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南岛印象之 但尼丁

向青(1516464)

<p class="ql-block">前几天看到一个介绍新西兰的短视频,提到了但尼丁。视频戏谑说“好山好水好无聊”,这可是当今国内对外面评价的流行语。我今天就让你们先“无聊”一下再做评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9年在奥克兰工作时写过南岛游的博客,内中有但尼丁。现在博转美吧,略作修改。纯属忽然有感而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蒂阿瑙出来的下一站但尼丁(Dunedin)是南岛第二大,新西兰第四大城市。但尼丁在塞尔特语(Celtic)中是「爱丁堡」之意,早期移民大多来自苏格兰,随处可见苏格兰风情宏伟的建筑,但尼丁因此被称为「南半球的爱丁堡」,也有称“苏格兰以外最具苏格兰风格”的城市;同时还因为奥塔哥大学是新西兰第一所大学,历史最悠久,大学生占了城市的四分之一人口,故美称“大学城”。</p><p class="ql-block">其市中心有个八角广场Octagon,是最热闹的地方。市政厅,圣保罗大教堂就在周围。</p> 艺术画廊: 圣保罗大教堂: <p class="ql-block">市政厅:</p> 但尼丁火车站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富丽堂皇的建筑最具苏格兰风情, 内部是意大利花饰的马赛克地砖和彩绘玻璃。 站外走廊: 过去火车用于运送金矿之用,历史则可追溯至1879年金矿热時期,它曾经负载着许多淘金者的梦想,其中还包括中国矿工。当年的淘金已不再,火车也辗转变换身份,抛弃了沉重的历史,成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每天开出两班观光火车。 <p class="ql-block">火车站斜对面的法院和紧挨法院的监狱也是古老建筑。因为工作关系,全新西兰大约有20几个监狱,我起码去过四分之一。因此我对那座监狱挺感兴趣,虽然不能进去,也要照照。后来在网上看到说这个有着113年历史的监狱前不久正式宣布“退休”了,现在正在出售中。有人建议把它改成多功能旅游点,以弥补但尼丁传统景点的不足;也有建议把它改成背包旅店(backpacker),或酒店、历史博物馆的;市议会最后说了,如没有其他竞标者,市政府准备拿下。</p><p class="ql-block">现在当我又重写这篇文时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不知道这监狱改造成什么了。</p> 火车站对面新西兰著名的吉百利Cadbury巧克力公司: <p class="ql-block">奥塔哥大学有全新西兰第一所医学院,并且是南岛的医学研究中心。它是第一个将试管婴儿付诸实际的医学中心,因此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奥塔哥大学也有全新西兰唯一的牙医学校,其国际排名更是在前十名内,且为大洋洲第一名。医学院至今还是新西兰最有权威、最难考入的学府。</p> <p class="ql-block">刚看到一段文字提到了奥塔哥大学:</p><p class="ql-block">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减少24%、中风风险减少22%。</p> 校园里有现代化的建筑: 校舍多是哥特式老建筑: 大学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钟楼是其标志。 我觉得但尼丁最吸引人的还是那条著名的最陡街 Baldwin 这条街长350米,坡度19度,每走2.86米坡度就提升1米。 <p class="ql-block">它是当初没到过但尼丁的英国城镇规划者们设计错误造成的,他们只是纸上谈兵,不知道实际的道路如此之陡,原来计划修到山顶的路修到一半就继续不下去了。修好的这部分成了吉尼斯纪录世界上最陡的街,是来但尼丁游玩的人必到之处。</p><p class="ql-block">街两旁沿山坡上去都是民居,修了石台阶供居民们上下。</p> 我拾阶而上,爬上去已气喘吁吁。 走下去也不容易。 看见山坡上的车疾驰而下,车里的人一定感觉特刺激; 而坡下的车要想上去得有些功夫,首先车得抗的住,不是好车就别现眼来。导游说曾有过车上了半截爬不动了,弄的上不来下不去的。还看见有骑车上坡的锻炼者,人家这叫乐趣。<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每年2月全城人还在这里举行趣味折返跑比赛,从坡底跑上去再跑下来,可以同时锻炼体能和平衡感,据说有上千人参加。</div> <p class="ql-block">2002年开始,每年7月,但尼丁吉百利巧克力厂还在这里搞慈善活动,一万颗巧克力从坡顶滚下来,每颗由一个人赞助。想想这些场面,真挺刺激的。</p> <p class="ql-block">听朋友讲,前些年因吉百利公司不景气,这个滚巧克力的活动停办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很多人在说到国外优美的风景民俗生活时多用的一句话是:好山好水好无聊。这个有的是戏谑口气;有的是真的这么认为呢,无非是认为人家那里不热闹,没有人气,连高楼大厦、地铁都没有,还不如我们大中华先进,人山人海的人气多么快活,继而升起无比的爱国豪情。其实这是文化的差异,对文明的理解不同。</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民族性一个世纪以前的鲁迅先生早就有论述,至今也不过时。再多的不说了,就此打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