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大师们的篆书《心经》作品集

微妙✍️画境

<p class="ql-block">《心经》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玄奘法师翻译过来的经典佛家经文。</p><p class="ql-block">从古至今,许多书法家都将心经作为自己日常的临习或创作素材,请与我一起欣赏篆书版的《心经》吧!</p> <p class="ql-block">吴昌硕《篆书心经十二条屏》 纸本篆书 132.5×30.2cm×12 1917年 现存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心经》十二条屏是吴昌硕晚年的扛鼎之作,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每屏高132.5厘米,宽30.2厘米。大致推算一下,每字约在10厘米见方左右。全篇268字,除开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标题与末行2字之外,其余各列皆有12字,每一屏下半段右侧皆钤《道在瓦甓》印章。</p><p class="ql-block">最后有一段跋语:“曾见完白翁曾篆《心经》八桢,用笔刚柔兼施,虚实并到。服膺久之,兹参猎碣笔意成此。自视尚无恶态。丁巳暮春。”可知吴昌硕写这件作品乃有感而发,不敢说超越前贤,但内心与古人争一地位的雄心还是有的,老骥伏枥,壮志凌云。吴昌硕篆书宗法石鼓,历经60余年,至老不辍。这件作品成于丁巳年,即1917年,时吴昌硕已74岁。晚年功力炉火纯青,人书俱老。</p> <p class="ql-block">王福庵篆书《心经》</p> <p class="ql-block">王福庵篆隶书上追三代甲骨金石,秦汉诏版、碑额以及“二李”,近学邓石如、吴昌硕等人笔意,将篆书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他是唯一一位在铁线篆上有突出成就的书法家。他的铁线篆圆润流畅而又不失笔意,线条粗细均匀,几乎不见提按变化,用笔使转自如,结体严谨,工致精妙,整体显得流畅雅静,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邓石如篆书《心经》,此件作品在书法上极有创意。取法李阳冰铁线篆,其中又有以隶笔作篆的意味,笔力遒练,体势沉着,是他传世墨迹中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冯宝麟铁线篆书心经册</p> <p class="ql-block">《心经》经三藏法师翻译过后,十分接地气,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而且读起来了朗朗上口,传播范围很广,老少都知道,一般都能或多或少念上一两句。</p><p class="ql-block">从这个方面说,《心经》已经不仅仅是一部佛经,而是和《千字文》《百家姓》等民间通俗文章一样广为传播经典。所以会成为很多书家书写的素材。</p> <p class="ql-block">收集了几位篆书大师的《心经》作品 ,美友们你们喜欢哪一款呢? 在欣赏之余可以临摹一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