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狮子来了!狮子来了!”牛寺乡走马岭村活动广场上,舞狮还未进场,围观的小朋友们已经兴奋地欢呼起来。舞狮队员威风凛凛地舞着狮头摆着狮尾,时而跳跃时而翻滚,引起观众的阵阵喝彩。</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文化佳节,人民群众在庆祝元宵节时重在一个“闹”字,沁县人也不例外。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我县各乡镇已经红红火火闹起了元宵。</p> <p class="ql-block"> 牛寺乡各村文艺队则展开了文艺竞演,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官”表演霸气十足的舞龙舞狮和热热闹闹的秧歌舞蹈争相上演,年味满满。</p> <p class="ql-block"> 划旱船、抬花轿,二鬼摔跤,册村镇的村民享受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民俗表演。二鬼摔跤是我县的非遗文化,是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表演者彩绘鬼脸,背驮二鬼摔跤道具进行着各种你推我踢、翻滚旋转等摔跤场面,给观众呈现出两鬼打斗摔跤的喜剧效果,喜剧效果十足。</p> <p class="ql-block"> 南里镇的威武雄壮的威风锣鼓震天响,咚咚震撼,响锣嚓嚓发聩,声震如雷、气势磅礴的鼓声敲出了人们生活越过越红火的兔年前景。</p> <p class="ql-block"> 跳桌子、跳板凳、下大叉踩着高跷的表演人员接连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引得叫好声不断。郭村镇元王高跷同样是非遗文化,早在北魏至北宋年间沁县就有踩高跷的习俗,今天,郭村镇的村民依旧用高跷这一民俗闹元宵。</p> <p class="ql-block"> 灯火映万家,团圆共此时!长街花灯明如月,元宵节的夜晚,花灯一定是主角。沁县县城一街一景,一处一特色,街头巷尾,处处璀璨,沿街灯杆上的中国结、红灯笼,树枝上五彩斑斓的灯串,无不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儿。</p> <p class="ql-block"> 在西湖大坝南端与生态南湖地段,花灯灯展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看。一路逛下去,巨型兔子灯憨态可掬,十分可爱,祝愿大家兔年大展宏“兔”;金色的、红色的锦鲤从浪花中一跃而起,吸引着游人前来沾喜气;气势十足的龙舟花灯乘风破浪,鼓舞着人们永往直前;七彩灯光映衬下的玻璃栈道是个拍照留念的好去处;在“灯谜游园会”猜个灯谜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流光溢彩赏灯会让市民欢度了一个温馨、愉悦、放松的元宵佳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