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勤春来早,培训正当时。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2月7日下午两点校领导邀请了上海市特级教师黄建初为全校教师带来了题为《如何撰写课堂观察与分析》的专题培训。</p> <p class="ql-block"> 黄建初教授是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浦东新区政协常委,民盟浦东新区副主委。主编了《教师人文通俗读本》《蹒跚学研录》《学研随感录》《言为心声》等文集,著有专著《走向实证:给教师的教科研建议》,随笔集《趟在教育这条河》。在《上海教育科研》等报刊发表论文90多篇。</p>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逐渐兴起,课堂教学观察、诊断与评价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必须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对课堂的行为进行观察。在两个小时的培训中,黄教授从经验提炼和问题剖析两个方面,借助案例,深入浅出的指导老师们如何进行课堂观察与分析。</p> <p class="ql-block"> 从教师的个人层面来说,首先要认识到课堂观察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产生参与观察活动的意愿。其次,我们在课堂中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在课堂上往往非常忙碌,过多地集中于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的回答是否正确和对自己预设教案的完成上,而不太注意个人的不自觉行为,这样,课堂就会显得随性,不精练。</p><p class="ql-block"> 课堂观察能直接的反馈出课堂中的无效组织,观察者只有有目的的观察,才能收集到更确切有效的资料,才能确保观察的有效性。黄教授告诉我们,课堂观察前,首先要明确本次课堂观察的目的和任务目标,其次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然后确立恰当的观察视角和观察工具,做好观察的准备工作。制定观察量表,观察量表制定的科学与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观察效果的好与差。观察量表的制定需要根据课程特点、教师水平、学生基础、教学实际等方面综合设计,它同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和优化。</p> <p class="ql-block"> 通过黄教授的案例解析,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课堂观察确实不是专家教会的,是需要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改进、学会最后生成。</p> <p class="ql-block"> 培训的最后陈书记用朴实的语言对老师提出了期望,对黄教授表示了感谢。告诉大家其实教学就是一种不断产生遗憾,不断产生反思的行为,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观察作为一种诊断和激励,是智慧的碰撞,是提升观念、调整教学、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教师只有努力才能逐步做到:思想领先、思考深刻、行为跟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课堂观察的基点和最终目的。学无止境,未来的教学中我们继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p> <p class="ql-block">编辑:张敬文</p><p class="ql-block">初审:马金凤</p><p class="ql-block">审核:金利、张瑞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