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文惠路幼儿园中二班课程故事——幼儿园里的树

小粉红的小粉红

活动源起 <p class="ql-block">在一次餐后散步时,欧阳和安雅捡起了地上飘落的树叶,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起来。</p><p class="ql-block">欧阳:这是紫荆花树的树叶吗?</p><p class="ql-block">安雅:好漂亮,你看地上还有花瓣是粉色的。</p><p class="ql-block">欧阳:你看,是这棵树掉下来的。</p><p class="ql-block">安雅:这里也有一棵紫荆花树,那里有大榕树,幼儿园有好多树呀。</p><p class="ql-block">老师:那我们幼儿园,到底有多少棵树呢?</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思考:陈鹤琴先生说:“爱自然是儿童的天性”,自然界是幼稚园最好的教室,也是幼稚园的一大设备”。我们幼儿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土坡、有花、有草、有鸟……有两棵大榕树连成一体的大型树屋更是孩子们钻跑攀爬的天然游戏场,幼儿园里的树常常是孩子们户外户外游戏时的天然庇护所。孩子们对树有着极大的兴趣,我们便一起研究起了“幼儿园里的树”。</p> 讨论方法 <p class="ql-block">👩:想知道幼儿园有多少棵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去数呀!</p><p class="ql-block">🧑:一边走一边算。</p><p class="ql-block">👧:还可以把多的和少的连起来,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一起数,然后和在一起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思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孩子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结合孩子们兴趣点,我们以园内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活动对象,最大限度地拓展幼儿的认知经验范畴,奠定幼儿发展的能力基础,支持、尊重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全面发展。</p> 第一次统计 <p class="ql-block">  老师认真倾听和记录了孩子们提出的办法,支持每个小组的想法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幼儿园里的树进行了统计。</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思考:教师应当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活动中要全面观察幼儿,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p> 第一次统计的结果 <p class="ql-block">👸:为什么同一组的小朋友们统计的结果不一样呢?</p><p class="ql-block">嘉嘉:小朋友随便数的。</p><p class="ql-block">悦悦:小朋友有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嘉致:有些小朋友数的多,有些小朋友数的少,没有认真数。</p><p class="ql-block">👸: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有什么办法解决呢?</p><p class="ql-block">籽谚:像尧尧她们那样用纸记录。</p><p class="ql-block">晨晨:有几棵树就在纸上画几棵树。</p><p class="ql-block">轩轩:这样画树要画好久。</p><p class="ql-block">东骏:那画点,画点简单,数一棵画一个点。</p> <p class="ql-block">  我写数字,可是写到后面就不会了。</p> <p class="ql-block">我的解决办法!</p> <p class="ql-block">一边走一边数不记得数到几了?</p> <p class="ql-block">要用笔和纸进行记录。</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思考:在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p> 第二次统计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统计结束后孩子们,把过程中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大家都觉得一边数一边在纸上画上小黑点的办法比较准确。于是我们便开始了第二次的统计。</p> 第二次统计结果 <p class="ql-block">👸:都是用画记号的方法,但是得到的结果不一样,看来画记号也有错。</p> <p class="ql-block">👧:她们数太快了,我来不及画点。</p><p class="ql-block">👩:有着小朋友不认真乱数。</p><p class="ql-block">🧒:我们用了贴纸可是树太多了,就数不下去了。</p> <p class="ql-block">要数慢一点,还要用贴纸,就不乱了。</p> <p class="ql-block">要监督小朋友认真一点。</p> <p class="ql-block">贴纸贴上了要有人检查其他的有没有贴。</p> <p class="ql-block">树太多,贴纸不够用了,可以分区域贴,然后加起来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思考:在活动中要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p> 第三次统计 <p class="ql-block">  在第二次统计结束后,大家把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两天后反复讨论“怎么样才能统计得又快又准”。孩子们认为“边做标记”和“分组贴标签”的方法可以统计出幼儿园树数量。</p> <p class="ql-block">最终我们把每一组的数的数量加起来,数出了幼儿里有125棵树!</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思考: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发现和观察是他们获取科学经验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激发幼儿探究欲望最直接的途径,孩子们在观察中总有许许多多的好奇和疑问。幼儿园里的树更是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他们对树进行了细致地观察、记录、讨论、分享,在活动中不断生成了对于树的新经验。</p> 故事感悟 <p class="ql-block">  找一棵树,走进它的生命故事,这也是接触自然的一种方式。孩子们对幼儿园的树的好奇与兴趣总是如此多。我们希望孩子喜欢树、研究树,支持他们去通过大胆猜想和实际行动去获取信息与反馈。在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是“教学树”:抚摸它、亲近它,可以帮助我们与大自然建立更亲近的关系;研究它、探索它,可以帮助我们把已知与未知紧密连接,并不断扩大我们已知的象限。幼儿寻找每一个关于“树”的答案的过程,是标志着自己训知地图坐标、然后不断找寻下一个坐标的过程,最后把所有标记的坐标连接起来,就成了他们的经验版图。也许他们现在对树的探索还停留在我们所认为的粗浅表层,是在这片自然的后花园中,我们相信他们已经与自然建立了某种神秘的联系,这种联系将不断地吸引他们往更深处走去。</p>

幼儿

幼儿园

小朋友

统计

孩子

教师

我们

贴纸

思考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