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抄书”的战友李建新

大林(Nathan Zhao)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火热的军旅生活,使我结识了许许多多的战友,其中有些战友的喜好很特别,而后来的发展结果更令人刮目相看,比如在原第二炮兵(今称火箭军)通信总站时的北京籍1970年1月入伍的战友李建新就是个“爱抄书”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参军前,李建新在北京八一中学读书时就开始抄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69年,正直“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教育工作和出版工作都不太正常,书籍奇缺。一天,他到邻居家玩,猛然发现了一本绿色塑料封面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如获至宝的他赶紧翻阅。这本是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十七位同学编写,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的词典,内容共有三千多条成语和注释,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因为上课时老师刚好讲到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他查阅词典后不仅知道了成语的含义,而且从释文中还知道它的后面还有一句“隔壁阿二不曾偷”。他为自己同时知道这两句话而兴奋。他向主人提出了借阅拿回家再仔细看看的请求……。他对这本词典的喜爱和学习需求,实在想有这样一本词典常放在自己手边可以随意翻阅,但市面上又买不到,也不能总借同学的书不还,怎么办?他突发奇想,我把它抄下来。在强烈欲望的驱动下,花了好多天的时间,用他还显稚嫩的小手,一字一句,一行一页的,居然把它全部抄完了。13岁的李建新终于有了一本自己抄写的、爱不释手的《汉语成语小词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1973年,李建新复原退伍后,被分配到北京公汽四场开公交车,但他仍旧坚持“爱抄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74年春天,参加“评法批儒”活动,他的同事带来一本艾思奇先生1961年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当他读到第47页时就彻底上瘾了,随即决定把此书全部抄下来。全书共三百五十三页。&nbsp;</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75年,他抄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此书由苏联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辑,主编:康斯坦丁诺夫教授。此书于1959年出版,全书共七百多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76年,他又抄完了一兵编辑的《形式逻辑》,全书约二百多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再后来,李建新考上了大学,在北京某知名大学执教,主讲哲学、逻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经过多年的教学活动积淀,不仅他的学生已是桃李满天下,而且他出版的著作也很多,他的代表作是《三国演义探幽》(一部)、(二部)以及《生活中的趣味哲学》等。他还是中国三国演义研究会会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抄书,也许是小学时代常见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小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抄书,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抄书(抄课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爱抄书”是青年或者成年人自主选择的一种学习方式,是纯粹的个人喜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抄书也是读书,有人称其为抄读。抄书的过程会有更多的思考,使人受益良多。不仅可以牢记书中的名言佳句,还可以对全书的结构有全面的深入了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自古以来,不少名人或者领袖,他们除了酷爱读书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喜欢抄书。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苏东坡看过史书可以做到过目不忘,而实际上,他陆续抄过许多经史书籍包括《唐书》等,据说他抄过《汉书》就有三遍。并且,他经常鼓励别人抄书。现代文豪鲁迅从小就喜欢抄书,中年时期还抄过《谢承后汉书》、《晋书》等,为校注《嵇康集》将其工工整整地抄了三遍。南宋大学者洪迈,将长篇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连抄了三遍。当代大作家叶圣陶从中学起就养成了抄书习惯。钱钟书的《中文笔记》里面都是在反复的抄书……。新中国领袖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就喜欢抄书,其中将《曾国藩日记》、《西洋伦理学史》和《离骚》等全都认真抄了一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果说,知识改变命运。那么,“爱抄书”就是改变命运的转折点!因为,“爱抄书”的人是位爱学习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人生的旅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朋友,对有“爱抄书”这样的特殊爱好朋友,一定要特别珍惜。因为,他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人生观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当然,我们也要培养自己有兴趣特长,并专心致志的把这份爱好做出成绩来,让快乐伴随着成长,让每个人的一生都能闪烁出溢彩的耀眼光芒!</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