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猛虎之气 灵猴之智 ——林栩纪略

天路云翔

<p class="ql-block">作者 郑云翔 巫奕琦</p> <p class="ql-block">泰国蓝实大学中国商学院副院长兼心理教育中心主任林栩先生于2013年4月18日下午三点到五点,在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食堂三楼会议室作题为《潜意识与当代学生心理教育》的演讲。林栩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一九八九年五月,我和我的太太合作撰写了报告文学《猛虎之气灵猴之智——林栩纪略》。一别二十多年,前几天他突然从泰国打电话给我,并说要来看望我。我把《猛虎之气灵猴之智——林栩纪略》传给他,他回复说:“云翔兄:重看你的文章,我流泪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出了国,经历了很多,尤其是爱妻去逝,兄弟痛不欲生……这本书伴随我走过新移民最艰难的时光!书都黄叶了!但苍天不负有心人……”</p> <br> 一、性格就是你的命运<br><br> 车从江西快到汕头的那个晚上,星光格外灿烂,夜风特别清爽;那晚上,妻子“骂”他的话,听起来也分外的温柔。<br><br> 那是汕青燃化供应公司刚成立的一九八七年初,求爹爹拜奶奶,第一份供气合同签妥了。年方三十的林栩高兴地直奔江西九江,亲自押运石油气回汕。<br><br> 从江西到汕头这条震骨路可真要命,在汽车里颠了三天三夜,司机连连骂娘,快到汕头的那个晚上,林栩把烟递给司机:“你抽支烟休息休息,我这个老汽车来开一段。”<br><br> 这几夜他睡得很少,这时却打起精神。他心里有一种很清、很甜的感觉,终于干起来了,一定得干出个名堂让他们瞧瞧。“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的名句触发他心头一阵激动,他正三十岁。<br><br> 怎么鬼迷心窍就想起做石油气生意,他在心里笑自己。<br><br> 几个月前,林栩自己家里买了一套石油气炉具。一用,觉得烧过石油气的家庭一定不会再想要烧煤了:呛得人咳嗽的煤烟不见了,多卫生!多舒服!用起来又多方便!看着这几年人们生活一步步好起来,几年后每一家都必定会烧石油气的。做这个生意,财源必定会滚滚而来。<br><br> 汕头市区只有两家石油气供应单位,开户的户数不到市区家庭的百分之一。从百分之一到百分之百,不,就算是百分之五十,那市场潜力大得很。现在是谁起步快,谁就占了市场,谁就将赚大钱。这是令人振奋的。<br><br> 他立即把成立“汕青燃化供应公司”的可行性报告打上去,理由充足得很,他列举了液化石油气作为民用燃料的许多优点。<br><br> 主管的共青团汕头市委的领导讨论了两次,觉得这主意挺好,同意成立这个公司。<br><br> 报告又送到工商局、劳动局、消防支队……一大列审批单位手中,许多人大表怀疑。<br><br> “噢,解决居民锅下的大问题,主意不错。可汕头不产石油气,交通又不方便,市区现有的两家供气单位都因为气源难保证常常让用户打电话痛骂、当着面拍桌子指鼻子。都说经营石油气最受气,你们共青团几个小年轻从来就没办成什么象样的事,也想凑热闹?”<br><br> 更有人说:“几个月后他们不会断气,我请客。”<br><br> 林栩的脸色你说多难看就有多难看。他把几个兄弟召齐来,说:<br><br> “这口气一定要争。石油气生意我看准了,一定要一干到底,做到最好,一天也不断气。”<br><br>离他自家开户用上石油气的三个月后,“汕头市汕青燃化供应公司”的牌子挂出来了。<br><br> 气源问题真令人头疼。公司牌子挂出之前,林栩先跑出去找气源,十日间跑了广州、湖南、武汉、江西、安徽、安庆、上海、浙江八个地方十多个单位,白天找有气源的单位自报家门,洽谈供气意向,晚上搭车坐船赶路。<br><br> “马拉松”式地把八个地方跑下来,他给跑过的十多个单位排个队,分主次缓急,再绘了联络图,每个地方派一两个兄弟去“攻关”,他稳坐公司大本营,用电话遥控各路英雄。规定每处两个晚上通一次电话。<br><br> “你这个点是最有希望的。什么?什么?你真是个白吃米饭的窝囊废,那供气站长是个军人,你跟他谈得说一不二,干脆利落,可对这个副站长你得慢慢磨嘴皮,精诚所至,金石为<br><br>开。”<br><br> 他每个晚上都在电话机前吼到半夜,吵得妻子小孩一阵睡一阵醒跟着受罪。<br><br>“太好了,干得妙!”<br><br>妻子又让他吵醒,拉他睡了两三个钟头,天一亮,他说要到江西九江去跑一趟。<br><br> 一个星期后,三更半夜妻子看到有一个脏大汉闯进家来:<br><br> 一米八左右的个头,大大的骨架和填不满骨架的肉,使身架显得棱角分明。一副同样有棱有角的嘴脸,上挂着乱成一团的蓬发,满身污迹,人瘦胡子长、脸黑眼睛红。<br><br> 她心疼得想哭:这就是月下水边跟他谈了那么多年恋爱的郎君——林栩?<br><br>他笑着对她说:第一车石油气拉来啦。到公司仓库前,他舍不得花钱请搬运工人,靠着自己过人的臂力,一车二百二十瓶、一瓶三十公斤,让他和二名部下自个儿一瓶瓶搬进仓库里。 <br><br>“拼命三郎”,人家给他这雅号。 <br><br>他说:“虎上身你就得骑。”<br><br> 最难熬的日子是每年春节前后。大年大节人们手里的钞票多了点,想开户的人就多了,一家家团聚杀鸡斩鸭,锅上的东西丰盛了,锅下的用气自然也就猛增。可要命的是,春节前三个月左右,气源单位都要停机检修,供气便大幅度减少,而价格就升了起来。<br><br> 一九八八年春节,汕头市区所有供气单位处处告急:气源难以为继,门前顾客购气排长龙。<br><br> 林栩却早在几个月前就如临大敌般地向所有业务员下死命令:<br><br> “我们全都分头出去跑,春节前谁拿不到气,谁就往长江里跳,别回来!”<br><br> 林栩这句激将的话,后来竟被他的部下“活学活用”了。<br><br> 接近春节的那段日子,江西某供气站站长立志不接待任何要气的客人。这天,当那个好几天软磨硬缠搞不到一点气的“汕青”业务员黄佳合又踏进办公室来时,他连头都不抬。<br><br> 一阵难堪的沉默使站长感到气氛的异常,头一抬,惊呼:“唉呀呀,你想干什么?”<br><br> 那黄佳合手提一截粗麻绳,用一种可怕的声音说:<br><br> “站长,我是立军令状领死任务来的,你再不供应我石油气,我就只能在你这里吊死了。”<br><br> “唉,算了算了,给你一车,你快快拉回去缴令箭。”<br><br>临近春节的几天,那些求救无门的供气单位吃惊地看到:只有二、三十个人的“汕青”,竟络绎不绝搞来了几十车六吨级大卡车的石油气。<br><br> 林栩凯旋回到家里,妻子小卢劈头又是一阵埋怨:<br><br> “看你嘴巴咧咧又是争了一口气了吧!认识你到现在你总是这里想争一口气,那里想争一口气,一年到头总在争一口又一口气,这何苦呢!”<br><br> 知林栩者莫若小卢。他们可谓是青梅竹马,从小学到中学在一个学校里读书,下乡到同一个知青点,在同一个锅里吃饭。可让小卢真正觉得了解了林栩,却是在结婚不久一起看了电影《第十个弹孔》之后。 .<br><br> 他们是高高兴兴想去消遣一下的。可放映中间,细心的小卢却觉察到身旁的林栩呼吸粗而深。微转过去看,大吃一惊:受到那么多欺负、打击、委屈、挫败而从未流过眼泪的林栩,颧上分明慢慢聚集起两滴大大的眼泪,接着飞速倾泻而下,腮边的肌肉在阵阵搐动,小卢轻轻地把手帕递过去。<br><br> 那个夜里没有月亮,星光稀微,晚风特别凉爽,他俩在海边一直谈到半夜。<br><br> “我就是《第十个弹孔》里这个狗崽子。在我的童年,我也同样有过艳阳高照的日子,后来也一样从高山跌到深渊,在社会最低层苟且偷生。野蛮的辱骂,扇过来的粗野的巴掌会把什么童真都擦得粗野。为偷生养成的虚无、自弃自暴是很自然的事。我没有象狗崽子一样走上犯罪的道路、走上断头台,也许只不过是命运的轮子在一两个地方转得不一样而已。”林栩的眼神恍恍惚惚。<br><br>  不管今后的日子里他如何象模象样地走在这个世界上,那段生活里幻灭的理想灯塔的碎片,会在某一个不眠之夜划开他心灵的旧伤口。<br><br>小卢默默地陪着流泪,他所说的一切她都清楚又都不清楚。<br><br>  一九五八年一月,上帝把林栩送到一个革命家庭里来,他的父辈们都是解放前参加地下斗争的老革命。上司的器重,下级的敬戴,使他们官运亨通。在林栩出生之前,命运似乎就为他预先铺起一条艳阳高照的人生道路。<br><br>  上有姐,下有妹,独生男孩林栩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呀,林栩的日子顺得他很少意识到它的甜。<br><br>  自来红,从挂红领巾到少先队副大队长;一副聪颖脑瓜;几乎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br><br>  从极甜到极苦之间竟毫无一个过渡。文革一来,他一落千丈。父母成为“反革命集团”的黑干将,被投进监狱。林栩,这个年仅八岁的温室嫩苗一时成一家的门柱。为生计,姐弟妹三个读书、探狱之余,得背起篓子捡纸屑、树枝、破烂。苦自不待言,难忍的是歧视,他被开除出文宣队、红小兵。<br><br>  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当一个也许仅仅是无知兼调皮的同学在黑板上写着打倒林栩的父亲的粉笔字时,那个平时十分听话的林栩气得冲上去,张开手掌擦满粉笔灰,“啪”的一声扇在这个同学的脸上。<br><br>  他想不通怎么有这么一批人这么疯狂地要把他林家踩烂,再踏上一只脚。<br><br>  当“噩梦”消失之后,他却永远记住批判会上有人说过的一句话:“一定要打得你林家子弟永无出头之日。”听到这句话的一刹那,林栩就在心头刻下誓言:“拼死拼活一定要拼出个人模狗样来,让这帮家伙瞧瞧!”<br><br>  仇恨入心要发芽!“文化大革命”这个大熔炉,把那个曾经十分驯服的林栩,变成一个倔得什么都想争一口气的硬汉子,而这股倔劲,便催动林栩不由自主地总在拼搏中维护那曾被扭曲而过分膨胀的自尊心。<br><br><br> 二、猛张飞巧用孙子兵法<br><br>就是这个一九八八年春节,由于气源严重不足,汕头市区许多供气营业部门口都排起了长队,一个多月换不到气的顾客,愤怒地把空的石油气瓶用铁链锁在营业门市的铁门上,以示抗议。<br><br>火烧眉毛。锅上蚂蚁。<br><br>供气单位的领导和颜悦色对待顾客的拍桌子、骂娘。市政府也十分关心这事,打来了一个又一个电话询问。连一家做了几十年燃料供应工作、渠道众多、职工二千多人的大供气企业也陷入困境。这一家要是断“气”,市区居民能不咆吼起来?这个大企业的头头们还保得住乌纱帽?<br><br>谁也想不到,在这十分窘迫之际,伸出援助之手的,竟然就是这个职工只有三十几人,成立刚一年的小小汕青燃化供应公司。而且一支援就是近万瓶,足够这家大公司安然无恙地欢度春节、元宵。<br><br>这家公司的领导很高兴地紧握着林栩的手大表感谢,可从心里头感到高兴的是林栩,财务已告诉他,单批发这近万瓶石油气的一笔生意,“汕青”足足净赚十多万块。<br><br>名利双收,你林栩当然美滋滋的。<br><br>其实,汕青燃化供应公司打从刚成立时的一九八七年春节起,就从未断过顾客一次气。反而每年春节,在别人气源十分紧张的时候,它都有余力支援别人,市区和附近的潮阳县、澄海县、普宁县、揭阳县都有供气单位在急难之际受过“汕青”的援助。<br><br>这里有一份一九八九年春节前,汕青燃化供应公司贴出来的“安民告示”:<br><br>敬告用户:<br><br>我司是共青团汕头市委所属企业,宗旨是造福社会、服务至上。两年来致力从华中、华北数省组织气源,坚持供气不间断,成立以来承蒙各界人士及广大用户鼎力支持,值此新春将临之际,为完善服务,再接再厉,现将拟定事项通知如下:<br><br>1、春节前夕各地气源紧缺、运输困难,石油气进货成本增至每瓶近34元,本着平抑物价,让利用户的宗旨,本公司确保至春节前后每瓶33元的供应价不上浮,让用户欢度春节。<br><br>2、为表新春敬意,一九八九年一月份计划内用气免费送气上门,免费自提。<br><br>3、为便于互相监督,自通知之日起实行营业人、员、送气人员挂牌服务,设立“用户意见箱”和“用户投诉电话”,直转公司经理室,号码234977,欢迎提出宝贵意见。<br><br>4、目前,我司供应市区用户已近六千户,供应工作量相应增加,敬请用户本着相互体谅的精神,真诚合作,共同遵守我司登记、送气及安全等制度,否则,恕我司不予办理供气手续。<br><br>谨祝新春生活美好!<br><br><br><br>汕青燃化供应公司<br><br>一九八九年春<br><br><br>至此,人们对这个很不起眼的小单位刮目相看了。许多供气单位的领导则暗暗称奇:你林栩小青年一个,无财力无靠山,怎么魔术般地变出这么多气呢?<br><br>无靠山?是的。正是许多供气单位热衷于找靠山,认准一家气源单位便孤注一掷的时候,林栩却扬长避短,走出另一条更宽的路。当日林栩说的:认准了的事就要一干到底,石油气生意我做定了。这是一种“虎气”。<br><br>林栩所津津乐道的“虎气”,有人以为是匹夫之勇;然而林栩鲜为人知的那股“猴气”,却往往使他出奇制胜。<br><br>“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做石油气生意之前,林栩详细摸清了汕头市的供气、用气现状,并分析了发展趋势。十天的八省市气源调查,更使他成竹在胸。因而公司一成立,他便坐镇大本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br><br>他精明到这个程度:他不但对各地气源单位的合作前景分主次逐个排队,甚至连这些单位领导的脾气也一一研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br><br>随着交谈的深入,笔者惊讶地发现:耿直、倔强、性子火爆的林栩,却是一个城府甚深、深谙韬略的“军师”。从他未完稿、预约将发表于汕头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刊的论文《浅谈&lt;孙子兵法&gt;与企业管理》中,隐约可见他深藏的城府。抄上一段:<br><br>“除了先谋后战,未战先算外,还应注意另一个问题。《孙子·虚实篇》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企业目前所处的环境是:产品寿命周期缩短,买卖次数频繁,价格变化快,市场行情瞬息万变,竞争激烈,异军突起,强手如林。这要求我们制订出能适应这种环境的有高度应变能力的灵活战略战术。”<br><br>这里有一个故事:<br><br>一九八八年六月,林栩收到一封告急求援电话:中南地区一家有业务往来的公司,错误估计形势,购进大批贮存石油气的钢瓶而销不出去,积压了两百多万资金,请豪爽仗义的林栩帮助推销。<br><br>这个信息输入林栩的头脑,立即与原先贮存的大量信息以每秒几万次的速度运算,结果是:一口气给对方包下二万多个钢瓶。<br><br>小小汕青何以如此大胆冒险?林栩的分析如下:当时全国钢瓶产大于销,一时市场出现饱和现象。然而,从国际、国内市场动态分析,钢材原材料日趋紧张,今后钢瓶势必随原材料的涨价而涨价;其次,外省气瓶积压与那里气源充足、用户饱和有关,而南方距饱和尚有很远距离。他的最终判断是:销售远景大好!<br><br>这一招一出,不少同行疑惑不解,认为林栩此举近乎“失常”。林栩则笑而不语,吃进后按兵不动。<br><br>果然不出所料,钢瓶运抵汕头不久,国内钢材大幅度涨价,钢瓶每个上升二十元,又上升二十元,而且处处告急无货。<br><br>一时“汕青”公司门庭若市,批发商云集抢购,林栩这一仗义拔刀助人之危的义举,又使公司获利二十多万元。<br><br>有人告诉过作者两个林栩有勇无谋,善于得罪人的小故事:<br><br>一日,一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自报家门前来开户要“汕青”在石油气供应价格上多加照顾,因照顾程度不尽如人意,这个政府机关管理人员就声称:汕青经理没有人情味,太狂妄,今后少不了“小鞋”穿。<br><br>林栩一听,哈哈大笑,既而拍案而起,说:“小鞋,在我的大脚上一穿就破,企业是公家的,你优惠,他优惠,公司亏本了谁给职工发工资。我身为经理,在公司买气与职工、市民也是同样价格。谁想以权压‘汕青’折服,除非我林栩回家种番薯。”<br><br>又一日,一银行职员也因开户优惠价不如他的心愿,找到林栩,威胁:若不多加优惠,将停“汕青”的贷款。<br><br>“那你停吧,我一分钱也不给你优惠。你那里贷不到,我到别处贷。我林栩什么都可以商量,欺人太甚这口气却吃不下,也决不吃。”<br><br>林栩会得罪人,这固然有个性倔强的原因,但我却大胆地这样认为:得罪人也是他的一种策略。正如林栩所说,能管到“汕青”的机关单位有十多个,关系当然得尽量搞好,但总是委曲求全,在复杂的关系里打转,你的精力将耗废殆尽。倒不如给人一个印象,别给林栩找麻烦,他这人不好惹。这样,林栩也便有精力致力于设计大战略。<br><br>这里我想起一个犹太人富凯尔博士的一段话:“我们犹太人对八面玲珑的人以及很会交际的人不大欣赏,我们甚至会怀疑这种人因为是缺乏才能而特意在交际上用功夫,好补救他在能力上的不足。所以犹太人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学问、知识、能力。至于人缘不好,常常和人争吵,这算不了什么。相反,某些人总是笑脸相迎,这种人大多是头脑空空的人。”<br><br>“林栩,你的那股猴气是从哪来的?”我有点迫不及待,便单刀直入地问。<br><br>“哪来?可能是下乡那阵子吧。”他很爽直。<br><br>文革,把温顺的林栩塑造成一个倔汉;下乡四年,他那什么都要争口气的脾性更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说:林栩年纪比人家轻,可处处出风头,摆大哥模样。<br><br>干活,他玩命拼,当上了知青连副连长。唱歌、跳舞、打球,他样样掺合,处处争强。又是文宣队长,又是篮球队长。电工、施工员、赤脚医生,新鲜活他都抢着干。父母早平反了,他似乎天不怕、地不怕。哪里不平他冲往那里,拔刀相助。后来他当兵了也一样,处处争先。中越自卫反击战,他天天闹着要上前线,似乎非把七尺之躯搭上不可。四年的戎马生涯,他入了党,受过部队五次嘉奖。<br><br>可话说回来,社会势力、传统文化的力量毕竟比区区林栩强大得多。下乡后,真正进入社会,那说不清、摆不脱的种种无形压力,使林栩和他所属的那一代人一样,经历了“怀疑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反思的一代”的曲折过程。<br><br>有一句话他将终生不忘,那是一位带队干部对他说的:<br><br>“林栩,你别老想当武松,有时老虎打不着,反会被虎咬。”<br><br>“下乡的生活,把我的直性子扭曲了。”林栩十分坦荡地说。<br><br>可我却迷惑了,觉得把握不准林栩这个人了。<br><br><br> 三、林栩这个人<br><br>“总有一团迷雾让你抹不去,他们真切得不能再真切,率直得不能再率直,可你看不清他们;他们所有的语言都平俗如话,可你不明白他们的意思,他们已经那么多次将自己的历史底子亮给你,他们多侧面地解剖着自己的灵魂,他们一如既往,坚韧不拔地按着自己的原则行事,可你仍然不知道他们是谁?”<br><br>这一段话说的是林栩这一代——第三代人,是张永杰、程远忠著的《第四代人》中谈到第三代人的第一段话,也许它有助于了解林栩这个人。<br><br>接下去我想别把线索理得太清,以便人们按林栩的复杂性格原貌了解林栩。<br><br>索性来一回章回小说:百鸡宴借来嫁衣便拜堂,东道主赔了夫人又折兵。<br><br>却说一九八九年春节林栩贴出安民告示,企业名声大振之余,忽接某地一烫金请柬,恭请各供气企业赴该地洽谈订购香港金宝牌石油气炉具。<br><br>来得正好!林栩眼前一亮,计上心来。<br><br>香港金宝炉具有限公司老板,正是与林栩“不打不相识”的商界朋友。<br><br>却说当日林栩十日跑八省市,及后又走南闯北,与气源单位联系气源之余,常常顺手牵羊,对气源单位有关的化工原料,各地供气单位和炉具来源等业务信息,一并搜集入册,以图日后之计。<br><br>到处播种的策略也使林栩广交国内朋友,故香港金宝炉具厂家到汕头市推销金宝炉具之初,林栩曾以惊人的批发手腕一个月内为其推销三千多台,成交金额一百多万元。香港老<br><br>板尝到甜头,便想在汕头市区设总供销处,可他又寻思:我们这样一家香港大企业,怎能与小小“汕青”公司直接联营,便决定与特区一家大型公司联营。<br><br>好个林栩,一气之下下令全公司不再推销金宝炉具。香港老板一看“汕青”一停,金宝炉具在市场马上滞销,方觉在汕头以至大陆销金宝炉具非林栩不可,于是又是远道赶来解释道歉,又是决定重请“汕青”作为金宝炉具特约经销处。<br><br>有这份交情,当某地金宝炉具订货会上鞭炮齐鸣之际,林栩便西装革履昂然与香港金宝生产厂老板同进同出,谈笑风生。一百多家前来赴会的客户看在眼里,料想这“汕青”经理与“金宝”老板交情可是不浅,来头不一般。<br><br>林栩却非单刀赴会,暗地里他派四名精明业务员混迹客户之中,向客户一个个送上“汕青”业务员的名片,再把全部客户的名片收齐送到林栩手中。<br><br>这一着,使开订货会的东道主的所有炉具销售渠道尽都掌握到林栩手中。<br><br>翌日,林栩端坐宾馆客房中,让四名业务员把客户一批批请来。牌子一亮:我们“汕青”依靠汕头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方针,所售金宝炉具比订货会定的价低得多,诸位何不另交我们这个贸易好伙伴。<br><br>客户个个不是傻子,于是一份份订货合同当即在客馆签署完毕。<br><br>林栩风度翩翩、彬彬有礼地送走了一大批新交的朋友,习惯地用右手捏捏鼻子,与伙伴们打道回程。<br><br>这一招真太绝了。<br><br>自此,林栩每日上班就手提一把小铁锤,在他办公桌左上端的国内地图上钉大头针,每发展一个新的炉具代销点,他便在那个地点钉上一支大头针。一九八九年五年十八日那天,我采访完在地图上数一数,刚好五十支,就是说,“汕青”已在全国设了五十个炉具代销点。<br><br>以供气打天下的林栩,何以又做起炉具生意来着?<br><br>这又得回到孙子兵法上来。<br><br>熟读孙子兵法的林栩,深知“预于未萌见于微”、“先知先出”、“出奇制胜”的重要性,因而他定下的经营方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转。<br><br>当汕头市区供气单位甚少时,他急步做起供气生意;供气单位多起来时,他以到处播种的气源组织方针实现了供气上的人有我好。作为人有我好的一个小插曲,是林栩主持编写《液化石油气用户手册》,分三十四个问题,介绍液化石油气的安全使用原理,包括家用液化石油气设备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以及液化石油气火灾扑灭<br><br>常识等。这本小册子经消防部门审查,现在已印发六万册,发行到汕头市每一个石油气用户的手中。这可是六万本“汕青”公司强大售后服务的广告册。<br><br>两年前贷款十五万元起家的“汕青”,目前已拥有流动资金与固定资产两百多万元;设四个分公司和一家联营公司,汕头市各县都有代销点。<br><br>然而,永不知足的林栩却敏锐地觉察到:目前汕头市区的供气单位大多财力、依托都远比“汕青”强,现在大多闯过气源难关。<br><br>人好我转。<br><br>一九八九年起,林栩在继续巩固供气业务的同时,便腾出手来大做石油气炉具生意,一手洽谈发展外向型实业。他本人还抽空报读了国际贸易专业的函授学习,在专业职称考评中,他的四门专科皆成绩优秀,获得了助理经济师的职称,还被汕头市计委、建委、外经委等九个部门联合评选为“青年优秀企业家”。<br><br>有人问:“林栩,你总这么风风火火拼来拼去,总是想在人生途中抓住一点什么来证实你的伟大,满足你的自尊心。可是,你和你的这一代人注定是搭不上火车的旅客,你们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时代。下乡那阵子,你们激烈地呼唤新时代的到来,但你们呼唤的那个纯净的时代并没有到来。后来你们摆出反叛的架势,仿佛要创造一种新生活,但今日的生活方式却不是你们期望的样子。你总想靠事业、成就去证明你自己,可除了事业、成就外,你知道你是谁吗?”<br><br>林栩一愣,他没想到有人会跟他提这样的问题,他只知道他这一代人因为历史的原因曾沉默了十年,当他们的喉咙终于可以亮开的时候,他们却看到新的一代人已紧跟上来,这新一代的嗓音比他们更动听、更讨人喜欢。<br><br>一支熟悉的歌又在林栩脑际回响:<br><br>“不要问我从哪里来,<br><br>我的故乡在远方,<br><br>为什么流浪?<br><br>为什么流浪远方? <br><br>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br><br>……”<br><br><br><br><br>一九八九年五月.<br><br>(收入《南中国飓风》一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