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运动改造大脑》是一本被重印16次,翻译成10种语言,风靡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畅销书,由哈佛大学教授和专家针对多年的潜心研究成果撰写而成。这本书颠覆了人们对于运动的认知,并且首度公开革命性的大脑研究,通过真实的案例与亲身经历、上百项科学研究证实,运动不只能锻炼身体,还能锻炼大脑,改造心智和智商,让人更加聪明、更加快乐、更加幸福。</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五个方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本书的主要观点:</p><p class="ql-block">【一、运动原理:越来越多的脑细胞】 </p><p class="ql-block"> 热爱运动的人,只知道运动能解压,能让人愉悦,却不知道让我们感到愉悦的真正原因是运动让大脑处于最佳状态,产生大量神经元,而环境优化的刺激则有助于神经元的存活。举个例子,体育课为大脑提供了学习所需的原料,诱发神经新生的增加,而课堂上的学习则促使新生的神经细胞连接到神经网络中,从而使其学习能力大幅度提升。</p><p class="ql-block">【二、运动功效之改变压力状况】</p><p class="ql-block"> 压力没有好坏之分,但究其根本它是指身体平衡状态的一种威胁,一种对适应的要求。轻微的压力可以激活神经元内在的修复和恢复机制,而运动的压力是可预知、可控制的,而且还是你可以自主的。你可以随时在生活中引入运动,已激活神经元过度补偿,变得更加强壮。通过运动你会得到一种征服感和自信心,其次,当你逐渐意识到自己具备控制压力的能力而不用依靠被动应对机制时,你就提高了引发应激反应的压力阈值,运动不仅可以预防慢性压力,还能彻底转变它们,从微细胞到心理的各个层面。</p><p class="ql-block">【三、运动功效之解决焦虑的根源】</p><p class="ql-block"> 在应激反应中,焦虑是对威胁的自然反应。运动让大脑知道,焦虑是一种认知错误。 焦虑就是恐惧。焦虑症如此难以治疗的原因是,恐惧的记忆一旦被建立,那个特别的通路就驻扎在大脑中了,明得远远超过它实际的样子。想要扑灭焦虑,就要建立新的记忆,并且不断强化,逐步形成新的神经回路,把触发器和典型的反应断开。科学家把这个过程称为重新归因。运动是重新归因最简易的方法。运动会引发类似于焦虑的生理性症状,当你把它和由自己发起的这种可控行为关联起来,崭新的记忆会逐步形成,取代恐惧的记忆。除此之外,运动还通过分散注意力、缓解肌肉紧张、加大脑资源、提高恢复能力来跑焦虑。</p><p class="ql-block">【四、运动功效之挣脱抑郁的枷锁】</p><p class="ql-block"> 抑郁有着极为广泛的症状,包括悲伤时人人都可能出现的消极悲观、急躁易怒、无精打采、自我苛责。不过,抑郁和悲伤并不一样,悲伤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状态,抑郁却是一种连接的破坏。它不仅破坏生活,也阻断了脑细胞之间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运动的魅力在于,它同时从两个方向出发解決抑郁症的问题。一方面它使我们自然而然地行动,激发脑干,释放精力和激情。另一方面,它通过调节前额叶皮层内的血清素、多巴胺、去甲上腺素等化学物质,让我们感受到愉悦感。而且,与抗抑郁药物不同,运动全面调节整个大脑的化学物质来恢复正常的信号传递,神经学家近来发现,大脑中存在一个止痛分子机制(内啡肽)。在剧烈运动期间,大脑中直接产生的内啡肽,能够减轻痛,同时在心理上产生欣快感。</p><p class="ql-block">【五、行动:大脑训练计划】</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讨论运动的任何作用时,人们都禁不住想问,得做多少运动才能改造大脑?作者的建议是:先健身,然后不断自我挑战。运动的处方因人而异。作者按照强度把运动分为三种类型:最大心率55%~65%的低强度运动、最大心率65%~75%的中等强度运动以及最大心率的75%~90%高强度运动。计算自己最大心率的通用公式是用220减去你的年龄。只要一个心率监测器,你就能随时监测自己运动的强度。至于运动量的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议是,每周至少5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作者的建议则是每周6天进行45分至1小时的有氧运动,其中4天中等强度运动,2天高强度运动。</p> <p class="ql-block"> 运动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的头脑和身体就是为此而设计的,它们生来爱运动,不管你是30岁还是60岁,运动从来都不晚!运动可以健身,但运动最大的益处是健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