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乡,重拾丢失的年味

慕 川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近乡,重拾丢失的年味</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文|慕 川</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年,又是这样平淡寡味的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像我们这些北方人,记忆中的年,总是有冰雪托映,从小年夜到元宵节一直伴有爆竹声声。尤其到了大年三十的午夜,爆竹声此起彼伏。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烟花爆竹的硝烟味,才是最正宗最直接的年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我的军校班长力涛在“八音盒”里转发了一条小视频,是一位60后大哥聊起了春节的话题。言道,“离春节越来越近了,可这年味却越来越淡了。网上有人说,现在的春节就是靠这帮50后60后的人在支撑着。50后60后是最后一批认认真真过春节的人了。听了这句话,我们这些60后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凉。而从另一个层面也表明,这句话似乎潜在的道出了中华民俗文化和根脉正在渐渐消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的时候,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吃好吃的是每个孩子的热盼。那个年代,城乡差异并不是很大,每家每户只有拿着供应券才能买到两包单价三毛六锡纸包装的江帆牌香烟。而在农村,从进入腊月开始,就盈溢着浓浓的年味。过了腊八节,便有农户陆续开始杀年猪,请上亲朋邻里好几桌,然后再割点肉、拎只鸡、拿点小米什么的送给城里的亲戚。那时吃顿正宗杀猪菜和过年期间的大鱼大肉,真的是满口香啊!如今,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商品极大丰富,过去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到的鱼肉现在你要是想吃随时就能够买到,不愿意动弹的话还可以点外卖配送到家。尤其到了春节,什么龙虾鲍鱼苏眉青衣帝王蟹是应有尽有,过年的菜品与平时的菜肴没什么两样,大年的味道也随之淡了许多。说来也蛮怪的,海鲜肉禽一大桌,大家却又偏爱起了蔬菜。这并不是人们的欲望倒退了,而是现代高质量的生活满足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去过年,最具仪式感的是供家谱。古色古香的家谱,清晰标记着一个家族直系堂亲与叔伯的亲情关系,记载着从家族开始到现在的迁徙、人物事迹,记录着家族的重大事件和对于家族以及社会的重大影响,给家族后辈发展道路上以典范引领。祖德宗功千载泽,子继孙承万年春。家族后辈通过春节供家谱以感念前辈,传承家风,永续百世其昌。现在30后40后的老一辈大多都已故去,加之反对迷信,过年供家谱的习俗也是越来越少了。特别是80后90后和0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亲情观,只有自己或双方的父母和他们的子女才是亲人,甚至都不知道家族还有叔伯表亲。过年,也只是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顿饭玩几天而已,能够回家陪伴父母过年的算是比较孝道的了。在他们的眼里,过年无非就是个节日长假,年味从这些独苗开始就变得更加寡淡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往过年,最有年味标志的当属烟花爆竹。孩子们把一挂小鞭拆分成零,装在衣兜里,手提用罐头瓶做成的小红灯笼,三五成群结伴在街上玩耍开心的放着鞭炮。那时候,除了小鞭,还有二踢脚,魔术弹算是最大的烟花了。聪明的小伙伴把两个窜天猴上下绑在一起,插在雪堆上,先后点燃引线,爆竹升空,底部的爆竹炸响后顶端的爆竹继续高飞。用现在的语境,民间小孩子早已掌握了火箭分级分离技术了。当年,春节期间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并不是很多,偶有谁家淘气调皮的小小子不小心引燃了自己家的柴草垛。后来,烟花爆竹也在不断的提档升级,烟花绽放的那一瞬间,犹金菊怒放,如牡丹盛开,像彩蝶翩舞,似火树烂漫。红红的火焰映红了人们欢欣的笑脸,对新的一年一切美好的希望也同烟花一齐绽放。过年,那真如诗句一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再后来,鉴于环保和安全因素,许多城市开始限放或禁放烟花爆竹。春节少了应有的鞭炮声,年味也被禁限令悄悄偷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我在海南三亚过年,三年的抗疫全面放开后,好像全国有一半的人都涌入了海南。广东徐闻港至海口的轮渡量创历史新高,三亚的街道也开始堵车,主城区同样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妹妹全家休假也来到了三亚,她家的住所是在汉黎混居的聚落两家合建的一栋连体三层,虽不奢华,却宽敞明亮。我很喜欢她家的清风小院,几棵金椰槟榔点缀,透过落地窗,满院阳光,呼吸中都有一股绿植和鲜花的醇香。山脚下,村寨的那池荷塘,荷花早已凋零,昔日清一色的绿裙裾也被时间染上了土黄。现在毕竟是海南的冬季,荷杆在水中的倒影,仿佛就是大自然的信手涂鸦。眼前的水墨丹青,未添新姿,却独具别韵。房屋的后院紧挨着巷道是村里的一片芭蕉林,碧绿的扇叶下,挂满了一串串弯月似的芭蕉。来海南的外地客大都很爱吃本地的这种芭蕉,香滑可口。整齐挺拔的芭蕉树,不争人间烟火,却澄净了岁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妹妹一家人半个多月前就发出了邀请,语气还带有点命令式,定好了要与大飞、小伟、海斌我们五家十五人团聚于此,共贺新春。正巧,饰演《老九门》中帅气机智的张副官的年轻演员张铭恩利用档期间隙也来三亚陪父母过年,他是好友大飞的公子。妹妹家的厨房很大,四五个人同时洗菜上灶都互不影响。而有了70后的小春小秋这对孪生姐妹,其他的帮手便显得有些多余。这姐俩干净利落,手脚并用,双手忙着切菜颠勺,脚下还不忘踩块抹布擦着地。这般速度与激情,足见其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一会儿的功夫,一道道红红火火的年夜大餐摆满了餐桌。两代人推杯换盏有说有笑,叙亲友真情,话时代变迁,念抗疫不易,祝家国祺安。接近零时,村寨里响起了久违的爆竹声。我伫立院中,满眼星辰,尽是烟花,顿觉年味有了。是在近乡处,而非久居的城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意义某种程度上在于一种期盼,就好比人们过年时对烟花爆竹的那种独特的情怀。今天在头条上看到一条讯息,美国加州将华人的春节确定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而建议取消年夜饭的某个砖家,估计他可能是个孤儿或单亲,或是他的血脉中压根儿就没有龙的基因。这么多年了,由于孩子不在身边,春节都是和亲友一起过的。今年的春节之所以又重拾年味,是亲情凝聚,是烟花应景……</p><p class="ql-block"> 没有期盼的日子,越过越没味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积极向上的年俗似应综合取舍,保持其原味的主流文化价值而世代传承。当人类在获取物质财富之路狂飚时,精神世界也不该陷入莫名的空虚。80后90后00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在原籍地求学工作,就连部分60后都过早的成为了空巢老人。要是再过十年二十年或更久,中国人过中国的春节又会是怎样年景?我们的下一代,如果没有了朋友,便会与社会失联;没有了亲情,便会与家庭疏离;没有了乡愁,便会与故土隔绝。在社会高度发达今天,让寡淡的年味重新浓郁起来,让年轻一辈把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下去,才能延缓步入“无缘社会”的进程。我们这一辈,更希望后生们能止步于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慕川,戍守中俄边防近四十年。归园未解鞍,纵马揽河山。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