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添新意,年味满新春——文峰第二小学三年级组“品·年味”系列活动侧记

小林

<p class="ql-block"> “虎年已去春风暖,兔岁乍来喜气浓”。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中寻找身边的年味,主动了解春节习俗,切身感受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文峰第二小学三年级组特开展“品·年味”系列活动。</p> <p class="ql-block">  春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对我们而言是一件大事,需要做很多事,提前做好准备。</p> 扫尘 <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习俗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代,当时是人们祈求无病无灾的一种宗教仪式,因为“尘”与“陈”音同,新春除尘就被赋予了“除陈布新”之意,也有着把前一年的霉运,晦气通通扫出门之意,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  你瞧,孩子们打扫卫生多积极!房前屋后,屋里屋外,收拾得整整齐齐,擦洗得干干净净,真舒适!</p> 做年馍 <p class="ql-block">  北方一些地方有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大家用灵巧的双手,做出各式各样的食物,或蒸或炸,空气中溢满了年味儿。你瞧,“小小厨师”上线啦……</p> 贴对联 <p class="ql-block">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避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p> <p class="ql-block">自己动手写春联啦!</p> <p class="ql-block">  贴上红红的对联,还要配上美美的窗花才完美!</p> <p class="ql-block">门上也来点装饰哦!</p> 守岁 <p class="ql-block">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中华民族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p> <p class="ql-block">  除夕夜必不可少——饺子。除夕夜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午夜子时,“交”与“饺”谐音,意思是辞旧迎新,喜庆团圆,吉祥如意;另外饺子形如元宝,除夕夜吃饺子取其“招财进宝”之意。</p> <p class="ql-block">还晒晒美味的年夜饭!</p> <p class="ql-block">  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好玩的就是放鞭炮和烟花啦!</p> 拜年 <p class="ql-block">  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直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接过长辈给的压岁钱啦!</p> 旅游 <p class="ql-block">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趁着假期去旅游,在旅途中感受各地不同的年味!</p> 记录美好 <p class="ql-block">  把新年的愿望和期待,倾注在笔尖,用我们独特的方式来庆祝新年吧!</p> <p class="ql-block">  “辞旧送吉虎,迎新接玉兔”。新的一年,希望大家做事扬眉“兔”气,成绩“兔”飞猛进,事业大展宏“兔”!</p> <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三年级组</p><p class="ql-block">编辑:林丽春</p><p class="ql-block">审核:韩红霞</p>

年级组

春联

辞旧迎新

除夕夜

守岁

节日

春节

喜庆

美好愿望

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