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敬爱的小伯

海歌

<p class="ql-block">  2023年1月21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除夕。正值各家沉浸在除旧迎新的忙碌之中,突然惊闻消息,小伯由临浦医院救护车送到家里后,快要不行了!于是大家放下手中的活,陆续前往看望,去见小伯最后一面。妹妹们哭天喊地,悲痛欲绝,滚滚热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从她们脸颊上掉落下来。她们有的搂着父亲的肩,有的捧着父亲的头,有的握着父亲的手,有的扑在父亲身上。“阿爹!阿爹!阿爹!”一声声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叫声,让人心酸,心疼,心痛!可是无论妹妹们怎么呼喊,小伯再也没有回应,只是用尽最后的力气微微点头示意,然后恋恋不舍的合上了双眼。见此情景,我不禁悲从中来,用哽咽的声音在小伯的耳旁连声呼唤着,两行热泪从我脸颊上滚滚流下……</p><p class="ql-block"> 小伯就这样安详的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的生命也定格在2023年1月21日(除夕)上午10时30分巳时,享年八十七岁。</p> <p class="ql-block">  小伯于1937年10月15日出生于杭州市萧山县许贤乡吴闸新屋道地村。祖父陈继松,生有五子:长子福林、次子华林、三子瑞林、四子文林、幼子水林。父亲陈福林,膝下有四子:长子吾兴、次子吾贤、三子兴贤、幼子吾明。小伯排行最小,二伯吾贤承继于文林,三伯兴贤入赘田家村。</p> <p class="ql-block">  小伯出生于解放前,年幼时生活非常艰辛。解放初期又遇上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普遍吃不饱,穿不暖,日子非常难过。小伯也和大家一样,吃的是野菜、树皮、蓈芨根、草花糊涂;穿的是土布衣服和哥哥们穿过的旧衣服;<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住的虽是上辈留下来的楼房,但分家后,除去中间公用堂屋,小伯只分得东厢房后面二分之一的楼房,大约30平米左右,而且终日不见阳光,既阴暗又潮湿,既狭小又破旧。楼下仅有的空间除去一个灶台,一张餐桌,还要在角落处围个栅栏,用来养鸭养鹅养小猪。比起村里其他人家,小伯家应该属于最困难的家庭之一。小伯就是在这样的特殊年代和特殊环境中慢慢成长,熬过了一年又一年艰难的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  26岁那年,小伯和小婶婶结婚,次年就生了一个漂亮女儿,取名灿莲,夫妻俩十分开心。接着,他们就盼望生个儿子,以便将来继承家业。然天不遂人愿,第三年又生了一个女儿,取名灿芹。小伯不甘心,一心想生儿子,可第三胎又偏偏是个女儿,取名茶芹。由于盼子心切,接着又生了第四胎,结果还是女儿,取名玉芹。但是他没有气馁,也没有失望。再接再厉,继续生娃,结果又是一个女儿。这次小伯在取名上做足文章,将第五个女儿取名缓芹(“缓”和“完”谐音,意思是女儿生完了,接下来肯定是儿子)。于是小伯信心满满,盼着第六个孩子降临,可是老天真会作弄人,第六个孩子还是女儿,于是取名小芹(寓意是最小的女儿,最后一个女儿)。</p><p class="ql-block"> 小伯是很要面子的人,一连生了六个女儿,感觉在村里抬不起头来,他很想争口气,生个儿子让别人看看。但现实情况是,六个女儿的哺育培养已经让他焦头烂额,苦不堪言,压力山大!如果再生,实在是承受不了。再则,他一心盼望生个儿子的愿望一次次落空,使他逐渐相信命运:“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最终他还是放弃了继续生育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姐妹年幼时合照)</p> <p class="ql-block">  小伯虽然一心想要一个儿子,但既然老天注定他命中只有女儿,他也就认了。由于六个女儿需要养育,生活压力简直让他喘不过气来。当时曾有人劝他送一两个女儿给别人,可小伯断然回绝。他说:“我自己的亲生女儿绝不送人,再苦再累也要把她们扶养成人。”小伯就是这样一位有志气,有骨气的男人!随着六个女儿慢慢长大,生活成本也越来越大,原本艰苦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好在大女儿、二女儿乖巧懂事。她们一边看护妹妹,一边帮父母做家务,一边养鸭养鹅养猪,一边捉黄鳝、抓鱼虾、摸螺蛳,努力赚钱补贴家用,为父母分忧解难。除了经济困难,粮食匮乏,住宿问题成为最大的难题。小伯想方设法,在楼上角角落落安顿床位,让女儿们拼床睡,有时轮到小伯夜管生产队仓库,他就会带上一个女儿跟他一起去仓库睡。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熬过来了。</p> <p class="ql-block">  等到大女儿快要出嫁时,最小的女儿也已十来岁,狭小的老屋实在住不下那么多人了,小伯就开始在老屋东侧河边建造三间两层楼房。因为实在缺钱,建房计划只能分步实施。第一步是建地基,等积蓄了一点钱再建第一层。那时的房屋一般都是泥墙屋,用黄泥砀渣石灰混合砌墙,所有的黄泥砀渣都是小伯和女儿们从蔡家山石砀里挖掘出来,然后用独轮车、双轮车,一车一车拉来的,不知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第一层房屋建好后,因为钱用完了,第二层又搁置下来,然后全家人一边拼命干活挣工分,一边通过养殖搞副业,一边节衣缩食,两年后终于把第二层房屋建好。然后全家欢天喜地搬入新房,从此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十年代老宅)</p> <p class="ql-block">  小伯年轻时以务农为主。大跃进年代参加生产队劳动,他聪明好学,样样农活都会干:插秧、种田、耘田、施肥、喷药、打稻、放牛、耕田、砍柴、种菜、剥絡蔴、做河泥、做田塍、拉独轮车……没有一样农活能难倒他,而且做起来又快又好,是生产队最优秀的十足劳动力!上世纪80年代实行农田承包责任制,他家承包了10亩左右农田,由于家里只有他一个男劳力,女儿们多数未成年,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好在大女儿二女儿乖巧懂事,又非常得力,成为他的好帮手。大女儿主内,除了照看几个妹妹,还要洗衣做饭,得空还得去山上扒松毛丝,到田里扒稻草衣,养鸭子,割猪草,什么活都干。二女儿主外,跟着小伯学各种农活,由于聪明勤快,都学得像模像样。后来小伯到许贤农机厂上班后,将家里农活全部委托给二女儿。从此二女儿挑起了全家承包田的大梁,家里所有农活都由她安排落实,小伯风趣的称二女儿为家里的“生产队长”。一个大姑娘能顶一个小伙子!除了完成自家承包田,小伯还发动全家到河西村江边上围垦开荒种絡蔴,以此增加点家庭收入。</p> <p class="ql-block">  小伯脑子活络,賺钱意识很强。一方面是因为家庭生活所迫,另一方面是想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因此步入中年后,小伯先是搞家庭副业,通过养鸭养鹅养猪賺钱。鸭子和鹅长大后,为了多卖点钱,往往要步行几十里地,挑着鸭担、鹅担到浦沿、城厢镇去卖,一个来回,双脚就会磨起血泡,疼痛难忍。有时,为了不耽误白天工作,凌晨三点就起床到集市上去卖鸭卖鹅,那种辛苦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小伯30多岁时,又到富阳铸造厂干体力活。因为当时三伯是该厂的正式职工,小伯是通过三伯的关系才能进厂干活。所谓体力活,就是将元宝型的条型废铁用铁榔头砸碎,便于工厂炼炉。工资按件计算,多劳多得。说实话,这个工作不仅是体力活,也需要巧干。小伯在老师傅带领下,很快就学会了技术,而且越来越得心应手。所谓技术,就是要摆好条型铁的位置,对准条型铁的角度,铁榔头下去要百发百中,将其击碎。小伯在富阳大概做了两年左右时间,虽说没有赚很多钱,但比起生产队劳动,收入至少加倍。</p><p class="ql-block"> 小伯40岁左右,许贤农机厂需要招收碎铁工,他就成为其中一员。由于他技术过硬,又老实肯干,经常得到厂领导好评。于是在农机厂一干就是10多年,家庭经济条件也慢慢开始好起来,再加上六个女儿慢慢长大,有的已经出嫁,家庭生活负担也日益减轻。</p> <p class="ql-block">  步入老年,小伯的思维还是在怎么賺钱上。因为他穷怕了,苦怕了!1995年,小伯的岳父因病去世,留下生前一爿小店,因无人接替,小伯就将它承接过来。小伯常说:“三个好汉及不来一个烂摊”,因此对于开小店,他兴趣很浓,也很有信心。小伯的小店真的很小,既没有像样的店名,又没有像样的地方,更没有丰富的商品。只有一间自家房屋东侧临时搭建的不到20平方米的简陋小屋,货架上只有老百姓常买的普通烟酒和生活用品。但就是这样一家不起眼的,也赚不了多少钱的小店,小伯一直坚守了整整27年,直到他生前最后一个月才关门大吉。我深深懂得,小伯开小店并不是想赚多少钱,而是为了体现自身的剩余价值,充实自己的老年生活,消遣晚年的寂寞和无聊。</p><p class="ql-block"> 小伯开小店非常不易,因为他有先天性青光眼遗传疾病,不到五十岁,一只眼睛就看不见了,另一只眼睛也随着年龄增大,视力越来越差。开小店都是人民币交易,看不清钞票怎么办?小伯只有用手去摸,去感觉,去分辨百元钞、五十元钞、二十元钞、十元钞、五元钞以及各类硬币。收纳的钱,在抽屉里依次分类放好,一张一张叠得整整齐齐,井井有条。多年来,在小店经营中,他基本能做到没有差错,实在让人佩服。足见小伯的精明能干。</p> <p class="ql-block">  小伯爱妻如爱女。他和小婶婶结婚到现在,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吵过架,更没有打骂过小婶婶。小伯一心想要生个儿子,却一连生了六个女儿。他从来没有埋怨和责备过小婶婶,这是一般男人难以做到的,其品质与修养令人敬佩。步入老年,小伯对小婶婶更为体贴和关心,女儿女婿买来的新鲜水果、食品、鸡鸭鱼肉、营养品,他自己还舍不得吃,总是要小婶婶多吃点。天冷了,经常关照小婶婶多穿点,别冻坏了身子。直到他住院病危时,侄儿送给他的一杯高级营养品还舍不得吃,嘱咐女儿拿回家给小婶婶吃。临终前,小伯留下三句话遗嘱,第一句就是嘱咐女儿女婿一定要照顾好小婶婶。夫妻情深让人感动泪目。从中可见小伯和小婶婶一辈子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的爱情,值得我们后代敬仰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  小伯对女儿的爱也是发自内心,一以贯之。他年轻时虽然盼子心切,不料生了六个女儿。但小伯从来没有讨厌女儿,也没有嫌弃女儿,而是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爱,把女儿们一个个抚养成人。小伯对女儿们的爱一视同仁,从来没有厚此薄彼。在他眼里,每个女儿都是他的心头肉,都是他的心肝宝贝,因此女儿们个个爱戴他,人人孝敬他。</p><p class="ql-block"> 小伯对女儿的爱还体现在他的智慧里。他考虑到几个女儿因为当初家境贫困都没有条件读书,缺少文化将来要吃苦,所以从二女儿开始,就让她们学一门手艺。常言道:“学三分羊颠病可以赖债”。所以小伯从那时起就非常重视女儿的技术培养。过不多久,二女儿学会了做生意;四女儿开了理发店;五女儿开了钟表店。今天,当你路过义桥镇东方街闹市区,“阿五钟表店”的招牌赫然在目……</p><p class="ql-block"> 真是父爱如山,父爱如海!</p> <p class="ql-block">  常言说得好:“老天若给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小伯虽然没有得到儿子,但六个女儿个个长得活泼可爱,身健体康,乖巧懂事,勤劳节俭,精明能干,干起活来不亚于有些男孩,这让他非常欣慰。但是小伯也有遗憾,三女儿不到20岁就离开了人世,这是他一辈子心头的痛。时间能磨平一切伤痛,随着其他几个女儿慢慢长大,成家立业,小伯也就安心了,放心了。而女儿们为人母以后,也都深刻体会到了父母一生的艰难和不易,因此对父母的恩情日益加深,对父母的孝敬与日俱增。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这句话在小伯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女儿们经常给父母买吃的,买穿的,买用的,还陪父母外出游览,父母一有病痛就守护身边,让小伯越来越觉得满足、快乐和幸福。再“看看身边那些有了儿子,却不孝敬爹娘的家庭,小伯总会发出由衷感叹:“我现在想想,其实生儿生女都一样,生得好都好,生得不好都不好。我的女儿个个孝顺,女婿个个优秀,这辈子我满足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伯的五个女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伯的五个女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小伯的一生对戏曲情有独钟。从小到大,一直到老,很喜欢听戏、看戏、说戏,还喜欢唱戏。特别喜欢越剧,也喜欢绍剧、京剧、黄梅戏、绍兴莲花落等。同时他也爱听流行歌曲,喜欢看电视电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收音机到九十年代初的黑白电视机,再从影碟机到彩色电视机,既见证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见证了小伯对戏曲、影视和艺术的热爱。音乐能陶冶情操,艺术能滋养灵魂,听歌能愉悦心情。小伯的一生,除了先天性眼疾,基本没有其它严重疾病,因此能享有87岁高寿。我想这与他性格开朗,爱好戏曲也有很大关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伯生前遗物)</p> <p class="ql-block">  小伯是我们大家倍受尊敬的前辈。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记得我小时候因父亲患肝病,家里自留地没人耕种,小伯主动提出由他负责管理。三伯因在富阳上班,家里田地没有人手耕作,小伯一次又一次承担重任,以解三伯后顾之忧。对于左邻右舍遇到困难,只要他知道,就会力所能及,主动提出帮助,是大家公认的老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小伯为人谦和,宽容大度,思想高尚,宁可人负我,决不我负人。宁可自己吃亏,决不占别人便宜。记得我小时候,每次生产队里分东西,小伯总是先让别人挑选,自己拿别人挑剩的东西。当时我很纳闷,问小伯为何这样?小伯就对我讲:“吃亏是福。吃亏就是便宜”。这句话深深在我脑海里扎根,也对我人生有很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  小伯还是个乐观派。他性格开朗,幽默风趣,喜欢讲笑话,逗人开心。他脸上总是洋溢着真诚微笑,与人侃侃而谈,把赞美的语言留给别人。因此,他的小店里每天人流不绝,许多人并非来买东西,而是来跟小伯聊天寻开心的。</p> <p class="ql-block">  小伯虽眼睛有疾,但心镜如明。他对家人充满爱意,与邻里和睦相处,对亲朋热情真诚。小伯的崇高品德、豁达性格、为人争气和聪明智慧,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也得到乡邻乡亲的普遍赞誉!小伯的一生虽然很平凡,但又很伟大。因为他有骨气,有志气,有豪气,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男子汉!</p> <p class="ql-block">  小伯生前最后20多天,是在临浦医院度过的。在90%以上人群都感染新冠病毒的日子里,小伯也不幸中招。病毒迅速侵袭他的肺部,使他呼吸急促,十分难受。于是家人们迅速把小伯送到医院抢救,在临浦医院TCU重症监护室呆了四天后转到普通病房,本以为他可以度过难关,但不料病情再次发作,呼吸一天比一天急促,即便戴上氧气罩,也无济于事。但小伯脑子一直都很清醒,他自己明白这次一定逃不过了,所以天天吵着要回家里,并留下遗言让四女儿录音。见此情景,陪护在身边的女儿女婿既心疼又难受。因为他们也非常明白,如果回家,父亲肯定没救。两难之间,实难抉择,内心十分矛盾和痛苦。终于熬到除夕这天,小伯病情进一步恶化,呼吸越来越急促,他用尽全力,喘着粗气,对女儿女婿说:“快送我回家,我实在扛不住了!”接着用大拇指做出一个坚定有力的手势命令她们马上回家。于是,女儿女婿马上联系救护车将小伯抬上车。一路上,女儿们一边不停地呼唤着父亲,让他坚持到家,一边不停催促驾驶员加速前行。大概十点左右,小伯终于回到了自己家里,这时他神志还很清醒,跟他说话还会点头。不一会儿,小伯长叹了两口气后,就再也没有反应。小伯就这样离开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小伯的一生,是辛苦操劳、不断进取的一生;是乐观豁达、广结善缘的一生;也是平凡朴实而又崇高伟大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我们最敬爱的小伯:愿您在另一个世界一切安好!我们永远怀念您,感恩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0年陈氏家族长辈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