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悉说下峪》的断想 附一则发言稿

金家

<p class="ql-block">  2023年1月21号,除夕,中午。已经能听到零星的鞭炮声,购年货的人依然川流不息。</p><p class="ql-block"> 洛宁县城永宁大道水务大厦(中原银行)8楼806室,桌上有落花生、葵花籽、糖果。难得偷来的一份闲静,新书启扉,签字添香,桔红纸白,茶水自续,“群贤畅叙”的群友围桌而坐,分享张清华老师的文字之美,成书之美,——这是一份有别于物质的必备年货!</p><p class="ql-block"> 离开的时候,转身隔窗一望,冬阳默默,山比天蓝,楼房如格,这是新版的书城吗?</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前边收到了翟柏波老师的新书《我爱我土》,今年收到了杨青显老师的新书《竹风》,在办公室读到了段文明老师的新书《边走边唱》,虎年的最后几个小时里又收到了张清华老师的新书《悉说下峪》,真是人生幸事。读熟悉人写的书自有一种亲切感,若能把书中的一段段文字与一些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景相合相印,更得其妙。</p><p class="ql-block"> 张清华老师长我七岁,1982年考入洛宁师范学校,他们在校两年;我1983年入学,推算起来我们在那个校园里共同生活过整整一年。</p><p class="ql-block"> 那所学校能留在洛宁据说是一个传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个叫马盘水(不知道字写得对不)的老先生,到省会郑州,坐着轮椅,仗情挚言,方得玉成。刚开始,以全国高考成绩录取新生,后来招优秀民办教师,招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直到更名为洛阳市第三师范学校,仍有外来的学生家长念叨:这是唯一一所建在县城的同类学校。</p><p class="ql-block"> 那是铭刻在这个小城历史上永远的记忆——环城跑,抠算术,校语音,迎元旦,大墙报,黑板报,脚踏琴,白瓷缸,毕业照,留言簿……夜里男生宿舍勾馋虫的脂油馍香。学校改为高中后,竹乡有约勾起从这里走出去的多少人的深夜念想。</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教书,当校长当专干,做管理,著文出书,退休多年了依然边工作边创作。在他走过的每一步上我都只能望其项背,人生路漫漫,写作当自强,前路熟悉的车辙清晰,也是幸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是悉说?而不是细说,或戏说?</p><p class="ql-block">文言版《说文解字》:悉,详尽也。从心,从釆。白话版《说文解字》:悉,详尽。字形采用“心、釆”会义。</p><p class="ql-block"> 一个立足校园里的人,想把一个大乡镇的过往今生和家什家藏说得详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张老师勤勉踏实地努力去做。</p><p class="ql-block"> 你看:他在闲暇翻阅《河南文史资料》,看到了崇阳下河南禅寺的信息,就约人亲自找当地的耄耋老人去搜集整理,抢救一般急切。</p><p class="ql-block"> 作者写下峪的历史,从北魏写起:介绍下峪的古来隶属和更名,由赀谷到柳林到下峪很详细。但他告许你“至于赀谷何时改称柳林,缘起于哪朝哪代已无籍可考”。姓氏探源更是一丝不苟的事,张氏一门的归属理宗,让人信服。</p><p class="ql-block"> 为了搜集一些资料、求证一点信息,他走遍了下峪的山山水水,街道村庄。从心从釆,尽力详尽,这便是悉说。而细说侧重于在众多材料的选择,侧重于结果;戏说可能会更轻松一些,但它需要你有一定的天分。</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西游记》就是演绎三种不同的人生。孙悟空天地所生,少时得遇名师,修炼成筋斗云和七十二般变化,后游走在仙界魔界人间,天上地下南海东海有他众多的资源,有困难了叫天天应、叫地地灵,随时可以拥有一切的所需。行路做事详略由己,这是世人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猪八戒一生偷懒耍滑好吃好色,八戒之中一戒未戒得净,但他能把悟空每一次的取斋未果和师父每一次念咒因果编排得头头是道,这需要戏说的天分,不是我们凡人所都能做到的。现在网上有种说法流行,可以印证——做个俗人,贪财好色。</p><p class="ql-block"> 沙僧为失手打破一个瓶子来到人间,经观音菩萨点化,肩挑一副担子,尽力尽责,勤勉坚守,终修得正果。他才是平凡的我们看得见、学得来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爱屋及乌,爱是伟大的。下峪是深山区,是离县城最远的乡镇之一。但作者不止一遍地丈量过生他养他的下峪,丈量归来也不止一次仰望过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 这是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比如:因水库移民搬迁之后,故东村只剩下一排排空荡荡的窑洞,如春来蛇去留下的空壳,但作者却津津有味地去写关于它的高望寨、千佛寺、尚三庙、江子坡、当中院、成章背狐狸和河东寨的解放战斗。</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书中的许多古建筑已不见了、或沉入西子湖,或因年久失修而散轶,或因兵匪战乱而消失;许多传说故事,人物生平,也即将掩没在时空的黄尘故道中。第一编下峪轶事占了全书一半的篇幅,作者把散落在这一方土地上的一珠一玑捡拾起来,就是想用自己的勤奋之光照亮下峪这块土地。</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日本鬼子1945年8月投降,44年春到洛宁。我不止一次听到过有人说:日本鬼子到咱这儿时好多了,善待过老人和孩子。书中《跑老日》一文用事实告诉我们:日本侵略者狂炸洛河滩,引爆崇阳街,血洗白土咀,奸淫我女同胞。那位女同胞被一群持枪日本鬼子剥光了衣服,赤身裸体在撒满豆子的场上跌倒趴起的情景和被轮奸后的惨状让人义愤填膺。我们不是揪住旧事不放,我们是不敢让日本军国主义者抬头。</p><p class="ql-block"> 大跃进,吃食堂饭,毛主席逝世,下峪矿产业改革等等,都带给我们不可或缺的思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版《悉说下峪》是积极向上的一种人生态度,阅读《悉说下峪》是对这种人生态度的崇尚和追随。</p> <p class="ql-block">  研讨会发言稿</p><p class="ql-block">首先祝贺张清华老师的新书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今天作品研讨会的召开是我县文坛的又一盛事。</p><p class="ql-block">众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悉说下峪》是一朵灿烂的山花,让下峪镇又有了看头,让开春前的书城——洛宁有了春意。</p><p class="ql-block">在此我也大着胆子谈一些体会。</p><p class="ql-block">一、码字如吐丝。</p><p class="ql-block">这是我读杨青显老师的《竹风》时冒出来的话,春蚕吐丝是安静的,是寂寞的,也是痛苦的。吐丝成茧是生命的需要,码字成文,积累成书,是使命感、责任感和良心的需要。天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良心,让我们不自觉得多吃进好多东西,不吐出来难受。</p><p class="ql-block">翟柏波老师在《我爱我土》后记中说:时不时乡情、乡恋、乡思、乡愁一古脑地袭来,像根古藤缠着我,使我难以忍受,直到有一天,我拿起了笔,把它们写出来。</p><p class="ql-block">《水磨,渐行渐远的乡愁》,隆冬夜晚,原野沉睡,水磨吱吱嘎嘎,父亲忙碌地添粮食摇面箩,一个恹恹欲睡的男孩蜷在角落的木板上……这场景肯定无数次地折磨过张清华老师。</p><p class="ql-block">井然,井金超,是小界人,和小界乡的一些教师相熟。平台常见他的诗歌,散文,还有长篇小说——《带血的白衬衫》。有一次,几个同事谈到他说:金超媳妇说金超有点魔症,有时候睡到半夜忽地爬起来,也不穿好衣裳趴到桌子就写。说是井金超,其实我自己有时候也这样:没灵感写不下去,灵感来了还真怠慢不得。</p><p class="ql-block">我相信《悉说下峪》也消耗了张清华老师不少的心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艺不压身,学无止境。</p><p class="ql-block">王彦的小说《装台》获得茅盾奖。主人翁顺子带着一帮农民工兄弟,以给剧团唱戏搭台为生。用顺子的话说:看这家里热闹的,一家人谁也不挨谁。他第一个媳妇生下女儿菊,就跟人跑了;第二个媳妇带来个女儿梅梅,没一年被车祸带走了;第三个媳妇是踫车蹭来的。哥们大雀累死了,媳妇带个女孩不得住到他家里;无儿无女的老师去世了,他也得供在家。</p><p class="ql-block">顺子的女儿菊,在电视剧里有个完美的结局,嫁给了煤二代,生了个三代。与小说相反,那是个悲剧,懒做嚣张无情的菊,做了人家的小三,跑到韩国面部美容出了事故。作家对现代一些叛逆子女的怒其不争,应该有不少人认同,但小众赞同的没有电视剧里人物的结局更符合时代的要求。</p><p class="ql-block">电视剧《人世间》收视率颇高,有一天看采访节目,发现小说《人世间》的作者梁晓声也在看。而且他说自己也在学习。我把小说和电视剧放在一块比较过,确实有不少改动。</p><p class="ql-block">大作家,获奖作品,还要进一步学习,进一步改编,我们更要虚心,向榜样学,向社会学,向这个时代学,写作时主动把个人感受与时代的要求看齐。</p><p class="ql-block">《悉说下峪》第五编姓氏文化,是作者2018年接触到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后所写,能主动走出舒适区,走向陌生地。这一点值得我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不负时代,不负韵华</p><p class="ql-block">余秀华的诗好不好?许多人认为:中国诗坛无聊,把一个脑瘫女人捧上了天。难道这么多健康的中国人写的诗歌都不入她?于是《我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就成了众矢之之。其实除了《我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之外,还有很多值得人们欣赏的诗歌。</p><p class="ql-block">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要加入中国作协,一经公示就引起轩然大波。不谙世事的她出来辟谣,说:黄瓜诗,尿坑尿线诗,不是自己写的。</p><p class="ql-block">在我看来这些现象说明:现在的中国,能拿起笔写东西的人多了,和余秀华、贾浅浅水平不相上下的也不少。只是著名纸刊、中国作协这些传统资源太有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表现自己、歌颂生活的需要。于是自媒体就爆发了,像八十年代的个体户、九十年代的民营企业一样。公众号,百家号,简书,美篇,抖音……满眼都是,现在国家对自媒体加强了监管,删贴封号追责的事常有。</p><p class="ql-block">这是由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决定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必然要有相适应的文字文学来反映。希望自己,也祝愿各位,不负时代,不负韵华,写出更多更好、被社会和民众认可的文字。</p><p class="ql-block">再一次祝贺张清华老师新书出版,向各位同仁学习。</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