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宗乘之庙,真正的“小布达拉宫”

澎澎

<p class="ql-block">承德,无可否认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a href="https://www.meipian.cn/4l6xtav8?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11177"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避暑山庄,全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a>),还有世界上现存最多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外八庙是位于避暑山庄外围宏伟壮观的寺庙群,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的艺术特征,创造了属于中国的多样统一的独特寺庙建筑风格,而外八庙中最辉煌、规模最大、最醒目的一座便是普陀宗乘之庙。</p> <p class="ql-block">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为乾隆皇帝60寿辰和皇太后80大寿之年,边疆各少数民族的首领都要集结承德,举行盛大的庆寿活动。为拉拢和安抚各少数民族政治和宗教领袖,乾隆下旨建造了这座大型寺院。“普陀宗乘”和“布达拉”语出同源,皆为“观音圣地”之意,只不过一个是意译一个是音译。普陀宗乘之庙整体布局仿照拉萨布达拉宫,故又称“小布达拉宫”,主体建筑风格为藏传佛教,并融入了汉族传统建筑精华,堪称藏汉建筑艺术相融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座北面南,庙内各建筑依山就势,逐层升高,主体建筑由高为18米的大白台和25米的大红台组成,色彩独具,气势宏伟,远观真的很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其建筑布局可分为三部分。前部由山门、碑亭、五塔门组成;中部包括琉璃牌坊、白台群、罡子殿等;后部是主体建筑大红台及万法归一殿,崇台高筑,拔地而起,体量庞大,令人感到佛法无边,高深莫测。</p> <p class="ql-block">山门由藏式城台及汉式庑殿组成,藏汉建筑风格在此合体。山门正中拱门上方镶有满、汉、藏、蒙四种文字乾隆御题“普陀宗乘之庙”匾额。</p> <p class="ql-block">山门前,两尊象征皇家寺庙威严的石狮子,昂首雄踞于左右两侧。</p> <p class="ql-block">进了山门就看到黄琉璃瓦覆顶的碑亭,重檐歇山顶,红墙黄瓦,四面开拱门,下承须弥台基,白玉石栏杆。</p> <p class="ql-block">碑亭四周,绿树掩映,环境幽静。</p> <p class="ql-block">亭内立石碑三座,中为《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记述建庙背景及经过;东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载了蒙古土尔扈特部以10万人生命为代价逃离沙俄魔爪、重返祖国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其中《普陀宗乘之庙碑》为乾隆三十六年普陀宗乘之庙落成之时,汉文由乾隆亲笔书写,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碑亭之后是藏式白台——五塔门,正中拱门上方嵌有乾隆御笔“广圆妙觉”。白台之上排列有五座喇嘛塔,自西向东分别为红、绿、黄、白、黑,用彩色琉璃砖砌筑,分别对应着佛教中火、风、地、水、空五大元素,同时也代表着藏传佛教的五大宗派。</p> <p class="ql-block">五塔门前的一对跪姿大石象,象征着吉祥和大乘佛教的力量无边。</p> <p class="ql-block">很幸运,看到了五塔门的“金光映洞”奇观,可媲美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之“金光穿洞”。</p> <p class="ql-block">五塔之后,是一座清式琉璃牌坊,三间四柱七楼式,斗拱飞檐,流光溢彩。正面镌刻乾隆御笔“普门应现”,意为观音菩萨显现普度众生之门;背面题为“莲界庄严”,意为观音菩萨居住的道场威严神圣。</p> <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琉璃牌坊还起到分界的作用,前半部分以汉式建筑风格为主,而后半部分则以藏式建筑风格为主,将寺庙南北部汉藏两种风格的建筑分割开来,堪称汉藏合璧的佛教寺庙经典。</p> <p class="ql-block">更不可思议的,是牌坊前的地面上真的有恐龙足迹。天哪,就连承德本地人都被震惊了,表示自己也不知道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地区曾经是“侏罗纪公园”?!</p> <p class="ql-block">琉璃牌坊两侧、大红台前是一片较为开阔的半山平台,苍松翠柏,遒劲有力。</p> <p class="ql-block">这里散置着30余座大小白台,形状不一,体量不等,功能各异。</p> <p class="ql-block">有的两座白台组合成一处院落作僧房;有的台上建汉式殿堂,作佛堂、钟楼使用;有的台顶置舍利塔;有的白台彻成实心,只起障景增景及点缀作用,白台群总体效果呈现了西藏布达拉宫前山脚下梵字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大红台位于普陀宗乘之庙位置最高处,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体建筑。体量巨大,高耸入云,层楼叠榭,巍峨壮观,极具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走近观察,您会发现,大红台的基础是大白台。</p> <p class="ql-block">大白台外观三层,实为巨大的基座,底部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台壁上饰红色梯形盲窗。</p> <p class="ql-block">大白台的两侧均有石阶梯道通往白台顶部。梯道共有104级台阶,代表着可消除104种苦难(因108种苦难中生、劳、病、死不可避免)。</p> <p class="ql-block">我们顺西侧石阶而行,不明白这边的为何是灰墙?</p> <p class="ql-block">白台之上耸立着巍峨的红台,雄伟高大的建筑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让人触景生情,心潮澎湃。</p> <p class="ql-block">大红台上并排设立四根高大的嘛呢杆,上挂五彩经幡。</p> <p class="ql-block">大红台正中自上而下嵌琉璃佛龛6个,供有6尊无量寿佛,象征乾隆60大寿;大红台顶部边缘装饰有80个小佛龛,供有80尊无量寿佛,象征皇太后80大寿。</p> <p class="ql-block">大红台前面的转经筒。如果您来到这里,一定要试着转一转经筒,念一下吉祥的六字真言,感受一次藏族人民这种独特的祈福方式。</p> <p class="ql-block">从大红台两侧穿过门洞后沿顺踏道向上,可进入大红台内部的天井。</p> <p class="ql-block">大红台四周为三层阁楼,每层44间,四面合围,亦称群楼。</p> <p class="ql-block">群楼顶部四面女儿墙均有乾隆御笔题额,东题“庋经之阁”;南题“秘密胜境”;西题“大乘妙峰”;北题“极乐世界”。</p> <p class="ql-block">东楼群,顶上为权衡三界亭,位于东北角,面对正中的“万法归一殿”。</p> <p class="ql-block">大红台中央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万法归一殿,是大红台的最重要建筑。</p> <p class="ql-block">其顶部,金碧辉煌的殿顶覆盖如鱼鳞状的鎏金铜瓦,共使用上等金叶1万余两,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富丽堂皇,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其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光影阴暗,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宗教森严肃穆的气氛,是内地宗教建筑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建筑史上一颗瑰丽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万法归一殿”是举行重大的宗教仪式或清帝接见重要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及王公大臣们的场所,乾隆三十六年,乾隆在万法归一殿接见回归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一行,并举办大规模讲经祝寿活动。</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笔“万法归一”。</p> <p class="ql-block">位于万法归一殿西北、大红台群楼顶部平台西北角的慈航普度亭则是整座建筑群的巅峰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重檐六角,顶覆鎏金鱼鳞铜瓦,檐下悬挂乾隆御题“慈航普渡”匾额,引喻观音慈愿如船,普渡众生脱离苦海。</p> <p class="ql-block">站在大红台之巅,仿佛置身于藏地;五彩的经幡、雄伟的建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给人以直击心灵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是集乾隆时期文化艺术之大成的宗教建筑,体现了我国多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汇,是汉藏建筑艺术交融的典范。尤其是适合那些无法去高原西藏的朋友,虽然布达拉宫“遥不可及”,但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却“触手可得”,距离首都北京也不过200余千米。</p> <p class="ql-block">外八庙中,除了小布达拉宫,我们还去了须弥福寿之庙,山门前有一座石雕护栏五孔拱桥。两庙很近,有电瓶车可直接送达。</p> <p class="ql-block">须弥福寿之庙极有特色。据说,在这座寺庙的屋顶上有八条金龙,是乾隆夜梦仙人,喻其寿可达八十,故乾隆遂命浇铸八条金龙于殿顶,表示以身护法。</p> <p class="ql-block">这座寺庙是乾隆皇帝为了接待西藏六世班禅的到来而专门修建的,当年得知六世班禅要从西藏赶来为乾隆皇帝祝70寿辰,乾隆非常高兴,参照班禅在后藏日喀则居住的扎什伦布寺的样式建造了此庙,并取名“须弥福寿之庙”。须弥福寿是藏语“扎什伦布”的汉译,意思就是像吉祥的须弥山一样多福多寿。六世班禅来到承德的期间在就这里讲经和居住,因此该庙又被称作“班禅行宫”。</p> <p class="ql-block">班禅行宫和小布达拉宫一样,都是汉藏结合的山门建筑设计。</p> <p class="ql-block">山门之后是碑亭, 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四面开拱门,碑亭上方悬挂乾隆御笔题额“智光普照”,意为佛的智慧之光普照世界。</p><p class="ql-block">碑亭内的御碑,是外八庙中唯一一块设置赑屃的石碑,显示此庙的与众不同,可见乾隆对六世班禅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琉璃牌坊也是三间四柱七楼汉式形制,翼角飞翘,斗拱层叠,流光溢彩。牌坊正中嵌白石匾额,用满、汉、藏、蒙四种文字镌刻乾隆御笔“总持佛境”,取意佛居住胜境,统领天下万法。</p> <p class="ql-block">不同的是,琉璃牌坊背面并不是匾额,而是精美的腾龙戏珠图案。</p> <p class="ql-block">琉璃牌坊之后就是象征权力和高贵的大红台,大红台由三层群楼围绕着“妙高庄严殿”组成。</p> <p class="ql-block">班禅行宫中大红台的门窗和小布达拉宫并不一样,大红台正面开三层窗,窗嵌饰琉璃垂花罩,这样的设计也结合了北京故宫的特色,彰显了这座寺庙高贵的等级。</p> <p class="ql-block">走进群楼,内部由三层群楼围绕妙高庄严殿组成封闭院落,营造神秘莫测、与世隔绝的宗教氛围。</p> <p class="ql-block">妙高庄严殿乃班禅行宫主殿,原为六世班禅驻锡承德期间讲经说法之所。檐下高悬乾隆御题“妙高庄严”云龙陡匾,意思是此殿如同须弥山一样高大庄严。</p> <p class="ql-block">妙高庄严殿最特别的地方就数屋顶上的八条金龙了,这是吸引我前来的主要原因。可惜正面仰望无法看见,绕到侧面也看不到,正着急呢,有好心游客指点,方知要爬上后山才能看到。</p> <p class="ql-block">这八条金龙,弓身翘尾,似乘云腾飞,形态栩栩如生。而且整个殿顶用1.15万余两黄金打造,金碧辉煌,极为奢华。</p> <p class="ql-block">班禅行宫的最北端是七层八角的万寿琉璃塔,高耸入云,美观大气。</p> <p class="ql-block">可以这么说,班禅行宫的地位和意义早已超过了普通庙宇,自建成之日起,它就是一座连接汉藏之间的桥梁。如今,它正以其奢华的外观,融合汉藏风格的独特建筑,向游客诉说当年的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