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四个节气研究报告

丫头

东方红小学395班    罗紫钰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节气歌》是中国古代的儒家传统文化,它概括了一年二十四节气,对传统生活方式、田间劳作等有精确描述。</p> <p class="ql-block">  大家对二十四节气研究有多深?接下来,我将给大家介绍四个节气(冬至,小寒,大寒,立春)的来由与风俗习性。</p> <p class="ql-block">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小寒是一年最冷的时间,也是因为小寒期间人们也是能够完全的彻底的去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不过在气候上面小寒也是一年里面最冷的时候,气温开始处于冰冷的状态.小寒标志着即将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也恰在小寒节气之内.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小寒的时候往往最冷的时候.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可做佐证.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讲法。</p> <p class="ql-block">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p> <p class="ql-block">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年节恰在立春前后,大寒一到年味渐浓。大寒节气往往与岁末时间相重合,期间的一些民俗多了些辞旧迎新的意味。这节气期间,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腊味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一一忙过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所谓"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分别是:“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目窗"、"腊味"、"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p> <p class="ql-block">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p><p class="ql-block">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立春节。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民间,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迎春活动。</p><p class="ql-block"> 立春时民间有"咬春"的习俗,立春吃春饼,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而"咬春"嚼萝卜,则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用一句立春的问候语,祝福大家。立春到,问候来报道。让春暖花开的生活伴着你们,让春风得意的事业随着老师们,让春意盎然的心情跟着我们,让春华秋实的幸福属于大家。</p>

小寒

节气

大寒

二十四节气

立春

冬至

腊八粥

习俗

一年

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