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烟火半城仙——泉州行之洛阳桥、蟳埔村、永宁卫、洛伽寺

醉清风

<p class="ql-block">注:春节时的旅行,回来后在美篇上传了图片,但一直没配上文字说明,到现在七月初才补充完整后发布,也算是姗姗来迟了。</p> 千年洛阳桥 <p class="ql-block">  到了泉州,不得不去洛阳桥。或许有人会以为这是一座建在河南洛阳的桥,然而这座桥并不在洛阳,而是在与洛阳相隔千里之远的福建泉州。</p><p class="ql-block"> 洛阳桥命名的原因,在于它跨越洛阳江出海口。 洛阳江的主干流发源于福建泉州的朴鼎山南麓,最后注入泉州湾,相传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西晋京都洛阳的许多世家大族南渡至泉州附近,发现该河周边的风景和洛阳有些相似,于是将这条河命名为洛阳江。</p> <p class="ql-block">  洛阳桥曾叫“万安桥”,与广东的广济桥,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一起被称为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美誉,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p><p class="ql-block"> 1月26日正月初五,我和朋友特地赶在日落之前打滴到了洛阳桥,出租车下车点到桥头有一段路只能步行,大量游客都在往大桥方向走。</p> <p class="ql-block">  洛阳桥始建于宋嘉祐四年,当时泉州太守蔡襄募捐而建,耗银一千四百万两,用了六年八个月才建成。洛阳桥长八百三十四米,宽七米,有桥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p><p class="ql-block"> 它最厉害的地方,是在造桥时由北宋匠人独创了"筏型基础"、"浮梁架运"、"养蛎固基"这三大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p> <p class="ql-block">  "筏型基础",意思是在建桥时先在江底河床抛置大量石块,形成矮堤,然后再用条石面向上游迭砌成船型的桥墩,以减轻退潮水流的冲击。石堤就像一个木筏托举着桥梁,使得石桥能在狂风暴雨中屹立不倒。</p><p class="ql-block"> "浮运架梁",是指利用潮汐带来的水位落差,用船将石桥梁板运至桥墩上方,待退潮时梁板降落架在桥墩,船随水位下降得以驶离。</p><p class="ql-block"> "养蛎固基",则是利用在桥墩砌石间养殖牡蛎,把基石和桥墩石胶合凝成整体以巩固桥体。所以洛阳桥饱经沧桑,风风雨雨度过963年,至今仍巍然屹立、光彩夺目。</p><p class="ql-block"> 我们刚到时正逢涨潮时候,水位很高,“筏型基础”犹如小船只露出尖尖角。</p> <p class="ql-block">  而当我走到桥的另一头时,海水已渐渐退潮,筏形基础露出了大半部分,象一艘艘战舰横卧在洛阳江上。</p> <p class="ql-block">  有渔民在桥上售卖在桥下挖的海蛎。</p> <p class="ql-block">  桥面的石板,许多都是长达数米的大长石板,每块长达数吨,在古代没有机械的情况下,怎么运输这些石板放到合适的位置呢? 聪明的泉州人利用了潮汐,每天利用涨潮,用竹筏把石板运到指定的位置卸下。</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古石板上,犹如穿梭在古老岁月中,江水缓缓,从北宋流淌千年至今。</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洛阳桥上仍然保存有北宋时期的六座石塔、四尊石将军,以及历代所立的二十六方石碑石刻,而其中又以桥北段西侧的月光菩萨塔最为著名。</p><p class="ql-block"> 月光菩萨塔,西面雕月光菩萨头像,并刻有“月光菩萨,巳亥岁造”字样。罕见纪年文物,准确地记载了洛阳桥建造时间。</p><p class="ql-block"> 在汉传佛教中,月光菩萨也被称为月神,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就是月光菩萨的圣诞。月光菩萨塔是北宋时代的作品,相传这座月光菩萨像的眉心处曾镶嵌有一枚夜明珠,为北宋的藩国所捐赠,夜晚能照亮江面。</p> <p class="ql-block">  桥的另一头是高大的蔡襄雕像。蔡襄,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一座洛阳桥,造福了千秋万代老百姓,故为广大人民群众世世代代所怀念敬仰。南宋中国理学家朱熹曾赞誉蔡襄:“前无贬词,后无异议;芳名不朽,万古受知。” </p> 蟳蜅渔村 <p class="ql-block">  以花为簪,以蚵筑宅,以海为生。来泉州怎能不体验一下蟳埔女非遗文化呢。</p><p class="ql-block"> 福建有三大渔女:莆田湄洲女、泉州惠安女、泉州蟳埔女。据说蟳埔村居住的人们是古代阿拉伯人后裔,虽经历代与当地汉族通婚,但中亚的遗风尚存。蟳蜅女把“花园”带在头上,一年四季鲜花不断。不仅因为美丽,蟳埔女更是以勤劳能干,吃苦耐劳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  蟳蜅村离市中心较近,于是选择公交前去,到蟳蜅菜市场下车即可。</p> <p class="ql-block">  进入村里,会路过很多装扮体验店,我们选了网红的“蟳蜅花米”,网红的代价就是人多,一进入院门,各个角落全是等待装扮的游客,50元/人(包括簪花+上衣+黑色裤子),时间不限制。衣服挑了很久,也挑不出特别中意的,就这身绿底红花吧,越俗艳越好。</p> <p class="ql-block">  簪上花围:将头发盘成海螺状,穿上一支象牙簪,再用鲜花的花苞串成花环,圈戴在脑后,最后插上配色大胆的鲜花或绢花。</p> <p class="ql-block">  打扮好到了大街上,起初还有点别扭,但随处遇到的都是假扮的渔女,慢慢也就习惯了。码头上也是花花绿绿一片,分不清真真假假。</p><p class="ql-block"> 落日余晖下,忙忙碌碌的渔民,停靠岸边老旧的渔船,远方是高低不一的城市建筑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村里有的房子墙是用海蛎壳砌成的,叫做“蚵壳厝”,是蟳蜅的特色地方建筑,蚵壳厝错落有致地散落在村落里的小巷子里,壳厝之间的小石巷曲曲折折,两边是海蚵壳层层叠叠搭建的壳墙壁。蚵壳厝具有就地取材、不积雨水、冬暖夏凉、隔音效果好的特点,而且蚵壳厝墙体十分坚固、素有"千年砖、万年蚵壳"的美誉,是我国东南沿海特色的贝饰古民居,也是古代泉州对外贸易的产物,见证着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  在小巷子里穿行,偶尔遇到一位穿大红衣服的老奶奶路过,一红一绿,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顺济宫建于明代,主要祭祀海神妈祖,在蟳浦村是一个非常显眼的存在,每逢佳节,村里的人们都会来这里祭祀妈祖,举办一些庆典活动,女人们也都会盛装打扮,戴上簪花围。因为靠海吃海,当地人对海是非常敬畏的……</p> <p class="ql-block">  处处可见头戴鲜花的“蟳埔女”,老中青少妇个个腰系围巾,坐在板凳上,用小铁锥撬开海蚵壳。</p> <p class="ql-block">  虽然距离现代的物质生活近在咫尺,但这里的人们仍然虔诚地传接着祖辈们世代沿袭的生活模式。男人出海,女人在岸边整理蚝蚵,拿担子挑上岸。</p> <p class="ql-block">  行程第五天准备去石狮永宁卫和黄金海岸。泉州到永宁卫40公里,公交很不方便,还是出租车前往,100元一个小时后到了永宁古卫城。来泉州如果你厌倦了人声鼎沸的商业景点,记得来永宁古城走走,会有不一样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永宁古卫城,修建于1394年,即明洪武二十七年,在当时与天津卫、威海卫并称全国三大卫所。永宁卫管辖地域广阔,有福全、崇武、中左(今厦门)、金门、高浦(今同安)五个千户所,并设有祥芝、深沪、围头三个巡检司,统辖20万人。据《永宁卫志》记载:当时配以兵额6900人,十八衙门,“封家不下三万,官印七十二颗”。 永宁卫形如鳌鱼,古称鳌城。一纵三横交错相通的街巷犹如鳌鱼背上的纹路。一纵就是这条贯穿东西的大街,三横为:南门街、北门街;水关街、场口街;永进巷、打铁巷、英西巷。 如今这条已显狭窄的石板路是当时永宁卫的中轴线。</p> <p class="ql-block">  从东瀛门进入,是永宁财神庙,规模宏大,香火旺盛,建于1897年,几乎跟永宁卫古城同期。因与号称“东南第一卫城”的永宁古城同年兴建,在卫城内外东南一带,小东门玄壇公财神庙满足了民间百姓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故被民间尊称为“东南第一财神庙”而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闽南“出砖入石”的建筑手法,在古城内展现得淋漓尽致。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红砖和瓦砾的交错堆叠,构筑墙体,交垒叠砌。砖石虽然质地各不相同,以大块的灰白花岗石与片状的朱红色条砖穿插组合,用它筑墙、起厝、铺埕,呈现出方正、古朴、拙实之美。多样不规则的结构,反而整体烘托出浑厚、刚毅的砖石气势。用这种方法砌墙不但坚固防盗、冬暖夏凉,而且古朴美观,现在还成了游客最爱的网红打卡点,随便往墙上一靠,便可拍出秒杀国外风景的大片。</p> <p class="ql-block">  永宁是泉州番仔楼富集地,每栋番仔楼背后都藏着主人下南洋打拼的故事,还有那个特殊年代的种种回首。漫步古城街头,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番仔楼,每栋楼都值得你细细一品。</p> <p class="ql-block">  对于闽南人来说,宗祠观念根深蒂固,永宁卫也不例外,古城内有大小庙宇宗祠数十个,每走50步就能遇到一个,据说这与永宁姓氏多有关,姓氏多家庙就多。信仰的力量有时很神奇,能支撑人们渡过难关,而宗祠文化则体现了中国人有爱包容的精神延续。</p> <p class="ql-block">  “生产队”,一个极富时代感的名词,承载了老一辈心中挥之不去的青春记忆。古城三合境戏台的边上,本地居民洙洙将一栋上世纪50年代的旧石头房子改造成“三合茶院”,免费向居民和游客开放。它的前身是永宁第十七生产队的社员之家,现在里面也基本保留了70年前的样子,走进这个院落,仿佛就融入了那个年代。</p> <p class="ql-block">  600年前的永宁卫古城,今天仍然保存较为完好,虽然免不了一些新修建的痕迹,但它犹如一位老者,矗立在泉州石狮黄金海岸边上,以其古朴的姿态呈现在游客面前。</p><p class="ql-block"> 比起国内著名的古城,它无疑低调很多,即使是逐渐的旅游开发,也没有破坏原本的历史底蕴,老房子老街道老物件就那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而古卫城内的人也依然保持着原来平静的生活,感觉这才是对古城最好的开发。</p> “海天佛国”洛伽寺 <p class="ql-block">  行程最后一站——洛伽寺。在查询泉州功略时在小红书上看到了一张洛伽寺的图片,瞬间就破防了,当时就决心一定要去看一看。</p><p class="ql-block"> 从永宁古卫城到黄金海岸并不远,出租车十多分钟后就把我们送到了住宿地云和酒店,一下车,一望无际的大海就出现在眼前,还有那高耸的观音像,我们兴奋地又是叫又是跳。到房间一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去阳台看大海。</p> <p class="ql-block">  这张是后面阳台拍的,正是下午四点多,漂浮在海上的洛伽寺被夕阳笼罩着,整座寺庙都是金黄色,美仑美焕!眼前的洛伽寺真真切切与图片中一模一样,可它又美得那么不真实, 那么遗世独立,遥不可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从正阳台拍下去的,海上停着的巨型油轮是海洋世界,20多年前就已落成,现在的海洋世界有网红的海底隧道帐篷露营,还可以体验潜水,和海洋馆里的动物一起互动。</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海滩边匆匆奔往洛伽寺,孩子们正玩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这个沙滩上的沙子是特地从金门运来的“面粉沙”,耗资近三千万元,所以这里被称为“黄金海岸”一点也不夸张!为何要专门从金门运来这种“面沙”呢?主要就是因为这沙子很细,即使光脚踩在上面,也不会觉得很粗糙,所以光脚在黄金海岸行走很舒服,很多游客因此爱上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  忍不住也脱了鞋子赤脚感受下这柔软的细沙和浪潮的拍打。毕竟是冬季,海水非常凉,不到几秒时间,脚下的沙子就被流水冲刷走了,身子顿时摇摇晃晃站立不稳。</p> <p class="ql-block">  要进寺,必须先通过这座桥,猛烈的海风吹得人站立不稳,仿佛在考验我们的决心,磨练我们的意志。跨过桥,就是牌楼式山门,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特有的海天佛国盛景,潮来波涛汹涌,如叩拜观音。</p> <p class="ql-block"> “海天佛国"之称的洛伽寺,一岛一寺庙,在全国也找不到第二个。"海上生庙 庙里看海"真正诠释了这座寺庙的美。</p> <p class="ql-block">  在寺庙里穿行,时而传来海浪声、时而传来诵经声,此情此景, 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 ,更多的是心安。</p> <p class="ql-block">  寺庙周围全是黑色的礁石,海浪拍打礁石溅起层层浪花。围观的游客也跟着浪头一阵阵欢呼着,他们一定是和我一样激动。我们傻傻的看着巨浪涌上来,再慢慢地顺着礁石退下去,然后再等待下一个浪上来……</p> 黄金海岸 <p class="ql-block">  从洛伽寺出来,已是日暮时分,暮归的小朋友们仍是恋恋不舍,边走边玩,大大小小的身影在落日余晖下成了剪影。</p> <p class="ql-block">  对面就是台湾的西海岸。</p> <p class="ql-block">  沙滩上人潮褪尽,只留下一串串脚印和一片宁静。</p> <p class="ql-block"> 次日早上五点多就下楼去等待日出,天气非常寒冷,风很大。高大的椰树俨然一副南国风光。</p> <p class="ql-block">  天色微亮,沙滩上人象我这样的傻瓜不多,偌大一片海滩只见到四五个人。</p> <p class="ql-block"> 太阳渐渐从洛伽寺上升起,从观音像旁掠过。</p><p class="ql-block"> 十多米高的南海观音雕像,以九十九石精雕而成,矗立在洛伽寺和游轮中间,背向大海,面朝陆地,容貌慈祥。雕像于1997年建成,从那时起的二十多年间,这尊南海观音就一直站立在那里,默默为膜拜她的人们祝福。</p> <p class="ql-block">  潮水退去,一棵棵“树”被大海惟妙惟肖的雕刻在沙滩上,千姿百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艳。</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海,是宁静的,是温柔的,连海涛声也出奇的轻,似乎怕吵醒熟睡中的人们。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刷刷”声,想起了那句"晚风轻抚澎湖湾,白浪逐沙滩……"</p> <p class="ql-block">  清晨到礁石上采蚝的人。</p> <p class="ql-block">  人生究竟有多长?人生又有多短?站在海的面前,感知的不仅仅是沧海一粟的渺小,更是浩浩汤汤的雄浑,与海静静对望,丰盈的是梦,安恬的是心。(趁着四周无人,让朋友在酒店房间内拍下了这张孤独渺小的背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