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

袁吉强:书画工作室

<p class="ql-block">书法如 何 形 成自己的 风 格</p><p class="ql-block">一、我们先做个实验:看看自己的作品是否会被写入书法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看看自己作品是否可被写入书法史,我们可以做个实验:</p><p class="ql-block">把自己的作品与古代各时期的经典作品挂在一起,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及字体分类(当然,经典作品可能或者只能用印刷品、复制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首先看看自己的字与前人的字挂在一起时是否能够“融进去”、与其他作品是否协调、和谐,不别扭、气场一致。如果是这样的话,恭喜你:说明前人“接受了你”,说明你的字具备共性了,具备书法的基本规律了,书法的本体语言有了。也就是说:你的功夫够了,拿到了入场劵,初选过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果你的字与前人的字不和谐、别扭、“难受”、气息无法相容,那么,你的作品可能就是野狐禅,与整体“字场”格格不入,便会被前人排除在外,你会被“踢出群”。诸如今天我们经常见到的“江湖体”、“老干体”等“市井书法”。这种字,在古人面前不会给你留一丁点儿面子的,即便你今天是多么有名,即便你今天有多么“重要”的位置,都没有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如果你的字能够与前人融进去,没有被前人排除出外,这时候就要看你的作品风格前人作品中是否已经有了。如果前人没有你这种风格作品,那么就不只是恭喜你了,要作揖了:你被写入书法史了。</p><p class="ql-block">这么简单吗?就这么简单!书法史的评选就是这么快就可做出决定的!比今天全国展评选要快得多。但是,这要历经大浪淘沙、千辛万苦。一百年,也就留下一两子、两三子而已,甚至一个都没有。(想想五代时期,五十三年就一个杨凝式)。历史只纪录代表人物及作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果你的作品,在前人作品中已经有相同风格的话,这便是雷同。你的作品也会被拿下,历史已经有人做过了,不再需要你的作品。就像今天的“展览体”,就像今天的只有文字(文学)内容不同的学习“二王”书风等各种的学习前人风格的所谓“创作”,实际是一种“高级临摹”。书法史没有那么多地方安置这样的作品。就像故宫的武英殿,就那么点地方,要悬挂代表人物的作品,每一个展位无比珍贵与难以得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风格,乃大志者所求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艺术史选择代表人物及作品,第一考虑的是风格。风格是基于共性之上的个性融入与个性显现。风格=个性+共性。风格的形成与确立是极为艰难的。很多人穷其一生也难以形成风格。那么,如何形成自我的风格呢?我们在研读书法史时,尤其对历史上某一风格的代表书家的风格形成过程进行梳理时,便会找到一些规律性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 如何形成作品风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掌握规律</p><p class="ql-block">想形成风格、完善个性,首先要学习共性、掌握规律。共性是专业内所共同遵守的审美准则与艺术规律。共性是法度、共性是传统,共性也是功夫。共性要在经典作品中取得。</p><p class="ql-block">经典作品是经过历史检验过的。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同时具备个性及共性。但是并非经典作品作者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经典作品。</p><p class="ql-block">古代的遗迹,大多数并非经典。历史上的“穷乡儿女造像”等所谓的“民间书法”更不是经典。这些遗迹具备很强的个性,但是共性不足,是不可以作为初期学习规律的范本来临习的,但作为形成自我风格的借鉴,却是极好的资源。</p><p class="ql-block">取法,所取者,当有法也。《史记》记载齐国人淳于越说过的一句话:</p><p class="ql-block">“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p><p class="ql-block">想形成书法风格,需要先师古,唯一的办法就是临帖。通过临习古代优秀的碑帖来掌握共性与规律。</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2、融显风格</p><p class="ql-block">先“融”,后“显”。融,是自然的,做到气血一脉。显,是展露,突出自我。</p><p class="ql-block">把经典学习得一模一样不是目的。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创造风格呢?这个完全因人而异。我觉得最起码,你可以用你所临习的经典风格进行不同文字内容的自由书写,也就“高级临摹”。在技术要下功夫,但是思考更重要。临习时就要有清晰的目的。从基本做起。而要看到远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个性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个性往往是没有规矩的。每个人在不需要任何训练的情况下就能写出自己的个性的字来,可是这样的字是缺少共性之审美的,不能称其为书法。个性必须建立在共性的基础上。如何把与生俱来的个性更好的融入共性之中呢?</p><p class="ql-block">一种是在专业内寻找,一种是在专业外寻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在专业内寻找:</p><p class="ql-block">在不完善的书法作品中找寻到与自己情趣相投者。</p><p class="ql-block">这些不完善的古人的字、这些有"缺欠"的字,恰恰可以给自己创造的空间,完善之、完美之,最后变成自己的风格。不仅可以从古代作品中找寻,也可从近现代作品中找寻,从今人的作品中找寻,甚至业余作者的字、甚至于不会写字人写的字中得到启发。“穷乡儿女造像”多是不完善的作品,完全可以用来完善之,而形成自己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在专业外寻找:</p><p class="ql-block">“功夫在诗外”。从其他艺术、门类乃至生活中找寻。长时间对专业的沉淫、研究、思考,便会从各种事物中得到启发。只有长时间在专业上的沉淫、研究,才能做到“观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笔法,看到“公主与担夫争道”而悟笔法。艺术如此,科技亦如此: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是长时间在专业领域思考与钻研的结果。而这些需要的便是作者的学养。真正能形成风格者,往往靠的不是技术,而是思考,是学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 创造是最好的继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经典不是用来超越的,经典是提供给我们规律,用来学习的。依此找到方法,而书写新的经典。创造才是最好的继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