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我记事起已进入七十年代,一个物质匮乏而精神饱满的时代。春节,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有肉吃,吃平时吃不到的红苕糖,红苕糖粘玉米花或熟黄豆,家里有水果糖或瓜子花生就算是最好的人家了。但小孩玩的项目,是差不多的!</p> <p class="ql-block">我的故乡在山区,过年最受少年儿童喜欢是大秋千。院落孩子多的地方,总有喜欢热闹且特爱孩子的家长,在年底就在院坝边或空秧田里,架起高大的秋千。秋千穿横梁的滑圈是用粗刺藤制作而成,有的甚至用牛拉犁的扼头,绳也是粗绳,坐板厚实。这样的大秋千,走三五路也只可见一两处。这样的大秋千,可单人荡,可双人荡,聚人气,孩子们乐,大人看着孩子们荡秋千玩的热闹而高兴,个别家的小秋千有时就闲了起来。好在我家有三家邻居,且是三兄弟分家而成,娃们多,年年架秋千,我家姐妹就沾了许多光。</p> <p class="ql-block">荡秋千,人多才好玩。坐着想荡高,只有靠伙伴们推送。遇上胆小的娃,想荡又不想高,伙伴故意推高让他害怕,而下来让自已荡。人多时排队,或一次上2人,相向坐手交叉抓绳,一时间争吵声欢笑声惊讶声不绝于耳。最精彩的是个人或双人立荡,荡到高处手把绳子尽量撑开身子突向前获给更多的动能。双人立荡有个头一样高的,起跑后,交换着猫起腰弯起腿朝上撑,胆大的能几乎平梁,一时间呐喊声声赞扬声笑声连成一片。双人荡,可以大孩带小孩,或男孩带女孩,小的女的不想高了,而大的男的还要荡高,在凌空迊来的风中,害怕的哇哇直叫喊停,或者把眼睛闭起来,又是一阵嬉戏之声。</p> <p class="ql-block">手拍鸡毛毽子或踢毛毽子,也是我们小时候过年玩的主要项目。因为要用许多鸡毛,只有过年才杀鸡,活鸡是不能拔那么多鸡毛的。鸡毛毽子的底座一般用棕树叶子编出一个塔状体,再把鸡毛捆扎在上面,有合适的小布块就包沙子或豆类品作身子,那样不担心棕叶干了毽子拍不远。拍踢毽子最好是三四个人玩,如打羽毛球,输者下赢者接着玩。踢毽子女孩玩的多,男孩还有陀螺可打。大孩子或年轻人还玩扑克牌,3人斗地主,4人打升级,6人叫朋友,一玩两三小时,有时争论不休,斗的不相上下,但也比不过现在人们玩手机时间长和玩手机这么方便!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邦”后,春节恢复了玩狮子龙灯采莲船,以及“小场子”,巡回各个院落,伙伴们欢呼雀跃,追东追西。</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过年,那真叫一个爽!尽管有的伙伴没穿上新衣服,但快乐是不缺的!我们在春节里没有作业,没有手机绑架自己坐着不动,而是一伙一浪聚在一起,交流着乐趣,有时也交换着好吃的零食,活动着望远着。如今,吃的不稀罕了,穿的不稀罕了,玩的安全性提高了,感觉年味淡了许多!真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在这正月初三的日子里,写下这些文字,为了不忘却的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