权,发挥集体智慧。“2”推进两个学部管理。两个学部齐头并进,创新管理,各有特色,学部管理责权利并重。“3”实现三个中心融会贯通。人员分工再明确,部门配合再协调推进,强化一家人服务意识。“6”突出六位首席“首”位,落实学校“六大精神”。在首席班主任带领下,打造自己年级的团队,有本年级的团队文化,团队特色。这个“6”还体现在临小六大精神与当下工作相结合,守正创新发扬光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有精神有动力,有指引有方向,有思路有干劲,我们就能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梦想,在为民复兴培养人才的道路上奔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