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这三年

结缘

2020年1月1日,用一盘自制肠粉迎接新年。我甚至为这盘肠粉做了一篇美篇,分享了制作过程,成败总结。没觉得这个新年和以往的新年有什么不同,写下了一句实在的心愿:2020,要对得起我们的胃!<br> 1月2日,下雪啦!隔了几天又下,还挺大。2020年的初雪让人兴奋。去奥森拍雪景,楼下拍雪花,好开心。 2019年12月发生在湖北武汉的新冠疫情引发大家关注。2020年第一条日记: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呈向全国蔓延态势。<br>北京还没什么感觉。2号方庄姑姑家聚会,很热闹。10号机关老同志座谈会,还高高兴兴地聚了餐。11号佳友摄影年会,还抽到了奖品。完全没意识到以后这几年,聚会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br> 2020年1月佳友年会 1月22日,感冒了。吃了一丸通宣理肺,温水泡脚,晚上出了一身透汗。当时也没有意识到,这次感冒之后,直到2022年12月,才会再次感冒,而且几乎无人幸免,大家都管感冒叫阳了。<br>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启了新冠封城先河。此后三年,全国人民看到听到亲身经历了无数次封城,封社区,封楼门,封家门。<br>1月24日除夕,年届99高龄的老婆婆捎来话,看电视情况严重了,大家各自在家过年吧,不聚了。不聚了,做好的八宝饭给谁吃呢。街上明显人少了,出去拍了空荡荡的大街,空无一人的鸟巢,谁想到这又会成为以后几年的常态。 好吧,那就宅家学画画吧。这一宅,就是三年。彻底断了旅游的念想。<br><br> 喜欢花卉,特想画好花卉。先跟了史志方的花卉,那狂野的笔触没学会。又迷上滚滚的细腻优雅,才发现花卉真的很难,2021的年课都没有跟上,2022也无暇顾及,也计划放2023补补。 还是觉得风景画比较容易上手。这几年一直跟辉辉的风景打卡,画小幅A5本。可惜也没能坚持。 2020 2021 2022 2020年还迷上了萧绍京老师的文物画,2021年接着画,很喜欢。2021年最后以矿石收关。2022年无暇顾及了,只画了一些小画,但一直在关注,2023没忍住又报了古韵春秋课程,还没开始动笔。 还有福建的吴斌老师,喜欢他的风景写生,静物和动物。囤了不少课,画的并不多。 2020年11月参加林滚滚老师的线下活动,地点是莉娅老师的亦庄工作室,爱上了那满墙可爱的小猫小狗小动物。2021年见到莉娅招年课,立刻报了名。2021年一年,兴趣都在这些猫猫狗狗身上。莉娅的特点是重视速写,画一张水彩笔先来一张速写。特别好。可惜年课没能坚持到底,还有十余张待完成。 边走边画每年在南方山村写生,总要出一册画集,内中的速写作品令人羡慕。多想揣着速写本,能走到哪画到哪。2021年跟上书山老师打卡基础。每天一张的节奏,很有收获。可惜活动没能继续。 2020年开始关注到了两个速写组织。速写北京和速写计划。经常会参加速写北京的活动,但他们走遍北京画速写的活动还是参加的不多。主要是速写基础太差,疫情期间也受各种限制。十分钦佩他们的毅力和坚持。志方老师的速写计划太厉害了,每天一张素材,15天一季,现在已经到了第五十九季。断断续续地跟了几季,强度太大了,实在跟不上。根据素材画,画种不限,群里高手众多,有趣的构图色彩线条令人眼花缭乱。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可惜我离开老师完全没了章法,画的实在太差,但真是锻炼人,有时间还会去跟,希望这期间不会被踢出群去。 2021年、2022年元旦,艺伙连续两年搞了聚绘打卡活动。十几个不同风格的老师轮番上阵,每天打卡,接触了各种画法媒介材料工具,十分好玩。同时也认识了几位新的喜欢的老师。 2022年6月,发现了木下老师的油画棒课。又喜欢了,一直跟到现在,停不住了。毕竟人的精力有限,结果暂时放下了许多其他。 跟木下油画棒用的是秀普的品牌,真是好用。秀普还有许多活动,每个月在小红书上都有免费的打卡抽奖活动,2023年2-3月更是举办了六位老师全勤打卡37张画,送120色秀普富莱卡勒油画棒活动。真是太开心太吸引人了。 这三年的学习,收获多多,进步明显。 三年宅家学画能有效的分散注意力,缓解外界压力,但并不能完全静心,同时还要学习理解突然涌现出来数不胜数的各种新事物新名词:全员核酸,加强疫苗,纠结选择国药还是科兴,选择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还是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后来发现没得可选,赶上啥是啥。绿码,黄码,红码,健康码,行程码,预约码,才发现手机如此有用,流量如此重要,扫码成为出行常态。一次性医用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大白,小洋人,志愿者;密接,次密接,时空伴随;管异常,管混阳,十人混管,单人单管,无症状感染者;核酸小屋,方舱,封控区,管控区,集中隔离,居家隔离,7+3,5+3,七天两检,落地检;静默管理,静态管理,流动性管理;网课,堂食,动态清零。 到2022年12月,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以至于觉得必须记录一下了。于是每天日记,每天都有新内容,写到2023年1月底。成就了一篇写给自己的2022至2023岁末交替日记。12月11日,终于发烧了,接着全家中招,接着又经历新冠后遗症胸闷气短,血氧心率下降等,又开始关注使用测试条,血氧仪,氧气机。到了2月,终于满血复活。整个国家也跟啥也没发生过似的。第一次进超市不用查验核酸码时幸福感爆棚。核酸小屋没了,满大街的铁皮围挡没了,店铺门口的二维码没了,医院门诊殡仪馆也恢复正常了,但很多人的生活貌似也回不到从前了。这三年的魔幻经历没有人会忘记! 三年中家里有好几位老人离世。还有一些熟人朋友没能扛过疫情。死亡不是真的逝去,遗忘才是永久的消失,让我们深切地缅怀他们,努力过好当下的生活。 其实三年间也是有紧有驰的。期间居然还被我们抓住机会出门旅行了几次。一次是2019年1月再去蔚县。蔚县郭老师带我们,看到很多不一样的风光。 泥河湾 再次是2019年5月去了湖北恩施神农架。真佩服那时的体力,刚下到地坑又翻越高峰,天还下雨,大雾弥漫,兴致不减。恩施地缝,大峡谷,金猴岭,神农谷,大九湖,关门山,大瀑布,所有景色都令人陶醉,目不暇接。喜欢神农架旖旎醉人的风光,喜欢土家人幽默风趣的歌声。 清江画廊 蝴蝶峰 地缝 上山的路 雾中的天柱峰 大九湖 又次是2021年4月的江南游。上海漫步南京路,吃鲜肉月饼,两面焦,外滩看灯。参观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了解上海的根。逛七宝古镇,品特色小吃。专赴苏州同德兴品各式苏面,购买苏糖糕点。又赴浙江缙云仙都,台州神仙居,回程访溪口乌镇同里古镇。一路吃好玩爽。 外滩灯光 阳澄湖服务区 苏面浇头 苏式糕点工具 汤包 最喜欢七宝的咸蹄 终于品尝到父亲心心念念的虾仁两面焦 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探寻上海历史文化之源。 缙云仙都 台州神仙居 各处江南古镇游,各具特色,流连忘返 <p class="ql-block">写完旅行才意识到,2019年底疫情才爆发。我们的前两次旅行都岁月静好,没有口罩,没有行程码,所到之处游人如织,商阜兴旺。就留下这美好的记忆吧。</p> 2022年景真不好。元旦刚过就摔伤腰椎,术后恢复感觉回不到从前,不能劳累不能负重不能远行,彻底断了旅游的念想。 疫情三年深刻的改变一切。摔伤后更感觉真正步入老年。需要规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首先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让自己快乐的事。其次不能强求,做不到的事情果断放弃,绝不硬撑。比如学习画画,跟了很多老师,学习使用不同的颜料,工具,喜欢的就坚持,不喜欢坚持有困难就算了。学习就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自己哄着自己玩。 这几年不能出远门,就把视线收回来观察周围身边。参加了北京自然之友的很多活动,学习到爱鸟观鸟的很多知识。也拍了一些有趣的观鸟片子。 2021年地坛拍摄丝光椋鸟 丝光椋鸟育雏 2022年小区拍摄 斑腰燕冲突 2022年西海湿地拍摄家燕育雏 2022年柳荫公园拍摄黑尾蜡嘴 2022年柳荫公园拍摄大斑啄木鸟 2023年残城墙遗址公园拍摄长喙天蛾采食梅花花粉 还是喜欢摄影,但已经端不动长焦了。器材也开始追求便携方便。好在现在有手机,有ZOOM,随时观察拍摄很方便。 三年没碰钢琴了,过去学过的几首曲子忘得精光。手指僵硬,脑子不听使唤。今年重拾旧爱,从零开始,磕磕绊绊,相信坚持的力量,可以锻炼记忆,活动手指,愉悦生活。 <p class="ql-block">三年疫情,在奔七的路上,明显感到体能下降,记忆减退,兴趣变化。对生活也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是接受自己身体情绪的变化,放弃达不到的目标。学习以愉悦身心,提高自信,丰富生活为目的。活动以力所能及为界限,绝不勉力而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始终保持住对生活对自然的好奇心,保持心态的年轻平和,坚持学习新的知识。就不会在乎老之将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