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边城》故事梗概:这是一个凄美的没有结局的爱情故事。川湘黔交界的茶峒附近,主人公翠翠和她爷爷老船夫,在端午节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哥哥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提前托媒人提了亲。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原来唱歌人是傩送,老大讲出实情后就出去做生意去了。几天后 ,老船夫听说老大坐水船出事去世了,不久后爷爷也去世了,翠翠一个人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p> <p class="ql-block">边城茶峒即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边城镇,原名茶峒, 地处湘黔渝三省交界处,“一脚踏三省”。因为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2005年茶峒正式更名为边城镇,也就是边城茶峒。这里西与重庆秀山县接壤,南与贵州松桃县接壤,界以一河相隔,以土家族、苗族、汉族人口居多,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很多年以前来过一次,记忆中的边城就是这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路,就是这间吊脚楼“沈从文旅居地”,记得买了《边城》这本书,或许只是匆匆而过,竟然没有了边城太多的画面。</p><p class="ql-block">昨晚过来时,古老的边城已经是灯火阑珊,游客不是太多,却是恰到好处的热闹,我们漫步在古街,闻着饭店里飘出来的香味,漫步在清水河畔,看着拉拉渡船夫还在忙着渡游客过河。</p> <p class="ql-block">天刚刚亮,我就迫不及待的漫步在了古城,清水河边,茶峒小镇安静地伫立于河畔。沈从文先生是这样描述的:“ 茶峒 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的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贯穿各个码头有一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p><p class="ql-block">穿行于小城,江边的石砌码头,古老的石板街,以及独具风情的吊脚楼依然可见。</p><p class="ql-block">茶峒不同于凤凰古城热闹喧嚣,相反这座边陲小城,游客寥寥。也正因如此,才能感受到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是如此的悠闲、静谧。这种安宁自足的生活无疑是令人羡慕的,他们依山靠水而居,不受外界纷扰,真正是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土家族的这种吊脚楼一般都是木质的,楼台腾空,过去楼上一般作姑娘楼,是姑娘们活动场所,也是主人陪客人聊天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木楼以斑驳的历史痕迹,已经成为水墨画,那住在木楼里的人就是画中人,而作为观赏者的我们游离于这幅画外,透过任何一个缝隙,都能窥见土家族木楼的风姿。</p> <p class="ql-block">2元钱的拉拉渡过河费,5元一大碗的酸萝卜,米豆腐,100元左右能住上江边最美的客房,100元左右可吃到几斤酸辣美味的角角鱼(黄古鱼)火锅……喜欢边城这种纯朴的气息,喜欢这里善良、醇朴的人,像是没有被污染的桃花源,像是真正的天空之城,散发着人性之美的魅力,犹如一杯醇香的红酒,慢慢地品尝,散发着醉人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即使是一扇年轮久远的打开的木制窗户,都能让人心生欢喜和向往。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翠翠是否也曾在这样的窗口探出她美丽可爱的脸……</p> <p class="ql-block">今天没有太阳,没有金碧辉煌,可是每一个镜头下都是一幅醉人的水墨画,忽而变幻,浮现眼前的是一幅水墨画。偶尔几滴细雨,柔软如丝,轻抚面颊,不忍心拿出背包里的雨伞,任由它似梦似幻,虚无缥缈,身心似处世外之桃源,如坠入童话之仙境,不想离开。</p> <p class="ql-block">更幸运的遇上两个北京来的姐姐,左边罗静姐,家里几代都是军人出身,虽然七十多岁,仍掩饰不了她作为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青春活力,走路如风,说话温婉,见多识广。右边姐姐,忘记问她的名字了。古城刚刚从美丽浪漫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时候,我就与她们在街头相遇,这个姐姐更是旅游达人,虽然也是近七十的年龄,可是活力依然,孑然一身,可是却游荡了世界各地的很多美景,一个人闯荡了南非和北非,都不敢想像需要何等的勇气和信心,让我心生羡慕。</p> <p class="ql-block">前几年花垣县文物局收到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转发的美国迈阿密BETA实验室的实验报告,通过对花垣药王洞动物骨胶原蛋白提取分析,证明骨样距今已有3万多年。间接证明,3万多年前的湘西边城茶峒已有人类活动,湘西先民已在沅水与酉水及支流清水江边洞穴与台地上过着渔猎生活。</p><p class="ql-block">药王洞此遗址的发现 , 对湘西史前文明的起源、早期人类的发展与族属的演变提供了更多佐证。</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沈从文的《边城》小说中翠翠和她爷爷的建在山坡上的木房子。</p><p class="ql-block">沈从文的《边城》写给妻子的情诗,一开篇就惊艳了我,他的妻子张兆和出身名门,沈从文和张兆和初识是他在北大教书的时候,虽然那时候沈从文是台讲上的老师,张兆和是台下的女大学生,两人的家世背景相差是巨大的。沈从文出身湘西的农村,文化程度是小学,是一个实打实的穷酸小子。因为好学,写作能力极强,所以徐志摩将他推荐到北大教写作。对张兆和一见钟情后,沈从文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后来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他俘获了女神的芳心。婚后不久两人有过一次短暂的分离,只能以写信的方式互诉衷肠。在一封信里张兆和问丈夫到底爱她什么,沈从文在诗里写着: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p><p class="ql-block">这个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翠翠,这个在白塔下听过爱人一夜歌声的翠翠,这个在拉拉渡拉了一辈子船的那个老年人,还有用自己一辈子的生命陪伴了另一个人的那只狗。正如沈从文所说:“我们相爱一生,一生太短。” “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我不为车子所苦,不为寒冷所苦,不为饮食马虎所苦,可是想你可太苦了。”</p> <p class="ql-block">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一锅吃三省,一天吃三省,早上在湖南茶峒吃美味的米豆腐,中午去河对岸的左边吃贵州的酸汤鱼,晚餐再去河对岸的右边吃重庆的麻辣火锅。</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可是一锅吃三省,一锅角角(黄骨鱼)鱼火锅,糅合了湖南的辣贵州的酸重庆的麻。</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刘邓大军挥师向大西南挺进。11月6日先头部队攻占洪安,11月7日秀山县城得到解放。二野战军司令部驻扎洪安边城以后,并在这里召开了重要会议,研究部署川西平原会战,调整了解放重庆的部署及相关事宜,为胜利解放整个大西南作了重要的决策部署,其意义重大。</p> <p class="ql-block">三不管岛”最初得名于当地的一座无名小岛。解放前,这座岛屿既不属于湖南,也不属于贵州和当时的四川(今属重庆),每当群众矛盾冲突激烈时,他们便相约到岛上械斗或决斗,三方官府则概不过问。久而久之,该岛成了远近闻名的“三不管”岛。被当地民众和客商称之为“景阳岗”。</p> <p class="ql-block">拉拉渡又名千年古渡、洪茶渡口,系清水江上一渡口,具有近千年历史。该渡口千百年来运载渝湘黔边民和来边城经商、旅游的客商。渡口的渡船头,竖起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铁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铁缆上,船上人就用一柄特制木器攀缘那条绳索,慢慢地牵船过对岸去。</p><p class="ql-block">逛完了对面重庆的洪安古城,我给了2元现金坐了拉拉渡回到了湖南的边城茶峒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