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求 学 之 路</p><p class="ql-block"> 【 1 】</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七年我七岁。这一年的秋天,我报名上了小学。</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们村的小学,校舍出奇的简陋。之前我们村没有学校,这次大队按上级要求开办小学(那个年代的村子,不像现在叫某某社区,而是叫某某大队,我们村就叫小姜庄大队),新建了几排草房子做教室。说是教室,实际就是些空空如也的土坯房。室内既没有桌椅板凳,也没有讲台和照明灯具,地面是三合土的,施工质量很差,看上去有点凹凸不平;教室南墙,镶嵌着两个不大的带窗棂的老式窗子,由于后墙没有窗户(临沂地区传统民居一般都不留后窗),空气不对流,室内感觉闷闷的;而且,光线不好,大白天也是黑洞洞的。</p><p class="ql-block"> 报名那天,全村来了40多个孩子,几乎都是光着屁股的男孩子,女孩大概只有七八个。</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农村小孩都是父母自小给起个小名(小名系临沂话,即乳名);上学后没起大号的(临沂话学名叫大号),一般都由老师给起个大号。我们报名入学,第一件事就是老师给起名字。</p><p class="ql-block"> 老师给每个孩子起好名字后,马上点名。当听到老师叫到我时,我立刻站起来答到。谁知不光我站起来答到,还有一个小女孩也站起来答到。这下子好哇,滿教室哄堂大笑,我愣愣的站在那里不知咋回事。</p><p class="ql-block"> 老师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头子,他走到我面前拍拍我的脑袋说:“今后老师点名要听仔细,你叫姜开梅,女同学叫姜开美,你名字里的梅字是梅花的梅,女同学名字里的美字是美丽的美。”</p><p class="ql-block"> 我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但我总觉得这个名字怪怪的,不见人光听名字还以为是个漂亮的女孩子,等见了人,一看原来是个黑黝黝的男孩,着实大煞风景。真可惜了老师的一片苦心,我 这 辈 子 怎 么 努 力也没有长出女孩子的水灵味来。</p><p class="ql-block"> 上学报名那天,老师讲了两件事:一是上学了都要穿裤子,今后不能光着腚进学校;二是课桌丶板凳要自己带,要买书包和石板(那时生活困难,低年级学生都用石板丶石笔做练习,比用正规的作业本和铅笔丶钢笔要省钱)。</p><p class="ql-block"> 回家给娘说了老师的要求,娘叫课桌愁着了;要买没有钱,自己做又不会。娘在屋里转过来转过去,突然高兴的一拍椅子说:“就它了!”,立马叫隔壁叔叔带着锯子过来,把椅背给锯掉了,算是解决了我上学的课桌难题(椅子是我娘结婚的嫁妆八仙椅)。</p><p class="ql-block"> 上学没几天,我就出洋相挨了打。</p><p class="ql-block"> 不知什么原因,开学后新课本一直没发下来。教我们的老师是一位教过私塾的老先生,滿脑子“之乎者也”。他按私塾的套路,先教我们背巜三字经》。我那时野惯了,因家里缺吃少穿,所以,整天琢磨着怎么填饱肚子,心思根本没用在学校里。正因为一心二用影响了学习,当老师让学生挨个站起来背《三字经》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背下来;而我,背了前面几句“人之初丶性本善丶性相近丶习相远丶苟不教丶性乃迁丶教之道丶贵以专”之后,后边就卡壳了,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老师生气了,把我叫到他跟前,让我伸出手来,他用戒尺不轻不重地打了好几下;一边打还一边气哼哼地说:“叫你不长记性……疼太疼……疼不疼?” 说实话,疼我倒没感觉怎么样,倒是感觉当众出丑丶挨了板子特没面子。</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娘 看 着 我 被 打 的红红的掌心,语 重心长地说:“孩子,上学不能三心二意,你姥爷就是私塾老师,他常教育学生,要好好读书,只有读好书,才能谋个好前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娘还告诉我:姥爷是晩清秀才,一辈子教书,没 打 过 庄 户 受过累(“庄户”是临沂话,意思是农民干农活)。只可惜,小日本侵略中国,打到临沂时,-群日本鬼子围着姥爷恐吓审问,姥 爷 受了惊吓,不久就病逝了。</p><p class="ql-block"> 姥爷去逝后,我唯一的舅舅又叫土匪绑了票(土匪将人劫持,强迫其家属出钱赎回人质的行为叫绑票)。连 番 祸事,导致家道中落。所以,我娘自小也吃了很多苦,更没有进过学堂。也许是文化人遗传基因的作用,娘虽是文盲,但口才很好,拉呱丶讲故事一套一套的(“拉呱”是临沂话,意思是聊天),是我们那条街上大家公认的聪明人丶明白人。</p><p class="ql-block"> 自从被老师打了以后,我上学再也不敢大意,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到一九五八年,学校换了老师,教育内容丶教育方式都区别于私塾老师那一套;所以,我又从头上了一年级。但不知为啥,新式教育教过我的老师,我大多没有印象了,反 倒 对打过我的私塾老师印象特深刻;至今,他那白胡子和摇头晃脑背诵诗文的滑稽模样,还那么清晰的印在脑子里。</p><p class="ql-block"> 凭心而论,毛头小子,年少稚嫩,不谙世事,能在求学的起步阶段,踫上一个认真负责丶严格要求,甚或稍示体罚的老师,不一定是坏事;俗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严师之下出高徒”,讲的就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 【2】</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一年,我们全家搬迁到我父亲任职的乡镇居住。那个时候乡镇叫人民公社,我父亲在临沂城东-个叫“冷庄人民公社”的地方当书记,在那一方土地上算是最大的地方官。由于当地自然条件好,从没有洪涝灾害,经济富庶程度较我们老家好了许多。自此,我们家告别了半饥半饱的苦日子。</p><p class="ql-block"> 我所就读的新学校也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几排教室均是清一色的大瓦房,教 室 外 墙 镶 嵌着“好好学习丶天天向上”一类的标语牌;教室前后墙均有玻璃窗,室内整齐排列着制式的桌椅板凳,地面也是滑滑的水泥地。新的教学环境带给我极大激励,自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给我爹丟脸。</p><p class="ql-block"> 报名转学第一天,我爹领我见了校长和班主任朱老师。朱老师大概只有二十四五岁,是个拖着一条大辫子丶长相甜美的女士。朱老师简单问了一些我在老家学习的情况,当听到我在三年级成绩平平,在班里排名常在二十名左右时,老师笑着问我:“你过来插班读四年级,有没有决心争取前三名?” 我没有犹豫,一挺胸脯回答说:“老师,我有决心争第一!”朱老师对我的回答很满意,她随即从办公桌上拿过来一张报纸,指着一篇文章对我说:“这篇文章你回去好好读读,它启示莘莘学子,要有正确的苦乐观;求学路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付出较常人更多的汗水,才能取得过人的成绩。”</p><p class="ql-block"> 我回到家,捧着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的报纸,如获至宝。饭也顾不上吃,把朱老师要求读的那篇文章反复读了好几遍(我在三年级就学会了查字典,有些字不认识,查查字典就会了)。特别是文中引用的孟子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深深触动了我。我朦胧的感觉到,命运多舛丶充满挑战的多面人生路就在眼前……我暗下决心:家里生活好了,不用再为吃穿分心,今后理应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要不怕吃苦,敢争第一,用最好的成绩,回报老师的期望。</p><p class="ql-block"> 从踏入新学校的第一天起,我像变了一个人。过去在老家,放了学 就 约 着 小伙伴们出去玩;现在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谁也不熟悉,放学后书包一放就 接 着做作业。晚饭后,点起煤油灯接着学(那时我们那农村没有电,晚上照明靠煤油灯)。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就自学新课程,或自拟题目写作文。小小年纪,爆发出不服输的劲儿,也不免叫人担心。在老家,娘都是催着我学;现在不同过往,我每晚都要熬干一灯煤油,大概十一二点才睡。娘怕我累坏了,每晚都要爬起来多次催我睡觉。可我看到灯里还有油,就贪婪的坚持熬干了油再睡;第二天你看吧,我 的鼻 孔都是黑的,也不知吸了多少油烟。功夫不负有心人,新学校第一学期考试,我语文丶数学考试都是滿分,只有音乐等副课拉了一点分;但总分我还是排在全校第一,算是给老师的承诺没有放空炮。</p><p class="ql-block"> 这之后的三年,我的学习成绩稳稳的保持着全校第一的名次。现在回忆,我从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踔跃奋起成一个小学霸,除了自己的努力,朱老师的悉心指导功不可没。 从 小 学 到 中 学, 教过我的老师有几十位,我至今仍认为朱老师的教育方法和对学生的全力付出无人可比。是 她 教育学生,学习要树立契而不舍丶水滴石穿的精神;是 她 启发学生,要坚持笨鸟先飞丶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是 她悔人不倦,循循善诱帮你找出努力方向。记得有一次,我以《我的妈妈》为题写了一篇作文。全文大概800多字,朱老师指导我先后改写了两遍;我至今还记得其中的一段文字:“如果有人问我,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妈妈’。是妈妈把我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是妈妈时刻关心着我的饮食起居,是妈妈在我生病时变着法的为我治疗。我十岁前患有气管炎,有一次,妈妈听人说生吃蛤蟆心能治气管炎,就让我每天早上空腹吃七个;我死活不肯吃,妈妈就先吃给我看;等妈妈吞咽下几个生蛤蟆心,立 时 反胃吐了一地,难受地眼泪也瞬间流下……看着妈妈憔悴的面容和她那难受的样子,我感动的直想哭;于是,我心一横, 把七个蛤蟆心一口呑下。 在妈妈的悉心照料下,我的气管炎 逐渐康复了。 我常常想:如果我是种子,妈妈便是土壤;如果我是小船,妈妈便是海洋;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等 我长 大了,我一定要让她过上好日子,让她开心幸福一辈子。”</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在我的作文上写了批语:“该文通过对生活中点滴小事的描述,表现母爱的平凡和伟大。全文语言朴实无华,但能从中看出作者将母亲的付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选材真实,感情真挚,是一篇好文章”。</p><p class="ql-block"> 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我写的作文,被朱老师当做范文在全班朗诵的有几十篇。每一篇她都认真批阅,用多种方式激励我,使我的文学素养得已不断提升。 到六年级,朱老师又引导我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四年秋天,我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临沂四中。参考在小学的表现,我刚踏入校门即被班主任老师指定为班里的学习委员。</p><p class="ql-block"> 临沂四中离我们村将近五公里,按规定我属于住校生。每个星期要在学校住五天半;周六下午离校回家,周日下午或周一赶早返回学校。那时,家里生活困难,吃的东西全是从家里带,一般是每周带一包煎饼加一罐咸菜。煎饼吃两三天后就长霉斑,那时也不懂霉菌对人健康不利,发霉的煎饼照吃不误。我娘每月固定给我五角钱。实在馋了,我就到学校食堂花一分钱买一碗飘着油花的炒青菜吃;如果要吃猪肉炒菜,每碗要三分钱,因为钱包瘪瘪的,每月难得吃上一次半次荤菜。我们学校食堂有时做红烧肉,看 着 那 酱红色的大肥肉块,我的两眼直放亮光;诱人的肉香也刺激的我直咽囗水,手不自觉地摸向口袋;然而,囧境迫使我又不得不收回手并把目光转向别处。那时我常在心里说:等着吧,等长大有钱了,我要一天三顿吃红烧肉,想吃多少吃多少。</p><p class="ql-block"> 虽然生活拮据,长期处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但我在学业上仍然铆足了劲,一刻也没有放松。沿用在小学摸索出的经验,除住校期间认真学习外,我还充分利用星期天在家的时间,争分夺秒复习功课。寒暑假,我还借来高年级的同学用过的课本,按朱老师倡导的笨鸟先飞的办法,自己先自学新课程并连同作业都一并做完;等新学期开始,老师讲授的新课程,我早已滚瓜烂熟。自然,每遇考试,我在班里的成绩常常都是最好的。</p><p class="ql-block"> 初中一年级下学期,我们班有位叫孟凡柯的同学,语文成绩突飞猛进;特别是他写的作文,文采斐然,内容详实,语言新颖,辞藻华美,描写生动,艺术感染力强;常被老师选为范文,在全班朗诵。对孟姓同学的进步,我既羡慕又好奇。经了解得知:孟姓同学的姑姑是一位语文老师,所以,每天的作业都能得到他姑姑的悉心指导;更何况他们家是书香世家,家里藏书众多,写作文需要的参考资料也可信手拈来。处在这种优越的家教氛围中,再加上孟姓同学孜孜不倦的努力,他的文学水平自然而然的成了我们班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 相较孟姓同学的家庭条件,我们家是挖地三尺也找不出一张带字的纸,更别提有个至亲环伺左右,随时给予辅导。</p><p class="ql-block"> 弄明白问题的症结,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我首先想到,需要购买一些课外读物,经常涉猎一些优秀的中外文学名著,以拓展视野,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p><p class="ql-block"> 当我问娘要钱买书时,她很为难。因为当时我们家八口人,我爹在外工作,其它家里七口人非老即小,没有一个整劳力挣工分。自然,每年生产队分的囗粮要花钱买,烧煤要买,甚至到煤窑买煤也要花钱雇人去;除此之外,油盐酱醋丶人情世事丶我们兄妹的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那时我爹每月工资只有30多元,除了自己在外的花销,每月拿回家的钱也就20多元。这点钱养活一大家子人尚且捉襟见肘,哪有闲钱给我买书。</p><p class="ql-block"> 怎么办?我自小养成的脾气,想起一出是一出,不达目的不罢休。于是,我硬着头皮给娘说:“今后买煤就不用雇人了,我去煤窑推煤,把雇人买煤的工钱省下来给我买书。”</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离煤窑较远,来回一百多里路,用小推车去推一次煤要用两天时间,路上还要住店一晚。我那年才15岁(我一九六八年当兵体检,身高1.68米,体重108斤;估计我15岁那年,身高大概1.5米左右,体重不会超过100斤),人小力薄,娘担心我承受不了这样的重力气活,坚决不同意我去。我是个犟脾气,认准了的事,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不管娘怎么劝,我就是非去不可。</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去买煤是一九六五年的国庆节。天刚蒙蒙亮,我就推着娘给我准备好的一包煎饼和行李卷上路了(那个年代旅店条件简陋,住店大多要自带铺盖),到朱陈煤矿50多里路,我推着空车,兴冲冲地哼着小曲,到下午三点多钟就到了煤矿,并没有感觉有多累。</p><p class="ql-block"> 我拿出煤票(那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买什么都要票。什么粮票丶肉票丶糖票丶布票丶煤票等等有几十种),一小会就装好400斤煤。卖煤的大叔从未见过这么小的孩子来推煤,关切地问:“你家大人呢?你行不行……行不行?”我一脸不屑地回答:“没事,没问题!”</p><p class="ql-block"> 在卖煤大叔关切疑惑的目光注视下,我推起煤车,趔趔趄趄地走上了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推着这么重的煤车,车袢紧紧地勒着脖颈,压的我连腰都佝偻着直不起来。咬牙走了大概十里路,我累的已是满头大汗,上衣像水洗的一样,紧贴在身上;已经好了几年的气管炎似乎又犯了,喘息声愈来愈急促;浑身像散了架,步履蹒跚如醉汉,整个人已接近虚脱。在我快支持不下去时,刚巧看到公路边矗立着一个旅店招牌。此时,天已擦黑,我像遇到救星,直接推车拐了进去。</p><p class="ql-block"> 当晚住宿在大通铺上,收费一角钱。我另外花五分钱买了一碗猪肉炖粉条,狼呑虎咽地就着吃了三个煎饼。而后,铺开行李,连衣服也没脱就睡了。</p><p class="ql-block"> 这一觉睡的格外香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醒来后感觉有点不对劲;用手一摸,裤子和褥子还湿漉漉的……“不好,丟死人啦!”,看来我晚上尿床了。我小时候常常尿床,到八九岁时才基本好了。这会怎么又犯病了?也难怪,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硬撑着推这么重的车;小小年纪,身体超负荷运转,不出点故事才怪呢。</p><p class="ql-block"> 这次推煤回来,娘给了我两块钱买书。我兴高采烈地到临沂城新华书店,买了几本散文集,还买了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名作巜牛虻》。该书描写了革命党人牛虻与黑暗社会斗争的一生。主人公亚瑟年轻时单纯幼稚,因被革命同志误解,佯装投河自尽,而后奔赴南美参加革命斗争。十三年过去了,苦难的经历把他磨练成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处处表现出的坚毅信仰,为理想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还有他那句“无论我活着,或是我死掉,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的名言,冲 击 并 启 发 我思索着: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p><p class="ql-block"> 中学生正是天马行空的思想活跃期。优秀的课外读物,是人类精英文化的结晶;它不但丰富了我的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滋养着我的心灵,启迪我思索人生丶思索梦想丶思索未来……</p><p class="ql-block"> 【4】</p><p class="ql-block"> 这次买煤之后,家里人和邻居都夸我“人小志气大”。我自己也感觉长大了,可以为娘分忧,应像男子汉一样顶起这个家。之后,我又去推过一次煤。但 我 没有再问娘要钱买书;因为,我知道娘也不容易,钱在她手里攥的那么紧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更何况,我去推煤并问娘要工钱买书,实在是个“猪八戒啃猪蹄一一自个吃自个”的办法;不算高明丶也不算光彩。</p><p class="ql-block"> 应该想别的办法赚钱,解决买书和其他学习用具的费用。</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有个姓胡的邻居,30多岁,是个有家传手艺的小炉匠。按辈分我叫他二叔。二叔手艺好丶人灵活,在村里算是个“能人”。他经常走街串巷,为周边几个村的百姓俢理农具和生活用刀丶剪等。前不久,他还偷偷跑过两次江苏,购买黄豆丶豆饼,到山东临沂贩卖。每跑一次江苏,他都能赚八九块钱。那个年代的八九块钱,可不是个小钱,其价值绝不赀现在的一千元。</p><p class="ql-block"> 二叔的赚钱门路,诱惑启发着我,我向二叔提出让他带我一起去。</p><p class="ql-block"> 起初,二叔坚决不同意带我去:一是有风险。那时国家不允许个人从事长途贩运,南粮北运属于投机倒把;如被检查人员捉到,不光批评教育,还要没收粮食。二是太辛苦。跑一次江苏贩运黄豆,来回要骑自行车跑近三百里路,而且是当天去当天回,要连续骑行20多个小时(因为是投机倒把行为,晚上不敢住店),大人都累个半死,更何况一个身单力薄的毛孩子。</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软磨硬泡下,二叔勉强同意带我跑一趟。</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六年一月份,我第一次跟着二叔跑江苏贩运黄豆。当时是三九天,气温在零下十度左右,体感非常冷。我们半夜零点左右从家里起程,当时刮着三四级的北风。去时是顺风,我们轻飘飘的骑着车,为争取时间,一路几乎没停车休息,连吃饭都是一手扶着车把,另一只手拿着煎饼,边吃边跑。到上午十点左右,我们顺风顺水地跑了150里路,来到江苏省邳县(现在的邳州市)的一个农村集市。我花0.17元一斤买了100斤黄豆,二叔买了150斤;为防止踫到公职检查人员,没敢停留休息即骑车北返。</p><p class="ql-block"> 逆风返程,和来时的感觉有天壤之别。凛冽的北风,嗖嗖嘶吼着,一阵一阵地击打着脸颊,北风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拽着车子,我使出几倍的力气蹬车,自行车还是歪歪扭扭就是不出路。好在春节将至,人们都在忙年,江苏省和山东省接壤处的检查站没有人值班,我们顺利地回到了山东省临沂市境内(如有检查人员,就要绕行十几里小路避开)。</p><p class="ql-block"> 在江苏省境内,因担心遭遇检查人员,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顶风骑车虽然累的够呛,但亢奋紧张的心情迫使自己拼命蹬车赶路,也就顾不上累不累了。等到了山东临沂境内,因为前面再无人检查,精神一下松驰下来。顿时感觉浑身软绵绵的,很想立马躺下睡上一觉。此时,天 已 黑了,看着二叔在前面急于赶路,没有停车休息的意思,我也只好咬牙坚持;但两条腿越来越僵硬,喘息声越来越急促,屁股也火燎燎的隐隐作痛,整个人已精疲力竭,精神也有些愰忽;自行车在逆风中不受控制的左一头右一头地蛇行,车速愈来愈慢,与前面二叔的距离越拉越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经意间,我晃晃悠悠来到一座公路桥上。不知是设计师缺心眼咋地?偌大一座水泥公路桥,竟没有桥栏杆等明显的桥梁标志;再是,桥面每边比路面还窄了约一米。夜晚视线不好,加之精神不够专注,等我发现已到桥上,自行车前轮离桥边也就几公分了。我那时刚学会骑车,还不能从容地应对突发情况;更何况瞄了一眼桥下四五米深处 明 晃 晃的冰面,人一下子懵了……只听“咔嚓”一声,自行车前轮掉下了桥面。好在后座驼着豆子,车速又慢,又赶巧从冰面反射来一阵旋风推了我一把,人和自行车便顺势重重地摔到了桥面上。躺倒的那一刹那,我由惊转喜,我意识到,老天保佑我又逃过了一劫。我随即高呼一声:“二叔!”,而后人瞬间就沉沉睡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刚与死神擦身而过,能瞬间睡着,可能吗?但我当时确实睡着了。现在分析,人在极度疲劳时,大脑有可能突然断片,瞬间睡过去也就不奇怪了(我2015年有一天晚上,因长时间疲劳驾驶,行驶中瞬间睡着了,幸好副驾驶座的朋友一看不妙,及时叫醒我,才避免了一次恶性事故)。我躺在地上大概也就昏睡了一两分钟,二叔就拐回来把我连人带车扶了起来。醒来人精神了不少。二叔看人和车都没事,指着桥下深达四五米的冰面对我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是有名的陷泥河,是罗成死的地方?”一提到罗成,一件往事突然涌上心头:那 是 五年前的事 情,当时 我们还在老家。一天,娘叫我去俄庄集卖家里攒的鸡蛋。我一早挎着一篮子鸡蛋到了集市上,当时还不到九点,来赶集的人还不多。我自小就喜欢听人讲故事,于是,就先来到集市边上的露天说书场,计划听一会说书再去卖鸡蛋。那天,说书先生演说《隋唐英雄传》,刚巧说到隋未唐初,小将罗成在李世民帳下为帅。说书先生声情并茂地讲着:“罗成长相眉清目秀,齿白唇紅,面如敷粉,目若朗星;头戴亮银白虎盔,身披大红绣金团龙袍,腰扎金带,足登虎头靴;胯下一匹白龙马,掌中五钩亮银枪。他枪挑花刀大帅魏文通丶双枪将定彦平丶西府赵王李元霸丶紅袍大帅杨义臣;大战反王杨林丶王世充丶刘黑闼;屡战屡胜,人送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可恨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为争皇位,有意陷害李世民的爱将罗成,致使罗成被刘黑闼引至淤泥河用乱箭射死。罗成死前镇定高呼:‘大丈夫生而无憾,死又何惧!’言毕,怒目圆睁,英勇就义,时年23岁……” 说书先生说的精彩,我也听的入迷。不知不觉已到中午,说书先生一通渔鼓唱罢,收摊回家。我这才想起卖鸡蛋的事,于是,急匆匆赶往禽蛋市,眼见 整 条 街空空荡荡,买卖人流均已罢市回家(长大后查阅资料,罗成战死之地说法不一:有河北省刑台市平乡县周西坡丶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泥河村丶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钟山乡丶山东省临沂市罗庄镇陷泥河;此外,河南丶安徽丶江苏等地也都有淤泥河战场传说和罗成墓遗址。一千四百年前的英烈传说,何处遗址为真丶何处为假,怕是连史学家也弄不明白了)。</p><p class="ql-block"> 这次长途贩运,差点出了大事,回家也没敢给娘说。之后,我又和二叔一起跑了两次江苏,三次做生意共赚了将近20块钱(临沂一斤黄豆能卖0.23元)。兜里有了20块钱,我立时有了一种财大气粗的感觉。立马去新华书店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清代吴楚材、吴调侯收集东周至明代222篇散文的绘编书《古文观止》,进化论先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十几本书。这些书籍资料装点了我的学习生活;一段时间滋养之后,我自感收获颇丰。 但与孟姓同学相比我仍显逊色。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理,人的大脑天生也存在差别。我和孟姓同学虽然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他先天的智商可能更优秀,在竞争中自 然也就 更容易胜出。遗憾的是,我的孟姓同学因文革影响,学业中断,只好就业在临沂化肥厂,在工会工作至退休,一生政绩平平。但其亲弟弟孟凡利,毕业于名校,研究生学历,曾任职青岛市市长,现任职深圳市委书记;这也佐证了他们兄弟的遗传基因确实优于常人。</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六年五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突然爆发。“文革”势如摧枯拉朽,短短数月即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一时之间,大鸣丶大放丶大串联丶大字报丶停课闹革命等无政府状态在高校和中小学迅速漫延,致使党政机关丶文化教育等系统陷入了两年多的瘫痪状态……学校停课,学生无学可上,我的学业也因此定格在初中二年级;一九六八年初春,我参军入伍,学业戛然而止。</p><p class="ql-block"> 一一•一•一•一一</p><p class="ql-block"> 注:因为我参军前从未照过像,所以压缩包封面使用了我外孙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