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课题动态3】武术精气神,诗词礼儒雅一一课题《武术融入古诗文的教学实践研究》活动纪实</b></p> <p class="ql-block"> 武术的形成,源于人改造自然界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而不断与各种动物或人与人之间的搏斗。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原始社会时代,人类与野兽共同生存,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以及保证自身的安全,有效应对野兽的袭击,在这种特定的环境背景下,人们不断地实践与感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武术的原始动作,同时,人类在与飞禽走兽的搏斗中对其动作和形象进行观察,也将动物的动作进行感悟,并融入到武术的积累中,随着人们思维意识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武术的认识也在逐渐提升,武术在当代更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表演性。古诗文是人们将外界的事物变化进行感悟,进而通过文字来表达。武术与古诗文都是我国优秀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享受的同时,能够直击人的心灵,武术与古诗文都起源于劳动人民,武术可以促进学习者更好的感受肢体的协调性,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水平,增强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将内心的精神意念来表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促进良好心性的形成,多角度的提高情感的丰富和表达。</p> <p class="ql-block"> 将古诗文渗透到武术操活动中,变枯燥的背诵为欢快的记忆,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也使大家的武术动作更加标准,有力,达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及促进少儿智力发展。《弟子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等各方面都有较好的熏陶,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将《弟子规》与武术有机结合,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得以传承,弘扬。让学生利用课堂诵读经典的同时,感受中国武术的力量美,在经典诵读“弟子规”的渲染下,学生的眼神专注,声音洪亮,动作刚劲有力,一招一式,一动一静中尽显自立,自强,自信。</p> <p class="ql-block"> 大刀是一种古代兵器,有短柄刀加长柄杆演进而成的一类长柄刀,大刀刀身形制不一,种类也颇多,近现代武术运动大都以偃月刀为大刀的基本形制,大刀的刀法主要有斩、劈、抺、撩、挂、砍等,练习时,特别要求以腰发力,身械协调,练起来灵活轻快,刀法基本相同,刀术内容丰富,千姿百态,动作朴实无华,很少花法。学生按照老师的教法,边练边读古诗文,把武术大刀融入古诗文训练中,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得以传承、弘扬。</p> <p class="ql-block"> 枪似游龙,棍若雨。棍分棍梢,棍身,棍把三部分,在运动中,一般把梢,身,把交互使用,变化多端,欲史棍法纵横抡臂如意,握法灵活。棍的握法有手心向上的阳手握法,手心向下的阴手握法,一手手心向上,另一手手心向下的阴阳手握法,虎口相对的对手握法,左右手交叉握法,一手上下滑动的滑动握法。棍法快速勇猛,舞动如飞,练起来呼呼生风,节奏生动,是人们所喜爱的武术健身套路,抡、劈、扫是棍术的主要方法,也是棍打一大片技法付诸实施的方法,尤其是抡,扫动作路线较长,攻击面大,既能打击正面之敌,又能打击身后之路,又是在四面临敌的情况下,以攻为守的好方法。学生们学习好棍术的方法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动作基本成行后融入古诗文。这样学习武术棍术中品味国学文化,让孩子们更好地接触中华文化,止戈为武,武即为停止战争也。</p> <p class="ql-block"> 健康生活,快乐学武。塑造强者的品质,并引进古诗文结合武术教学,让孩子们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学习武德和中国武尚文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促进学生改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发展。促使他们克服胆怯的心理,补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短板,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刻苦耐劳,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困难克服消极、逃避的心态,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p> <p class="ql-block"> 武术与古诗文有着共通性,二者所表达的精神涵养是十分相似的。新时代的我们要创新思维,传承精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术与古诗文的融会贯通和共同发展中必将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本篇由22年度课题《武术融入古诗文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供稿</p> <p class="ql-block">撰稿 王秋娥</p><p class="ql-block">供图 课题组成员</p><p class="ql-block">初审 陈静</p><p class="ql-block">终审 贺玉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