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以色列之行

天路云翔

特拉维夫-雅法 ,简称特拉维夫,是以色列第二大城市,为以色列建国时首都所在地, 国际社会同以色列建交的国家基本将使馆设在特拉维夫或其周边城市。<br><br>特拉维夫滨临东地中海,市区面积51.76平方千米,人口38万;以特拉维夫为中心的城市群有巴特亚姆、霍隆、拉马特甘、佩塔提克瓦、里雄莱锡安、拉马特沙龙、赫兹利亚等城市。2005年统计,以特拉维夫为中心的城市群共计人口304万,是以色列最大的都会区,是该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带,也是以色列的经济枢纽。特拉维夫被认为已出现了成为世界级城市的趋势,并被列为中东生活费用最昂贵的大城市。<br><br>特拉维夫最初创建于1909年,是由一批犹太移民为逃避邻近古老的港口城市雅法昂贵的房价而兴建,逐渐地,特拉维夫的发展超过了以阿拉伯裔为主的雅法。在以色列建国两年以后的1950年,特拉维夫和雅法两市合并成立特拉维夫-雅法市。今天,特拉维夫被认为是以色列最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以及所谓"硅溪"地区的心脏。该市具有活跃、摩登、世界主义的特征,被公认是以色列的文化之都。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47名。 凯撒利亚是赛达国王斯特拉顿一世所建的Stratonospyrgos城的旧址。公元前90年,由犹大国国王亚历山大·詹尼亚斯攻占,成为一座犹太城市。前63年罗马帝国征服此城,并令其自治。<br><br>大希律王在位期间,大力建设此城,并改其名为凯撒利亚,意为"罗马皇帝之城",以向罗马示好。前22年在此营修深水人工港,并配以神庙、市场、大灯塔等市政设施,力图将此城打造为地中海贸易重镇。<br><br>在拜占庭帝国治下,该城仍以繁荣闻名。其后几经战乱地震,建筑大多崩毁或沉入海底,遂沦没无闻。<br><br>以色列建国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出资开发,将此地开发为旅游业为主的定居点。 天主报喜堂是拿撒勒最受瞩目的建筑,是当今基督教世界最重要的礼拜堂之一。教堂建于1966年,是在同一地点上建立的第五座教堂。教堂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的教会捐献的圣母像,富有不同国家的乡土气息,体现了各自对神学思想的诠释。<br>拿撒勒原本是座不起眼的小城,却因耶稣基督的缘故而声名鹊起,成为不少基督徒心目中的圣地。圣母玛利亚在这里由圣灵感孕,耶稣也在这里长大。为了纪念天使迦百利向玛利亚报告怀孕的喜讯,人们很早就在报喜岩洞上建起了报喜堂,后来又经过多次重建。<br>天使报喜堂的绘画来自不同国家,圣母与圣子像别具特色,带有鲜明的本土色彩。教堂的正立面,雕刻着天使加百利和圣母玛利亚的像,他们下面的四个图像分别是四福音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从教堂出来的小街上,见到一队由神父带领的操俄语的东正教朝圣者。 加利利是巴勒斯坦北部地区。面积约29,435平方千米。西到地中海沿岸平原,东到约旦河谷地,南到耶兹里勒谷地。为一地形崎岖的高地。主要城市为采法特、拿撒勒。农业与居民点比较分散,主要农产品有谷物、水果、烟草、家畜、家禽。古代的加利利可能还包括今黎巴嫩南部的一些地方。耶稣生于加利利的拿撒勒。<div><br></div> 加利利海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周长53千米,长约21千米,宽约13千米;总面积166平方千米,最大深度48米,低于海平面213米,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一个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第二低的湖泊(仅高于其南侧的咸水湖死海)。加利利海其实不是一个海,只是传统上称为海。<br><br>加利利海有地下泉水补给,但它的主要水源是约旦河,该河从北向南流过该湖。该湖位于约旦大裂谷的深处,这个大裂谷正是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的分界线。因此该地区频繁发生地震,在过去,火山的活动也很活跃,这由加利利海地区的地质构造拥有丰富的玄武岩和其他火成岩可以证明。<br><br>由于这个湖泊位于地势低洼的裂谷中,群山环抱,经常突然发生强烈的风暴,在新约中就记载了关于耶稣平静风暴的故事。确实,这个湖泊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不断的变化。在新约时代,这里的鱼群众多,在今天,餐厅里仍非常流行"圣彼得的鱼"(罗非鱼)。 八福堂建于八福山巅。八福山(Mt.Beatitudes)是加利利湖北岸一座高丘,因为耶稣曾在此“登山训众”传讲“登山宝训”而且圣训的第一部分内容是论八福,故而得名。 佩特拉是约旦著名古城遗址,位于约旦安曼南250公里处,隐藏在一条连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峡的与世隔绝的深山峡谷中,古代曾为重要的商路中心。它被群山环绕,峡谷和通道穿越其中,建筑大部分是从岩石上雕刻和开凿出来的,具有东方传统和希腊风格。佩特拉古城是约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约旦最负盛名的古迹区之一。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前后,是由居住在这里的游牧民族那纳巴特阿拉伯人建造。其中有一座能容纳两千多人的罗马式的露天剧场,舞台和观众席都是从岩石中雕凿出来。<br>约旦世界遗产地地理位置示意图<br>约旦世界遗产地地理位置示意图<br>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极其神秘并很特殊,唯一的入口是一条长约1.5公里的狭窄峡谷通道,此峡谷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仅能让一辆马车通过;进入峡谷,甬道回环曲折,险峻幽深,路而覆盖着卵石;峭壁上的岩石,在风雨长期作用下变得平整光滑,似刀削斧砍;顺峭壁仰望苍穹,蓝天一线,壮观而又美丽,“一线天”的名称由此而来。纳巴特人是高超的水利工程师,在一线天的崖壁上排列着一条条为城市输送饮用水的水道。佩特拉整座城市的高大雄伟的殿堂排布在周围山崖的岩壁上,门檐相间,殿宇重叠,十分壮观;山谷在宝库的一边展开,展现出众多的开凿于岩石中的坟墓;这些墓由粉色的沙岩构成,也掺杂着很多其他颜色;有的碑上的雕刻暴露在风中,受到侵蚀而无法辨认。<br>198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 (i)(iii)(iv),佩特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诫,是《圣经》记载的上帝借由以色列的先知和众部族首领摩西向以色列民族颁布的十条规定。犹太人奉之为生活的准则,也是最初的法律条文。摩西在尼泊山度过了生前的最后时光。 死海古卷,泛称1947~1956年间,在死海西北基伯昆兰旷野的山洞发现的古代文献,文献大约是公元前2到前1世纪期间(从公元前一百七十年到公元前五十八年,也就是中国西汉时期)写成的,它们的发现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1947年夏,一个阿拉伯牧人因寻找走失的羊只而到了死海西北角岸边,他登上现称库兰遗址的陡崖,无意进入一个洞穴,发现许多内藏羊皮卷和纸莎草卷文献的陶坛。这些羊皮卷后被证实是一些用希伯来文书写的早期犹太教,基督教的经文。这些在死海附近山洞中发现的两千年前的卷轴统称为“死海卷轴”,它是研究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发展史的文献资料。<br>2021年3月16日,以色列考古学家在一处沙漠洞穴中发现了数十片“死海古卷”残片,认为是在近1900年前的一场动乱期间被深藏于此。 死海(The Dead Sea)地处于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30.5米 。湖最深处380.29米,最深处湖床海拔-800.112米。也是地球上盐分居第三位的水体,仅次于含盐量第二的南极洲唐胡安池及第一的位居埃塞俄比亚的Gaet'ale Pond。<br><br>死海位于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之间的大裂谷约旦裂谷,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5到16公里不等,最深处为380.29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陆地的最低点,有"世界的肚脐"之称。远远望去,死海形似一条双尾鱼。在阳光的照射下,海面像一面古老的铜镜。在1967年阿以战争后,以色列军队一直占领整个西岸。<br><br>死海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为一般海水的8.6倍,致使水中没有生物存活,甚至连死海沿岸的陆地上也很少有除水草外生物。这也是人们给它起名叫死海的原因之一。 死海正在消失。据世界环境保护组织的相关数据,死海水位正以每年3.3英尺(约1米)的速度下降,随着不断减少的水量,使得死海的盐浓度大大提高。 伯利恒,耶稣降生地,是犹太教和基督教圣地,建有耶稣诞生教堂,地位仅次于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又有拉结墓,故亦为犹太教圣地。 圣墓教堂,又称"复活大堂",耶稣坟墓所在地,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基督教大教堂之一。位于以色列东耶路撒冷旧城。圣墓教堂是耶稣基督遇难、安葬和复活的地方。<br><br>圣墓教堂建于巴勒斯坦中部的耶路撒冷是世界著名的历史古城,在这座有4000年历史的城池上,刻满了征战和兴亡的印记。传说耶稣被害前,就是沿着"受难之路"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步步艰难地走向刑场的。<br><br> 耶路撒冷 ,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双方都有争议)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耶路撒冷区的首府、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br><br>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包括逊尼派、什叶派)的圣地。<br><br>耶路撒冷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br><br>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的首都,1980年,以色列立法认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后,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耶路撒冷由以色列实际控制。<br><br>耶路撒冷面积只有126平方公里,被一圈城墙所围绕的耶路撒冷老城。著名景点有犹太教的哭墙和圣殿山、穆斯林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br><br>耶路撒冷在历史上多次被外族人破坏,也多次重新修建,既是世界瞩目也是命运多舛的城市。 哭墙又称西墙,是以色列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div><br></div><div>公元前11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族,<br><br>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以色列王国。公元前10世纪(约公元前965年)大卫儿子所罗门继承王位后,在首都锡安山上建造了首座犹太教圣殿所罗门圣殿,俗称"第一圣殿",来此朝觐和献祭的教徒络绎不绝,从而形成古犹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br><br>公元前586年,第一圣殿不幸被入侵的巴比伦人摧毁。将大卫王之子所罗门王为耶和华所建的"第一圣殿"付之一炬,四万多犹太人被虏,史称"巴比伦之囚"。<br><br>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流亡生活,犹太人陆续重返家园,后来又在第一圣殿旧址上建造第二圣殿。<br><br>公元135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平定第二次犹太人起义,犹太人被迫远走他方,分散于万国之中。拜占庭时代,犹太人被容许每年一次于圣殿被毁周年日到西墙来,为国度复兴哭泣祷告,"哭墙"之名不胫而走。七世纪时,回教徒占据圣地,犹太人容许在圣殿入口附近祷告,位置在威尔逊拱以北,西墙隧道之内。十三世纪开始,犹太人迁到现今所见之处祷告,一直维持到本世纪。</div> 客西马尼园是耶路撒冷的一个果园,根据新约圣经和基督教传统,耶稣在上十字架的前夜,和他的门徒在最后的晚餐之后前往此处祷告。根据路加福音 22:43–44的记载,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极其忧伤,“汗珠如大血点滴落在地上”。客西马尼园也是耶稣被他的门徒加略人犹大出卖的地方。 万国教堂位于耶路撒冷城东部的橄榄山,毗邻客西马尼园。 耶稣在被捕前晚间祷告的地方。这座教堂建于1919年到1924年,得到许多不同国家的资助(因而得名)。每个国家的标志放置于天花板的玻璃上。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 </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形状呈一字排开且深入地下。馆外墙上有两幅浮雕,一幅描述华沙犹太区的犹太反抗军,另一幅则刻绘东欧犹太人即将被送往集中营的最后行进旅程。浮雕中手持犹太法典的老人,代表当时在举世无援的惨况下,犹太人曾对上帝恩典心生疑惑之意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屠杀纪念馆里面,展示从1940年起,德国纳粹党计划性地屠杀犹太民族的各种图片和文献。屠杀时期的受难儿童纪念馆内,长廊纵横、微光幽暗,墙上有着名字及照片,悲伤的气氛直让人愀然心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的每棵树下,几乎都立有写着亲人名字的纪念碑,许多是来自波兰。纪念馆旁还有专门登录死于鼠疫的犹太人名字,文件堆积如山的研究中心。这些无不是在提醒后世的人们,必须更加团结坚强,不可忘却以往的罪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600万被屠杀的犹太人中,有150万孩童,他们在最深切的哀痛里,都不会失去希望——让最深的黑暗点燃亮光。150万死去的孩童,变成黑暗中闪烁的星光;长长的隧洞尽头,坚硬的混凝土墙壁化为飞升的翅膀。对犹太人来说,过去的苦难已经进入了现实,更进入到了永恒之中。</p> 鸡鸣堂(Church of Saint Peter in Gallicantu)是一座罗马天主教堂,位于耶路撒冷城外锡安山的东坡。这座教堂是纪念彼得在鸡叫两次以前三次否认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