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陌上花开

<p class="ql-block">  拖着行李箱,把女儿送到小区门口。今日变天了,刺骨的北风吹得人几乎站不稳,我站在路边,看着车离去,直到它再也看不见了,才依依不舍地收回目光,转身回家。十几年了,送别早已成为我生活的常态,可每一次的送别依然会带给我深深的失落和无尽的忧伤。</p> <p class="ql-block">  从女儿考上南京理工大学开始,我就多了一重身份——留守老人,虽然我还不老。那时,我的爱从一个检票口开始,到另一个检票口结束,因为我得借助一张张火车票和飞机票来维系与女儿的联系。女儿也是如此,于是,送别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p> <p class="ql-block">  那时,每天早上我都会打开手机看佛山天气和南京天气,每每看到那座叫南京的城市,我就会从内心深处感到温暖——我的女儿就生活在那里,她就在城市的某一扇窗户里面看书、上网、写作业、洗衣服……这种时空都无法隔绝的感觉很奇妙,就仿佛我和女儿之间有一条无形的、永不消逝的电波。</p> <p class="ql-block">  女儿19岁那年,我骄傲地买了两张机票,亲自把她送进大学的校门。几年后,女儿告诉我她想去上海工作,征求我的意见,我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于是,女儿独自踏上了去上海拼搏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两次慷慨的举动,就把女儿交给了外面的世界,她从此不再属于我,我已经付出并将继续付出无边无际的思念、担忧和孤独。我和女儿轮流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她留给我的永远只有背影——一次次的背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我的视线中。</p> <p class="ql-block">  对于整日忙忙碌碌的女儿来说,时间太少太短,恨不得一分钟劈成两分钟来用。而对于退休后独居的我来说,时间却很长很长,长到被期盼填满,等到的却是更多的失落。</p> <p class="ql-block">  女儿已过三十,而我也将步入花甲之年。算一算,女儿每年回家两次,每次在家最多待6天(包括与朋友同学聚会)今后她还能回多少次?我们还能见多少面?我们总爱说天长地久,总在设想明天和未来,其实日子过得飞快,意外也常常不期而至,因此我们在失去某个人之前,永远不知道能陪伴他/她多久。</p> <p class="ql-block">  从小我就教育女儿要立大志,要有梦想,要去闯荡。如今女儿做到了,她在上海努力打拼,干得风生水起,正一步一步去开拓和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远远落在孩子身后的我,只能留在这方寸小城,目送孩子离开的背影,再数着日历上的数字,像盼望着节日一样,盼着她回家。&nbsp;</p><p class="ql-block"> 也许在今后很多年里,送别依然是我生活的常态,但我从来不后悔当初的放手,正因为懂得适时放手,所以女儿不再是我羽翼下的小鸟,而将成为展翅高飞的大鹏。</p> <p class="ql-block">  我知道父母和子女,注定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这个家对于女儿来说,也早已不是归宿,而只是个客栈,我和她只能陪伴对方走一段路,最终我们都要独自去对抗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而现在,无论女儿漂泊多远,是否功成名就,我都会守在这里,永远等着她回家——母亲在哪,家在哪;我也会去上海陪伴女儿——孩子在哪,家在哪。我们踏上的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这使得送别有了许多美好的情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