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友的美篇

良友

<p class="ql-block">要</p> <p class="ql-block">@廖楠 廖司令:你这安排策划非常棒,暖心,很有意义。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光荣而优良的传统。[抱拳][强][玫瑰]令我十分感动、欣慰。如不巧今天湖南邵阳的亲戚来拜年,14:48分到北站, 我们要去接站并作安排,我肯定要去参加这次拜访张老活动的。(后接到亲戚安顿好即赶去)</p><p class="ql-block">张家钊老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尊崇的前辈。</p><p class="ql-block"> 往事清晰如昨,当年有幸同在贵阳五中语文教研组,张老对我这初入教育队伍的新兵十分关怀,给予了无私的悉心指导帮助。曾谆淳告诫我,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要教好语文,必须熟悉中国历史,还将其珍藏多年的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所著的《中国通史》上中下三册借我,嘱咐我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做到融会贯通到语文教学中。</p><p class="ql-block">接过这套似乎崭新平平整整还闪着光泽的,连书角边都没微卷的一套书,心里很有感触,可见其一个老知识分子对书的珍视,对后辈的钟爱提携,那可是在文革后期哦。通读后的确受益匪浅,对于我的语文教学大有裨益。而且还在课余后与我聊《通史》的精当之处,更加深了我的理解。张老衣着朴素,似乎有点寒酸,洗得发白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白边布鞋一尘不染,身型不算高大偏瘦弱,黑黑的皮肤貌不惊人,却学养深厚,尤其是对古汉语的研究十分独到精准。还记得毛主席的词《念奴娇.鸟儿问答》发表的当天,37人的语文教研组大多老师,对"翻动扶摇羊角"一句不甚理解、有些蒙圈,在那作各种臆测,一时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却总感不那么贴合,此时张老却异常谦逊地以探讨的口气侃侃而谈进行解读,引经据典说到出典之处是庄子的《逍遥游》,进行了详尽解读。后来《人民日报》对这首词做了全面的注释发表出来,跟张老的解读点评的不差丝毫,使我钦佩到五体投地。</p><p class="ql-block"> 还有你们高中重点班十三班,有一次因打扫教室及环境卫生的事,在全体教职员工周六下午例会上被校阀刘老五(校长,教师们背地起的绰号)无视事实,夸大其词,阴阳怪气讥讽痛批。谁也没想到的是,张老突然拍案而起,指着老五,毫不畏惧,理直气壮,声如洪钟般地澄清了事实,慷慨陈词予以驳斥,愤怼回去。弄得老五哑口无言,狼狈不堪,下不来台。这是在他统治期间,十分罕有的事件,作威作福惯了的他可能猝不及防,大出意外吧。教师们暗地里十分受用和痛快,似乎三伏天吃了几根老冰棍那么爽。大家都没想到看似羸弱的张老师不畏强权,敢于维护真理,维护学生的抗争精神,展现了一个老知识分子刚正不阿的铮铮铁骨,现今实属寥若晨星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张老高寿九十三岁了,耋耄老人不仅健在且精神瞿铄,思路敏捷,身体硬朗,儿孙绕膝,颐养天年,晚年幸福,其乐融融,德高望重,真是好人有好报。晚辈在这祝福张老:定会福寿安康,人瑞指日可待。</p><p class="ql-block"> 请@ 廖楠今天一定转答我的问候,张老是个不图回报,高风亮节的人。几十年光阴荏苒,桃李满天下,历事诸多,沧桑巨变,大概对我的印象都模糊了,但请告之:</p><p class="ql-block">几十年来有一后辈初心不变,仍对他高山仰止,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 👍 🌸 🌸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