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曲陇东高原绝唱,唱遍了陇东人民的酸甜苦辣”,陇东地区的曲子戏与陕北、山西地区的曲子戏大同小异,尤其是平凉地区的曲子戏主要以历史悠久、地域广泛、说理透彻、寓教于乐为主。崇信县弦子腔只是平凉曲子戏的一种流传曲种。崇信县弦子腔,又称小曲子、老眉户,是在民间坐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距今已有将近200多年的历史了,弦子腔是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同时辅助乐器还有板胡、四叶瓦、木鱼碰铃和竹笛等乐器。</p><p class="ql-block"> 崇信县弦子腔据当地县志记载,公元1867年,在崇信县大麦沟有兄弟二人,一个外号叫“陈秃子”另一个叫陈炳乾,他俩人在崇信县学习弦子腔,并且在光绪十年(1884年)将弦子腔传入到白羊洼、张湾、杨家沟一带,从以上简短的县志记载可以看出,白羊洼也是崇信县弦子腔最早的起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获得的荣誉</p> <p class="ql-block"> 柏树乡白羊洼位于崇信县东北7公里处的高庄塬边,柏树乡闫湾村白羊洼社弦子腔是在光绪1884年传入,当时是由大麦沟的两位陈姓民间艺人走街串巷演出时,在当地进行演出,由于二人演技出色,被当地人留下利用晚上、雨天的时间给本村村民排练和教唱一些弦子腔的剧目,其中王三锁学习刻苦认真,并且又相继培养出了王天祥、王世德、王玺勤、王治学、王寿国、王占国等人,其中王天祥理解能力较强,并且很快的能演唱《六瓶花》等许多剧目。正当崇信县弦子腔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时,一场“文革”让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曲子戏跌入低谷,紧接着弦子腔演艺队很快宣告解散。正当弦子腔发展传承面临失传的时候,改革开放的“一丝曙光”犹如黑夜中的黎明,为弦子腔的发展带来了一线生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崇信县为相应党的号召,在这个恢复民间“社火戏”的重大机遇面前,白羊洼弦子腔迎来了发展的好机会,当时,村里面选择了办事认真的王恩俊、王中岳二人重新恢复白羊洼弦子腔,经过二人和弦子腔老艺人的不懈努力,白羊洼弦子腔演唱队终于迎来了空前大发展时期,在1981年-1986年期间是白羊洼弦子腔发展壮大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为后来弦子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6年,由王宏荣、王喜录、王双换三人挑起了发展壮大白羊洼弦子腔的重担,在总结过去成果和失败的基础上,重新组队定员,选定弦子腔传统剧目。</p> <p class="ql-block"> 2009年,白羊洼弦子腔由王宏荣、王喜平、赵占怀三人的带领下,再一次的发展壮大,并且添置了许多现代化高科技的音响录音设备,在2012年的2月7日,应崇信县文化局的邀请,白羊洼弦子腔演出队赴崇信县文化广场进行演出,谁知白羊洼弦子腔一经演出,得到了全县人民的一致好评和赞赏。同年6月16日,受平凉市文化局的邀请,白羊洼弦子腔演出队在王宏荣先生的带领下,应邀参加了平凉市崆峒旅游艺术节。在1980年至2014年崇信县柏树乡白洋洼弦子腔演艺社团在县工商局正式注册。成立演艺公司,名为”崇信县弦子腔传习演艺有限责任公司”。</p> <p class="ql-block"> 崇信县弦子腔传习演艺公司现有演职人员38人,其中国家级会员9名、省级会员12人,中级曲艺师2名,市级优秀传承人2名,县级优秀传承人3名。服装35套,乐器10余件,国家资助投资扩音设备一套,自制舞台一座,2015年由甘肃省省委宣传部牵头,甘肃省摄影公司拍摄,崇信县文联组织拍摄了崇信县百年弦子腔纪录片。并且同年加入了平凉市文化产业协会。由于本演艺公司是崇信县规模最大、演职人员最多、演出年限最长、演绎精湛的弦子腔社团。自公司成立以来,每年演出八十多场次。</p> <p class="ql-block"> 2017年5月,本演艺公司所编排的弦子腔《八仙拜寿》有幸参加录制了由崇信县委和中国甘肃网联合出品、兰州大方影视传媒公司历时近两年拍摄制作的三集大型人文纪录片《古道崇信》并在2019年5月在CCTV-1频道播出;并且在同年秋天,本演艺公司应邀参加了由“中国民间体育文化促进会”、“爱我祖国、耀我中华”组委会、“盛世中国梦”组委会联合举办的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庆典大赛活动,其中演出的剧目《八仙拜寿》更是取得了“银奖”的优异成绩。</p> <p class="ql-block"> 2018年本演艺公司远赴俄罗斯参加了由“俄罗斯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中国民间体育文化交流促进会”、“盛世中国梦赛事组委会”联合举办的庆祝中俄建交69周年走进海参崴武术与艺术交流大赛。并且取得了铜奖的优异成绩。同年8月《风物中国志·平凉》图书编写团队深入走进崇信”戏窝子"——崇信县柏树乡白羊洼社实地调查弦子腔发展生存现状,演艺公司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弦子腔的主力军,有幸参加了拍摄;12月底,本演艺公司取得了由市文化广播新闻影视出版局颁发的“2017年度平凉市优秀社会文艺团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p> <p class="ql-block"> 崇信县弦子腔传习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多次获得省、市、县各界文化演艺比赛奖项,得到了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2019年年初由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平凉市摄影协会理事刘咸平老师拍摄并且撰写的《千年古槐下的百年“弦子腔”》于2019年3月20日在《平凉日报》整版刊发,并且在同年8月5日在《兰州日报》特约刊登;同年5月27日,本公司所编排的弦子腔《说说咱们心里话》有幸参加了由省委宣传部、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协办,县委、县政府承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暨2019年全省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启动仪式;2019年6月本公司编排的传统弦子腔《八仙拜寿》有幸参与拍摄录制了CCTV-2《生财有道》栏目宣传片《文旅经济看中国书记说文旅——甘肃崇信:神奇的山水树,美丽的汭河湾》;2019年新编弦子腔剧目《说说咱们的心里话》参加崇信春晚,同年11月,公司又参加平凉市第三届创业大赛,喜获二等奖,市文广新局颁发了2019年度平凉市优秀社会体优秀奖。2020年新创剧目《三千年的古槐弦子》再次登上崇信县春晚的大舞台,5月又参加崇信县第五届“山水龙泉·养生崇信”文化旅游节暨第二届牡丹文化艺术节开幕演出,8月参加了市文广新局组织的六县一区巡回演出,节目得到了全市观众热烈掌声和很高的评价,并获得了第六届平凉崆峒文艺三等奖,2020年参加了(中国影像志)拍摄,中央十台播放的(崇信篇),2021年参加了《交响丝路,问道崆峒》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书画频道一一走进崇信主题晚大型活动演出,2022年参加了《中国旅游日》甘肃省分会场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等演出</p> <p class="ql-block">非遗进校园,培养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摄影:闫和平 文字:王宏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版权所有,转载注明出处</p><p class="ql-block">祝您元宵节快乐,谢谢合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