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看印度——雕塑之城克久拉霍

霍军

<p class="ql-block">  克拉久霍如今是印度一个小镇,但在十到十一世纪曾是昌德拉王朝的首都。十一世纪昌德拉王朝将国都迁到马霍巴后,克拉久霍就逐渐萧条,直至萎缩成一个小镇。</p> <p class="ql-block">  昌德拉王朝昌盛时在克久拉霍建了许多寺庙。迁都后,由于位置偏僻,这些印度教寺庙躲过了伊斯兰入侵者的洗劫。直到1838年一位英国官员被轿夫带到这里,才发现这些隐没在荒野中的寺庙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这克久拉霍寺庙和柬埔寨吴哥窟在建造年代和发现过程都挺相似。</p> <p class="ql-block">  从公元950年开始,昌德拉王朝的国王们在一百多年里陆续建了85座印度教和耆那教的庙宇,现在完好的有22座。</p> <p class="ql-block">  从这些寺庙后人能看到了十世纪昌德拉王朝的建筑风格和雕塑技艺。</p> <p class="ql-block">  克拉久霍不但寺庙众多,许多寺庙上密密匝匝的雕塑也让人瞠目。</p> <p class="ql-block">  往往一座寺庙就是雕塑的堆砌。</p> <p class="ql-block">  这些雕塑有神话人物,也有世俗人物。</p> <p class="ql-block">  寺庙上的人物和图案雕刻不但数量多,而且形象生动,雕工也精细,当年的工匠都是巧手。</p> <h3>  </h3> <p class="ql-block">  这座弧形尖塔表面覆以精雕细琢的镶板。古代工匠非要把可以简单的壁面复杂化,既是显摆技艺,也要让皇室觉得掏出的银子物有所值。</p> <p class="ql-block">  如果每座寺庙都仰望着久久细看,人会头晕脖酸。</p> <p class="ql-block">  但遇到抢眼的,还是要继续仰望,即使脖酸头晕。</p> <p class="ql-block">  一座小庙的门柱横梁,也要雕刻得这么满满当当。</p> <h3>  小庙里的石雕。</h3> <h3>  虽有破损,精华犹存。</h3> <p class="ql-block">  心里还不时提醒自己,这作品可是千年前的。</p> <p class="ql-block"> 立柱被充满想象力的工匠雕成这般。</p> <p class="ql-block">  四周一些凌乱堆放的雕刻件是其他倒塌寺庙的,这说明许多雕刻是由一块块组件堆砌的。</p> <p class="ql-block">  这些塑像见证了昌德拉王朝千年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  塑像们在这里已经目睹了千年的日出日落,并将继续守望下去。</p> <p class="ql-block">  现在,克拉久霍的寺庙群被开发为环境优美的公园。我们外国游客花六十元人民币进来一睹,印度人只消两三元就能来逛。</p> <p class="ql-block">  低廉的票价让许多收入不高的印度人也能来瞻仰祖先的杰作。</p> <h3>  </h3> <p class="ql-block">  克久拉霍吸引游客不仅因为它是世界文化遗产,还因为这里寺庙上那许多性爱题材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难以想象这些男欢女爱的姿态能大胆出现在一千年前的宗教建筑上。</p> <p class="ql-block">  因为克拉久霍寺庙上大量的古代人体雕塑和性爱题材,这些寺庙又被誉为石头上的《爱经》。</p> <h3>  躲在角落里的情人。</h3> <p class="ql-block">  许多画面都属于儿童不宜,但一千年前的古人都能如此开放,大方把雕塑呈现给世人观赏,咱不能比古人还保守吧。</p> <p class="ql-block">  并且这也是一千年前印度文明和艺术的表现啊。</p> <p class="ql-block">  事实上现在占印度人口80%的印度教徒还是保守的,而近两亿的伊斯兰教徒更要求女人不能露体。所以今天印度人看到这些恣意展示性爱的雕塑,也会感叹祖先思想够开化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也从这些雕塑看到十世纪昌德拉王朝的当权者是乐于彰显人的天性的。那时的雕刻工匠,也是富有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的。</p> <p class="ql-block">  可以看到,10世纪昌德拉王朝从王公到百姓,在精神文化上也是奔放自由的。</p> <h3>  克久拉霍现存的22座古庙分为东群、西群和南群三部分:雄浑精美的大部分寺庙在西群。</h3> <h3>  东寺庙群也器宇轩昂,雕凿精致。</h3> <p class="ql-block">  但克久拉霍的东寺庙群数量不多,且零散分布在乡野,游客稀少。</p> <p class="ql-block">  东寺庙旁就是村子,生息着今天的村民。对他们来说,昌德拉已是遥远不相干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  村民兀自忙着自己的生活。衣服竟晾晒在铁丝网上。</p> <p class="ql-block">  对我们来说,恬静的乡村风光也能调节一下恢宏华丽的寺庙雕塑造成的视觉疲劳。</p> <p class="ql-block">  村头的老树大约是昌德拉时代种下的吧。</p> <p class="ql-block">  千年以来,人们似乎仍在重复着旧时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顶着柴草归家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  女孩在屋顶上写作业、读书,老人在屋檐小憩。这情境既现实又悠远。</p> <p class="ql-block">  东寺庙群外,一位母亲在做牛粪饼。</p> <p class="ql-block">  孩子乖乖在一旁陪伴着。</p> <p class="ql-block">  一千年后的昌德拉人家看上去仍不富裕,村里也没人开办民宿、农家乐的。</p> <p class="ql-block">  透过纱巾还能看路。</p> <p class="ql-block">  克久拉霍辉宏精美的古寺庙为我们呈现了一千年前印度文明的结晶,而克久拉霍的乡村让我们看到了造就那世界文化遗产的后代今天的光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