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见宫廷生活之雍正十二月行乐图

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清·沈源、唐岱 圆明园四十景图</b></p><p class="ql-block">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原本只是康熙帝赐给第四子胤禛的园林。雍正即位后,便开始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从此拉开了清朝五代皇帝“园居理政”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康熙四十八年,即1709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当时的圆明园只是一座藩赐园,规模远远不及今天的圆明园。</p><p class="ql-block">  雍正二年,即1724年。雍正时期的扩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1.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在赐园南面修建宫廷区,严格仿照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包括开辟新的大宫门,还有左右外朝房和内阁各府各衙的值房,这里日后成为圆明园主政的主要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2.将原赐园向北、东、西三面拓展,构建曲水岛渚、增设亭榭楼阁,这部分构成了后来乾隆御题“四十景”的主体。</p><p class="ql-block">  3.修建福海及其周围配置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乾隆时期:乾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万春园。三次修建,才是今天人们印象中的圆明园。雍正即位后,便开始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从此拉开了清朝五代皇帝“园居理政”的序幕。《雍正十二月行乐图》是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所创作,这是一组表现雍正皇帝日常生活的作品,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的顺序排列,现藏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圆明园十二月行乐图》正月观灯图</b></p><p class="ql-block">  对应圆明园四十景之“山高水长”</p><p class="ql-block">  位于圆明园西南隅,山高水长楼位于坦坦荡荡西面。隔河为土山,平日是圆明园禁军练兵场所。有乾隆“土墙”诗碑。每年正月在此设宴招待外藩王公,欣赏烟火表演。东有皇子住所“十三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圆明园十二月行乐图》二月踏青图</b></p><p class="ql-block">  对应圆明园四十景之杏花春馆</p><p class="ql-block">  位于九洲景区后湖西北,上下天光西面。本景建自康熙年间,初称菜圃,后亦总称春雨轩。雍正时期被称为杏花村。馆舍东西两面临湖,西院有杏花村,馆前有菜圃。仿乡村景色而建,后进行大规模增建,景色更为精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圆明园十二月行乐图》三月赏桃图</b></p><p class="ql-block">  对应圆明园四十景之武陵春色</p><p class="ql-block">  在万方安和东北。过石洞,池北为五楹敞轩壶中日月长,东为天然佳妙,南为洞天日月多佳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圆明园十二月行乐图》四月流觞图</b></p><p class="ql-block">  对应圆明园四十景之四宜书屋</p><p class="ql-block">  有殿堂5间,正殿称安澜园,为乾隆南巡后,仿照杭州湾畔海宁一陈姓隅园改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圆明园十二月行乐图》五月竞舟图</b></p><p class="ql-block">  对应圆明园四十景之接秀山房</p><p class="ql-block">  位于福海东岸南部,建于1731年(雍正九年)前后。此处前俯巨湖澄碧,远望西山秀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圆明园十二月行乐图》六月纳凉图</b></p><p class="ql-block">  对应圆明园四十景之曲院风荷</p><p class="ql-block">  位于福海西岸,是九洲景区到福海景区的过渡区域。本景正殿一排5间,仿照杭州西湖曲院改建,跨池还有一座九孔大石桥。漫步在九孔桥上,行走在堤岸湖边,观赏着立于绿叶之上、摇曳在湖水中的荷花,闻着沁人肺腑的清香,使人超然脱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圆明园十二月行乐图》七月乞巧图</b></p><p class="ql-block">  对应圆明园四十景之西峰秀色</p><p class="ql-block">  本景号称园中小庐山,仿照江西庐山改建;后垣的花港观鱼,仿照杭州西湖胜景而建。每年七夕,都在此摆设巧宴盛会。</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圆明园十二月行乐图》八月赏月图</b></p><p class="ql-block">  对应圆明园四十景之澡身浴德</p><p class="ql-block">  澡身浴德是一组以儒家的修身养德思想为意境的景观。它主要由三组建筑组成:以澄渊榭为主的一组三幢临水建筑,澄渊榭北面的望瀛洲,以及再向北土山包围中的深柳读书堂。望瀛洲在澄渊榭北面,是一个建筑在高台上的方亭,用来眺望福海景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圆明园十二月行乐图》九月赏菊图</b></p><p class="ql-block">  对应圆明园四十景之上下天光</p><p class="ql-block">  位于九洲景区后湖北岸,慈云普护之西,杏花春馆之东。本景是圆明园较早修建的一组建筑,在雍正年间就已经建成。上下天光景区的命名来自北宋文豪范仲淹的传世名作《岳阳楼记》中的诗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圆明园十二月行乐图》十月画像图</b></p><p class="ql-block">  对应圆明园四十景之濂溪乐处</p><p class="ql-block">  本景是圆明园中面积最大的园中之园。园中心是一个被湖面和小溪所围绕的大岛,岛略偏西北,东南水面较广,湖四周被山环绕团团围住,山水连成一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圆明园十二月行乐图》冬月参禅图</b></p><p class="ql-block">  对应圆明园四十景之日天琳宇</p><p class="ql-block">  位于圆明园西北,在汇芳书院之南。本景为佛堂。有中前楼、中后楼、西前楼、西后楼,前后楼间有穿堂,各楼之间以天桥相连。中楼前有八角亭“楞严坛”,东有瑞应宫。</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雍正圆明园十二月行乐图》腊月赏雪图</b></p><p class="ql-block">  对应圆明园四十景之别有洞天。</p><p class="ql-block"> 位于福海东南隅山水间,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前后,时称秀清村,1739年(乾隆四年)定名“别有洞天”,是座亭台错落、环境幽雅的园中园。雍正时期曾在此处开炉炼丹,乾隆(1736-1795年在位)、嘉庆(1796-1820年在位)二帝常在此园居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