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教育”在吴忠市第四中学的深入开展,在吴忠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于2023年2月8-10日在润德厅开展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互联网+’条件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人才引育为主题的校本培训活动。</p> <p class="ql-block"> 吴忠市第四中学全体党员、备课组长、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以及吴忠市直属学校部分教师参加此次培训会。</p> <p class="ql-block"> 2月8日上午,我们有幸聆听到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郭绍青带来的以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以宁夏吴忠市第四中学为案例为主题的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郭绍青,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互联网教育数据学习分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西北)主任。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span></p> <p class="ql-block"> 讲到“互联网+”学科单元教学,郭教授分别从五大方面分析了我们要以信息化应用角度和各类环境建设去思考如何促进传统教学模式变革。他指出:学习活动是构成教学模式的最小单位。与传统的教学活动不同,学习活动要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进行,更加强调学生的真正发生,而不是强调教的有效发生。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单元教学是撬动教学革命的突破口。</p> <p class="ql-block"> 接着,郭教授结合在我校教学实践研究案例和数据向大家展示了“互联网+”学科单元教学模式的优势,如促进教学过程性公平、破解两极分化问题、消除中后发展水平学习障碍。同时,提升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p> <p class="ql-block"> 最后,郭教授提出,在线教学不是课堂讲授搬家。在线、面对面仅是学习环境选择的不同,“互联网+”学科单元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技术适切的融入学习活动,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完成活动,从而实现教师教学变革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使学生从“被动听”走向“主动学”,最终达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终身学习能力的获得。</p> <p class="ql-block"> 基础教育育人方式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教育信息化是不可忽视、不能缺席的重要推动力量。教育信息化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关键落点在课堂。如何通过信息化的介入拓展师生互动和评价,使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确定性不断上升是教师面对课堂教学变革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在《构建教学数字化服务体系赋能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中郭教授从社会的教育发展出发,结合时代发展,描绘了现在及未来的教育领域信息化发展情况及展望以及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下区域及教师的发展方向。</p> <p class="ql-block"> 他不仅分析阐述了数字化转型提出的背景、本质与信息化的关系。而且强调由于教学场景发生变化,学校应该相应的优化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多类态数字教学资源供给服务。教师应该从教学资源的选取、管理、组织以及教学方式多方面主动适应数字教学。</p> <p class="ql-block"> 在郭教授的讲座中,老师们认真观看,用心聆听,深度研讨。对于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有很更深入的理解,对“互联网+”背景下学科单元教学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科技日新月异,只有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起来,课堂才更有灵魂,才更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紧跟“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步伐,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追求美好教育之路上愈行愈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编辑:王丽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摄影:赵志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初审:丁爱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终审:保学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