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父亲出生于1923年正月初八,今天(2023年正月初八)是父亲100周年的诞辰日。</p> <p class="ql-block">父亲个子高高的,不太爱说话,在我们小孩子看来,父亲非常威严,其实父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严谨认真,乐于助人,且性格随和的人。</p><p class="ql-block">从我记事起,父亲常常出差,后来我从别人写给他的信封上在他名字的后面括号里才得知父亲原来是厂里的技术科长。</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居住在汉口里份的我十分羡慕工厂工人们拿着饭盒排队买饭打菜的场景,父亲得知后,真的带我去他们工厂食堂里,我学着工人们的样,买了饭,打了菜,还要了一个大馒头,看着工人们边吃饭边聊天,我开心的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初我上小学时,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小学生的作业本也是暗黄粗糙的纸张,父亲出差回来总是带回几本纸质细腻的白色作业本,还有几张有花色图案的包书纸,让我眼前一亮,同学们见了十分羡慕。</p> <p class="ql-block">后来父亲所在的厂从汉口搬到武昌卓刀泉,每周五休息才回家。</p> <p class="ql-block">我们家有六个小孩,父亲每次回家,急脾气的母亲爱唠叨这个孩子不听话,那个孩子与别人打架,父亲总是轻轻一声责备“狗家伙”,然后就检查最小的弟弟妹妹手洗干净了没有,指甲剪了没有,还常常狡猾的把他们袖子搂上去,露出一段黑白分明的手臂,帮他们重新洗。</p> <p class="ql-block">父亲十多岁时曾经在餐馆里当过学徒,说是学徒,其实主要是帮老板娘烧火洗衣引伢,但父亲对做菜还是很感兴趣,每当过年过节家里有鱼有肉的硬食材时,父亲总是兴致勃勃,给我们做红烧鱼、清炖狮子头,吃得我们撑的走不了路。</p> <p class="ql-block">父亲心地善良,待人真诚,与同事朋友街坊邻居相处十分融洽。</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师傅是张明发爷爷,在张爷爷的指导下,父亲成为技术高超的钟表修理工,被评为凤毛麟角的八级工。</p><p class="ql-block">1952年秋天,母亲带着我到汉口与父亲团聚时,住的房子就是张爷爷帮我们找的,住在张爷爷的楼下。</p><p class="ql-block">父亲对张爷爷十分尊重,还叮嘱我们几个孩子经常去帮助手脚不方便的张太,张太在楼上一声呼唤,小琴呀,酱油没有了!我便立马冲上楼,接过油瓶,几分钟就把酱油买回来了。</p><p class="ql-block">张爷爷生病住院时,父亲也带上我们去看望。街坊四邻一直以来都以为我们是亲戚。</p> <p class="ql-block">父亲对母亲家里的亲戚们也是非常友善,二舅身体不好,生病时从农村来到武汉,父亲向厂工会申请借款,让二舅住院做了手术。</p><p class="ql-block">二舅70岁那年,想来武汉我们家过晚年,父亲也十分尊重母亲的意愿,接纳了二舅。</p> <p class="ql-block">父亲很小的时候与爷爷相依为命,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不善言辞的父亲还多次向我们提起他十岁生日时,一个婶婶给他做了一件棉背心,“好暖和啊!”</p> <p class="ql-block">父亲爱喝一口小酒,休息回家时,母亲总是给做点下酒菜,或者是让弟弟去附近的新兴酒楼去买一盘肉圆子,父亲总是用筷子夾起肉圆子给我们小孩子每个碗里一个,然后再去喝酒。</p> <p class="ql-block">父亲出差时看到好看的布料也买给我们,有一次,父亲买了二丈绿花布,我们三个大女孩一人做了一件棉衣罩衣。</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我参加工作后,父亲出差北京,给我买了最新款的涤确良布料,洋红色带暗格子,我生怕自己做不好,请会裁缝的富财叔叔给做了一件衬衣,布料很好看,叔叔裁剪的样式又新颖,又合身,穿在身上赢得了很高的回头率。</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多次在布料市场和网上找类似的布,却再也没有见到这么好看的布。</p> <p class="ql-block">1974年我22岁时谈了一个男朋友,父亲知道后,亲自与他谈话,了解他的工作与学习情况,虽然男生不高不富不算帅,父亲还是很认可他。</p> <p class="ql-block">1978年我结婚前,父亲在上海出差时买了一件红色的纯涤纶春装送给我作结婚礼服,我得知价格后觉得好贵,于是我对父亲说衣服大了,不合身,退掉吧。</p><p class="ql-block">哪知父亲托人带到上海,换了一件小一号码,这一下真的不合身了,我只得给父亲说明真相,并且对父亲说,我已经用同样的布料自己做了一件结婚的礼服,父亲才罢休。</p><p class="ql-block">这件事过去了好多年后,我忽然好后悔,虽然我也是好心,不想让父亲多花费,可是我辜负了他想为心爱的女儿送上一份祝福的心愿,假如我接受了父亲送的衣服,父亲一定会更加高兴的。</p> <p class="ql-block">1983年,我生了孩子,父亲和母亲拎着鸡汤,坐车坐船,从汉口到武昌几次三番去婆婆家看我和孩子,还和母亲商量买什么样的毛线给小外孙织毛衣。</p> <p class="ql-block">1987年,我大妹妹怀孕快生产时,到湖北应山婆婆家待产,父亲派我和二妹妹莉雯两人前去看望,父亲还送了燕窝,让大妹妹补养身子。</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热爱钟表事业的父亲和老伙伴们上书武汉市领导,建议成立武汉手表厂,于是终于有了武汉手表厂。</p><p class="ql-block">手表厂基建阶段,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参加工厂建设与规划,当时交通不便,路也是泥土路,父亲晚上常常步行或骑自行车从岳家嘴到徐家棚码头坐轮船回家。</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父亲退休后,每月都亲自去工厂领退休金,其实我的弟弟妹妹就在手表厂工作,父亲不让他们代领,就是为了去看一眼自己呕心沥血建设起来的工厂。</p><p class="ql-block">每当工厂通知父亲参加组织生活或其他活动时,父亲总是穿戴整齐前往,仪式感满满。</p><p class="ql-block">父亲去世后,了解父亲的弟弟特意让灵车围着手表厂转了一圈,让爱厂如家的父亲再看一眼他心爱的工厂!</p> <p class="ql-block">父亲不善言辞,说话不多,但是谈到技术专业方面的事话就多了,遇到对路子的人也常常是滔滔不绝。</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好邻居大建哥与父亲同是轻工业系统的,每次父亲回家见到大建哥,一起聊局系统的事,聊共同的朋友,聊各自厂里的事,常常聊得个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父亲还是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共产党员,在国家困难时,主动提出降半级工资。</p><p class="ql-block">父亲五、六十年代就是技术科长,退休时依然是科级干部,工资也依然是降了半级的八级工工资。</p> <p class="ql-block">父亲会修理钟表,且技术水平颇高,因此常常有人慕名找他修表,街坊邻居找他修表他从不推辞,我的同事同学也常常托我找父亲修表,父亲从不收费,我对父亲说,你就收一点钱吧,你也是付出了劳动的,父亲总是说这点小事怎么能收钱。有个同事手表在外面店里因为没有零配件未修好,父亲自己动手做了配件,让手表重新运转。</p><p class="ql-block">我们厂里医务室有个女医生几十年来一直不敢把自己心爱的女式表拿出去洗油,说怕别人换机芯,找到我要我请父亲帮帮忙,我休息天回家时将表给了父亲,下一个休息天,父亲就修好了,女医生十分感激,送了两瓶酒托我给父亲,父亲直埋怨我不应该。</p> <p class="ql-block">武汉手表厂生产的手表价廉物美,一度在市场很俏,要凭票才能买到,父亲每个月都有这个票。</p><p class="ql-block">我的一个同学插队后分配在天门一个中学当教师,很想调回武汉,提出想帮忙弄一张手表票疏通关系,我因为找父亲帮忙的事太多,有点不好意思找父亲,但我还是对父亲说了此事,怕父亲为难,我又加了一句,不方便就算了,哪知父亲非常义气的说,这个忙应该帮!过了不久,这个同学如愿调动到了武汉一所中学。</p> <p class="ql-block">2000年春,77岁高龄的父亲提出想回老家看望亲戚朋友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望母亲的家人们,去</span>上海、安徽看望师兄弟们。</p><p class="ql-block">在老家,父亲率儿子姑娘女婿媳妇孙子们一起祭拜家中先祖,与家人亲戚们叙旧;</p><p class="ql-block">去上海寻找当年的师兄弟,终因上海变化太大,我和先生带着父亲按照门牌号码找上门,却不是父亲要找的人。</p> <p class="ql-block">父亲去找师兄弟却没有找到</p> <p class="ql-block">在上海城隍庙吃汤包</p> <p class="ql-block">2000年下半年,父亲由于肾衰竭生病住院,人也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我们几个孩子轮流去医院陪他,他总是催促我们回家,晚上不让陪,总是说自己很好,不要人陪。</p><p class="ql-block">小弟照顾他时,父亲也总是催他早走,怕他视力不好,乘车不方便。</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大妹妹利清去医院时,他坚持让她回去,还说,你回去照顾你的小毛毛,其实妹妹的女儿已经十多岁了!</p> <p class="ql-block">2001年正月初八,我们和父亲一起度过他78岁生日,父亲虽病重,但很高兴。</p><p class="ql-block">当时如寿里老房子拆迁,父亲和小弟借住在外,父亲坚持要去大弟弟家住,大弟弟和弟媳精心照顾,然而终因肾衰竭而去了。</p> <p class="ql-block">父亲去世时,我们写的挽联:</p><p class="ql-block">含辛茹苦言传身教哺育儿女</p><p class="ql-block">勤恳敬业严于律已为党奉献</p> <p class="ql-block">父亲一辈子对我们的说教极少,但是他用言行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做事!</p> <p class="ql-block">2001年正月十四,父亲过完78岁生日不久,永远的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愿天堂的父亲安好!</p><p class="ql-block">愿天堂的父亲母亲继续恩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正月初八於武昌沙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