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文化、美丽与危险并存的民间技艺——打铁花

陈青峰

<p class="ql-block"> 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民间传统的烟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打铁花是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打铁花多流传于黄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为流行。打铁花表演时,在一处空旷场地设一熔炉化铁汁,十余名表演者轮番用花棒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空中,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场景蔚为壮观,呈现出惊险刺激、喜庆热闹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2023年春节期间,宝丰县人民政府为丰富老百姓节日文化生活,特组织大营镇的打铁花民间艺人在春节期间到各个乡镇进行打铁花表演。县政府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但丰富了全县人民的春节文化娱乐生活,也使得打铁花这一传统的国家级非遗技艺能够更好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天色渐晚,艺人们已在广场点燃炉火,做熔铁水的准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打铁花开始,铁水被打向空中,就像是绚丽绽放的焰火。</p> <p class="ql-block">流光溢彩的打铁花,蔚为壮观,煞是好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