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岁的感悟

张开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作者:岳清国/美篇制作:张开喜)</h3>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这话在我童年和青年时期经常听到过。也亲眼看到七十多岁年龄的老人,活得潇洒和精彩,被人们羡慕至极……<br>  如今自己到了这个年龄,感觉和那个时期却不一样了。每当看到老师、同学、战友、朋友、同事、兄弟姐妹们,八十多岁还照样种地、种花、种草、玩手机,做视频,坐飞机到处跑的诗篇和场景时,心里甚感敬佩至极……<br>  这就是,时代不同了,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提高了,养生保健的人越来越多了,追求快乐长寿的人越来越多了,幸福健康指数和有病治愈指数越来越高了。<br>  老人们常说“保80、争90、奔100”,有的还自信的说“我得奔128岁,争当长寿之星!可见人们对党和国家乃至个人寿命的祈盼有多么的高远啊!特别是有的三代同堂的家族老人还满怀激情的说“我必须看到我的孙子和外孙子及孙女和外孙女成家后的下一代”等等,可见老人们对传宗接代、耀祖光宗的人生长寿传统文化及习俗,期盼得有多么久远啊……<br>  回忆自己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虽然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久、国家那时困难重重。但有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人们还是过着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如:温饱问题基本保证;上学问题基本保证;就医问题基本保证;住房问题基本保证。这些硬件为我们这代人的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及长寿年龄均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精神及文化基础!写到此,我们这代年龄的人之所以寿命之长应感恩党、国家、和历代领导人及好的时代…… 这是从宏观上所说。然而,从微观上家庭上说,“得感恩老伴、父母及子女们”。如:父母一起生活时的养育之恩;妻子年年365天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之恩;子女们的无微不至关心关爱之情。这些都是我们和老伴身体健康长寿的根基之所在……<br>  过去在职时,总认为老的总比小的经验多,只要老的说啥儿女们就照着做就行,不必多言多语,说三道四。可退下来以后,特别是到了七十岁年龄之后,深感自己以变成弱势群体了,不论说话、看问题、做事、处理事情等等都落后于子女及下一代晚辈们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和客观规律啦…… 写到此,我想起父母健在时常说的一句话:“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当年听后不觉得怎样,可现在却是深有感触并感同深受之感也!<br>  七十岁在古代虽说是古来稀,可现如今已变成老年晚年生活中的青年时代了,什么保80、奔90、争100已成了老龄人们的现实了。<br>  愿我们这代七十岁左右的老人们,沐浴着党和国家的灿烂阳光,快乐健康的活好余生,行走在国富民强的大道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人生价值、百岁长寿目标而活出健康!活出自我!活出七十岁后的人生精彩!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部分图片来自文作者岳清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