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有光芒,灵魂伴书香——乌市97中小学部语文组寒假读书风采

睡到自然醒

<h3>  三年疫情,将无数人的生活搅得人仰马翻,我们太需要一场精神疗愈,来驱散不安,重拾勇气,笃定地直面未来。去阅读,用书籍来开启充满不确定性的2023年吧。从泼墨飘香的文字里,收获内心的宁静;从流转千年的智慧中,窥探人生的真理。正如毕淑敏所说:“书不是棍棒,却会使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人飞翔!” </h3> <h3>  读书,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爱读书的人内心世界是丰盈的。小学部语文教师,在寒假期间,用读书丰盈着自己的闲暇时光。</h3> <h3>一、美文美读,撷英采华,交流分享</h3> <h3>推荐人:姚琳</h3> <p class="ql-block">读书感受: </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读过的诗,走过的路。柔情似水,浪漫的是情怀;佳期如梦,憧憬的是芳菲;旅途如诗,向往的是山水。每一个行走在山水时光中的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梦与诗:或光怪陆离,或绮丽奥妙;或平淡无声,或传为绝唱。从“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长安到“何当共剪西窗烛”的重庆,从“造化钟神秀”的泰山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从“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敦煌到“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洞庭湖……那些曼妙的风景就是心中最悠扬的那阙词、最壮美的那首诗。 </p><p class="ql-block"> 携一本书,追寻古人的足迹,踏着春花夏草,品味诗风词韵。无论晨昏,不拘雨雪,让心在繁华过尽处依然温润如初。世界很大,也很小,方寸之间,宛若天堂。而天堂的芳菲如何,情深几许,便唯有等待身履期间的你去探索、去品尝……</p> <h3>推荐人:牛晓莉</h3> <h3>读书感受:</h3> <p class="ql-block">推荐人:邵惠娟</p> <p class="ql-block">读书感受: </p><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语用教学,只有扎实才能展现魅力,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读懂文本所传达的内容,还要让学生透过内容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语文教学只有聚焦了文字,关注了表达,课堂才能更具魅力,才能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儿。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练就一双能够洞穿语文本质的火眼金睛,从文质兼美抑或看似平淡的课文中发掘出那些非常有价值的语文因素,把他们转化为我们宝贵的教学资源。</p><p class="ql-block"> 教学语文,我们必须满怀语文的敏感去关注课文中的字词句段,去探究深藏于内容背后的语言表达的秘秒,切不可被精美的课件诱惑,被热闹的辩论俘获,被精心设计的语言动作蛊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摒弃所谓的完美,所谓的诗意,但决不能放弃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探寻和研究。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行走,无论走了多远走了多久,走到何处,我们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准行进的目标,切不可迷失了方向。扎实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准确的定位,语文课就应从语言的学习运用着手,在语言的实践中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行为、教学语言都应当直击靶心,直指学生语文素养提升这一核心目标,少做或者不做那些隔靴挠痒、不痛不痒的事情,切莫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p> <h3>推荐人:马灵</h3> <h3>读书感受: <br> 寒假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书中的许多观点让我深受启发。在教学中我会为后进生的学习情况感到困扰,力不从心。苏霍姆林斯基则总结出对于后进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让儿童头脑里尽可能多的产生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知识,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还没有学会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并能在后期做到一边书写一边进行思考,书写的自动化也有赖于阅读,书写不好的人,总是那些阅读也不好的人。相对于我在教学中以为后进生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不断的让学生巩固复习基础知识,没有去扩大后进生的阅读面。读了这条建议后我深刻认识到阅读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多阅读书籍,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学习不是死记硬背,通过阅读激发学生思考,学生才能感受知识,真正的学会知识。对于班级里出现的落伍学生,老师也经常感到头疼,苏霍姆林斯基对此现象则认为是教师对于学生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思考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的作业及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帮助落伍的学生树立自己的信心。读完这本书我有些感叹怎么没有早点读这本书,这本书里的建议真的是非常中肯和有效的,切实帮助老师解开了教学中的困惑,也能有效的运用到教学中去,读了这本书我深深感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我也会不断地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认真教好更多的学生。</h3> <h3>推荐人:张燕</h3> <h3>读书感受:<br></h3> <h3>推荐人:闫其红</h3> <h3>读书感受:</h3> <p class="ql-block">  最近读了《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感触颇深。原来教师讲课不能仅凭感觉,而是要把语言技巧当作一门技能。我们不能学习仅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的固定语言模式,我们更应该掌握一些语言运用的技巧,这样在教导学生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最恰当的语言。表扬时要做到:一、立即表扬,表扬的语言也是有“保质期”的,60秒之内的表扬是有效的。二、多表扬,教师要尽量多的表扬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就表扬,同样的优点可以看到两次表扬一次,慢慢的学生的这些优点就会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三、语言、接触、奖励相结合,除了语言上的表扬,如果再加上接触(拍拍肩膀、互相击掌等)奖励(奖励小星星、小红花),会让表扬事半功倍。教师所运用的所有教导语言最终都会与表扬的语言产生联系。在批评学生后要表扬,如果批评后什么都不做会给学生带来伤害。在提问、鼓励后也要表扬,反向激励后仍需要表扬。无论对学生进行何种教导后都别忘记表扬,以此来促使学生抱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p><p class="ql-block">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通过读书来学习教导语言就像在书中学习棒球全垒打的方法。即使知道怎样打,如果不实际练习的话也无法打好。同样的道理,理论我们明白了,但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些方法。</p> <h3>推荐人:曾林霞</h3> <h3>读书感受: <br> 这个寒假,我有幸读到王晓春老师的著作《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感受颇深。王晓春老师在处理孩子问题上是多么的从容淡定更是巧妙令人信服,作为一名教师每一天都在处理孩子们的问题,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个过程都需要发挥教师的智慧,从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素质。而不是在教师的粗暴、谩骂而进行干预和强制。教师面对学习障碍学生去谈论如何学习,学习有多么的重要,这样只会让他们更加厌烦和无助。有智慧的教师是追溯根源找出其原因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的真心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由此可见教育智慧的重要性。  <br> 看了这本书我心里在思考“怎样才能让智慧与爱并存,让我们的教育生动而有意义呢?”那么教育智慧来自于哪里呢?我想这种智慧应该来自于渊博的学识,来自于对教育和课程的理解,来自于娴熟的教学技能,来自于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等等多个方面。当下的教育,所谓的“经验”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而是需要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br> 我想,我要从最根本的做起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和研究。因为我面对的孩子,他们每天都在身体上、心理上和思想上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所以我要勤于学习脚踏实地的工作,能从多方面思考和反思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h3> <h3>推荐人:孙改花</h3> <h3>书中华汉字,抒爱国情怀</h3> <h3>读书感受:</h3> <h3>推荐人:薛琪</h3> <h3>推荐理由: <br>  《教师的幸福资本》是一本让教师获得幸福的书,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如果你掌握其中的成功法则,你将成为幸福的教师。本书编辑了八个章节,汇集了优秀教师的8种特质。每个章节都讲述了教学实践的真实短文,不仅操作性强,实用性强,使人想看而且爱看,读完全书,感觉仿佛每个章节的背后都蕴藏了无穷的玄妙,让人怀着更为真切的敬畏之心希望走进作者,走进这些名师。 </h3> <h3>阅读感受: <br>  书中从8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成长为优秀教师的8种特质,每个部分都提倡在充分自我认识的同时,更要扬长避短的改变自己。众多优秀教师的案例中,更让我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并触摸到了幸福的温度。要想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就要拥有这些资本,这些资本都是可以通过不断积攒而形成的。所以想要成为一名幸福教师,首先就要注重不断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学习中找到快乐与幸福,我们要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享受,一种创造,让我们每天都能在平凡而简单的生活中寻找品味,享受幸福的美。</h3> <h3>推荐人:杨迎</h3> <h3>读书感受: <br> 在《心理抚养》这本书中李教授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学角度,讲述了心理抚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从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解释了这种全新的育儿理念,书中大量未成年血腥的案例令人震惊。 触动我的几点分享如下:<br> 1、婴幼儿时期的抚养方式很重要。 李教授总结说:人的胃口是喂出来的,脾气是带出来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无耻是百般迁就宠溺出来的。 所有问题的爆发都有一个潜伏期,这个潜伏期就是抚养孩子的过程,养育得好,孩子长大后的表现就好,养育不好,家庭社会都受累。 <br>2、养育孩子最佳的时期是依恋期。 父母通过参与孩子养育过程,通过陪伴和关爱与孩子建立起依恋感,才能获得日后管理孩子的资本。 <br>3、从小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 我们对孩子的爱,不仅表现在对孩子的保护上,更表现在对孩子的磨炼上,孩童时期适当的挫折教育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磨炼孩子的意志,避免孩子长大后心理脆弱。 <br><br>印象特别深刻的几句话: <br>1、人生经历形成的记忆,不仅停留在相关 的神经细胞中,还会遗传给后代。这意味着我们今天学习和努力的经历,会成为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一代的能力。 <br>2、决定一个人有没有&quot;人味&quot;,要看他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悟,以及他带给别人和社会的感受。一个人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能为社会作出贡献,这应该是父母墓开心的事,能养育出这样的孩子就是父母墓大的功德。 <br>3、缺爱的心灵就像荒漠,心理贫困有时比经济贫困更让人绝望。</h3> <h3>推荐人:杜茜茜</h3> <h3>读书感受: <br> 假期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80个妙招》这本书。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当自己感觉效果不好时总希望别人能给支支招,告诉我怎样教,才能让孩子们神采飞扬,而这本书就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难点问题,选取了180个一线教师的“金点子”,可以让我们按图索骥,轻松应对各种教学难题。这本书一共有七辑,分别是方法与习惯,拼音与标点,识字与写字,词语与句子,积累与背诵,阅读与习作,作业与评价七个方面的妙招,可以说精彩纷呈。虽然只是教学中的小经验、小做法、小招数,但是,新鲜、实在、好用。虽然一些方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也在用,但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改进一下,那些没用过的方法也可以尝试一下,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好方法。我想,一个老师如果招数少,就要下决心练。一点一点积累,一年一年锤炼,不断借鉴一些好的东西,慢慢就有一声的妙招了。</h3> <h3>推荐人:党艳茹</h3> <h3>教育日记摘抄<br>1.人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能力。我新了,世界在我的眼里就新了。<br>2.人对自己应经常这样提出问题:每天能不能再多干一件事?每小时能不能再抓紧点?每件事能不能干得再好点?能不能创造别人意想不到的成绩?<br>3.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困难,乐观者则在每个困难中都看到机会。<br>4.努力发现别人的长处,向别人学习,就会感到学习生活天高地广,到处都是学问,都是欢乐。<br>5.终止一个坏习惯和培养一个好习惯,都需要足够的耐心。<br>6.科学家与庸人在大自然那里领得的时间是相等的,不等的是科学家尽可能压缩无效时间<br>7.世界上不能只有一种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教育应该是各种形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力。<br>8.不要轻易说看透了一个学生,学生不像透明玻璃瓶装的蒸馏水,一看就透。一看就透的情况是有的,但不多,更多的是被各式各样的东西包裹着的人。</h3> <h3>推荐人:宋汶星</h3> <h3>《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经典句子摘抄<br>1、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修补救。<br>2、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    <br>3、遇到学生不懂的时候,绝对不该感到沮丧。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br>4、教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br>5、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br>6、老师可以带班级,但决定这个班级优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学生。<br>7、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br>8、阅读不是一门科学,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br>9、最好的东西留给懂得等待的人。<br>10、使孩子成为模范人物的最佳办法,就是让他们参与帮助他人的各项活动。</h3> <h3>推荐人:王梅</h3> <h3>读书感受:</h3> <h3>推荐人:赵亚奇</h3> <p class="ql-block">推荐理由:</p><p class="ql-block"> 管建刚老师对一线带班提出了“七抓”的妙招: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从学霸到学困生,从学生到家长,从课堂教学到作业练习,从基础朗读到课外阅读,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复习,带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事无巨细,管老师的书里几乎都有。给一线老师的教学带来启迪。</p> <h3>书中金句:<br>1、世界上最难的事,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拿到你的口袋,把你脑袋里的观点放在别人的脑袋里。<br>2、平凡如你我,一生能干好一件事就很不错了。选定了要干好的一件事,心思、力气、时间往这一件事上花,才算有效时间。<br>3、世上没有比时间更宝贵的东西,可惜绝大多数人都要在时间不多的时候,才彻底明了。<br>4、适合自己的书比名气大的书更重要。阅读时一场人生的寻找。那么多的书,读了一本又一本,你终于找到了一本看了一遍又一遍的书,才真算是读书人。读过的书就扔掉,再也没想过再去看一下,这样的读书本质上跟看电视没有区别。<br>5、遇到生命中的关键的书,是缘分。缘分不是死等,也可以主动出击。<br>6、没有解决温饱之前的审美是空中楼阁,说倒就倒。拉着饿了一天的乞丐去听一场钢琴演奏会,听起来像个笑话。在现实中却沉重得怎么也笑不出来。常态课要解决语文的温饱问题。温饱问题解决了,自然会想着吃得好,吃得美;吃得好、吃得美了,稍加引导,也容易吃得有品位,吃得有文化。<br>7、条条大路通罗马,弯路也能通罗马。<br>8、每个孩子的关键时段是不一样的,就像每个孩子的发育时间是不一样的。</h3> <h3>二、雅文雅韵,岁月留香,读书掠影</h3> <h3>  人生最好的时光,是一个人坐在某处安安静静读书的时候。就像最美妙的孤独,是一个人坐在街边长凳不为任何人的等候。漫漫人生路,不知道会遇到多少坎坷,读一本好书,就好比擦亮一根火柴,他会在你困顿疲惫的时候,照亮你脚下的路,也许我们比安徒生笔下的那个女孩幸运,因为我们有很多火柴可以擦亮,打开一本好书,就是一片明朗的天空。</h3> <h3>策划:袁天伟、杨雪芹<br>供稿: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br>编辑:张燕<br>初审:李英、姚琳<br>审核:胡坚、陈凝洁</h3>

学生

语文

教学

教师

推荐人

读书

表扬

孩子

学习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