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农历2023年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卯”,十天干中的“癸”,按照中国传统历法则属于“癸卯”年,“卯”即十二地支中的“兔”,故农历2023年也称“兔年”,兔年出生的孩子从属相上说即“属兔”。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说起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历来有“兔牛赛跑”之说。相传兔子和黄牛是好邻居、好兄弟。玉皇大帝排生肖时,依照规则,谁先到就让谁当生肖,并按照到达的先后排序。兔子和黄牛这对好兄弟约定,鸡叫头遍就起来直奔天宫争生肖排位。鸡叫头遍,黄牛起来时,兔子则率先跑了,有点儿不讲“兔德”的感觉。兔子跑了一会儿,发现一个动物也没有,心想起早了,反正第一了,就睡一会儿吧,于是就呼呼大睡起来。黄牛按约定起床,虽然跑得不快,但韧性强,一直坚持,便早就跑到天宫。只是老鼠投机取巧,蹲在黄牛的双角之间,反而拔得头筹,黄牛第二。兔子睡得正酣时,被老虎奔跑的声音吵醒了。这下兔子急了,赶紧追赶,但始终在老虎的后面,仅排得第四。兔子落得第四,觉得没有面子,就不跟黄牛做邻居了,就把家搬到野外土洞中去了。</p> 传说归传说,兔子赛跑总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以致另有“龟兔赛跑”之说。说到兔子,难免跟月亮联系在一起。这又是为何呢?一天分十二时辰。卯时也称兔时,兔时即清晨5—7时,这时太阳还未升起,月亮的光辉还未完全隐退。此时的月亮晶莹剔透如玉,所以卯时的月亮又称作“玉兔”。后来,“玉兔”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像“兔乌、兔影、兔房、兔魄、兔轮、兔月、兔钩、兔辉、兔阙、兔华”等,均指月亮,或者跟月亮有关。<h3> “玉兔传说”也是月宫神话的一部分。历来古代神话中都有“玉兔、白兔、月兔”之说,“玉兔、白兔、月兔”都指的是月亮。神话“嫦娥奔月”即说随嫦娥飞升到月宫的有一只白兔。刘向《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阳也。”文学家们更乐意用“玉兔”代指月亮: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兴福降祉”,贾岛《赠智朗禅师》“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辛弃疾《满江红·中秋》“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传说未必人人信之,如俞琰《席上腐谈》“愚谓兔自属日,所谓月中兔者,月中之日光也……世俗遂谓月中有捣药兔,妄矣。”颇有见地。神话中的玉兔形象很是可爱,长耳、圆眼、胖嘴,从出土文物及其他文献来看,这一形象从商代就有了。可见,月中有兔,玉兔(月兔、白兔)捣药之说传说已久。连当代探月工程中的月球车也取名“玉兔号”和“玉兔二号”。<h3> “玉兔二号”说到底,兔,口语称兔子,只是动物之一种而已,本没有那么虚无神奇。动物“兔”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属的总称。在动物学领域,兔子种类很多,据说共有9属43种之多,分布很广——亚洲、非洲、北美洲居多,欧洲、南美洲、澳洲亦见,常生活在荒漠、草原、树林之中。儿时在农村,只见过农地中善奔逸的野兔,后来始知家兔、长毛兔等养殖兔。兔子具有管状长耳,簇状短尾,后腿比前腿长而强健,敏感、聪明、胆小等特点,上唇有纵裂(豁嘴/裂唇)。这些特点往往成为汉语中跟“兔”有关的隐喻(比喻)的基础。甲骨文“兔”是象形字,“象踞,后其尾形”(《说文解字》),形态像一只长耳短尾、张着嘴巴的小动物。以“兔”作偏旁的字,多与“兔”相关。如“冤”,《说文》说:“冤,屈也,从兔从冖。兔在冖下不得走,益屈折也。”再如“逸”,从辵从兔,原义是“兔谩訑善逃也”。古汉语中“兔”是个单音词,如:《论衡》“兔抵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韩非子》“兔走触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成语“守株待兔”;《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以上“兔”均作为单音词使用。<h3> 现代汉语中,“兔”口语中变成双音词“兔子”。“兔”作为语素使用,并且是使用频率高的语素,组成一大批“兔”族词语,如:兔唇、兔毛、兔绒、兔丝、兔影、兔药、兔毫、兔月、兔角、野兔、家兔、长毛兔、白兔、赤兔、玉兔、飞兔、脱兔、走兔等。因兔子的外形特征和性格,跟“兔”有关的成语、俗语、歇后语也很多,如:兔死狐悲、兔走乌飞、乌骏兔走、狡兔三窟、鸟飞兔走、玉兔东升、白兔赤乌、狐踪兔穴、得兔忘蹄、守株待兔、兔死狗烹、见兔顾犬、目兔顾犬、动如脱兔、狼奔兔脱、兔起鹘落、全狮搏兔、狮象搏兔、兔犬俱毙、胆小如兔、兔丝燕麦、兔角龟毛、兔角牛翼、兔头麞脑、一雕双兔、兔子尾巴长不了、兔子不吃窝边草、兔子急了也咬人、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狡兔死良犬烹、不见兔子不撒鹰、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追逐双兔两落空、家有三只兔不愁油盐醋、饿兔捉老鼠饥不择食、狗撵兔子照直蹦、搂草打兔子捎带活儿、兔强盗、兔崽子、小兔崽子、兔毛大伯……兔子跟人类的关系密切。早在先秦时期,兔子就是六畜之一。因其弱小,它们很早就是古人狩猎的常见猎物,也因而很早就成为人类的食物。《诗经·小雅》“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描述的就是烧烤野兔款待客人的情景。《诗经·兔置》“肃肃兔置,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描绘的就是捕猎兔子的场景。到了周朝,兔子还可用于祭祀典礼中,登上大雅之堂,如《礼记·曲礼》“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兔曰明视”,兔子被列为祭祀神灵的八大灵性动物之一,属于通天使者。这些都说明,兔子很早就进入了古人的日常生活及礼仪活动之中。 由于兔子跟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跟兔子有关的文化或者说“兔文化”在我国逐渐形成。比如,兔子有双子宫,生育繁殖能力强,便成为古代生殖崇拜的对象,成为民俗文化中象征生命繁衍和寓意多子的神灵。“兔子”跟“吐子”谐音,《尔雅》中也有“兔子嬎”(“嬎”有生子多之义)之说。过去民间洞房的窗花常有蛇盘兔、鹰抓兔的形象,暗喻之义明显。有些地方或者民族,多希望在兔年娶媳妇、建房子,也是祈求多子兴旺之意。兔子不仅可以成为祭祀贡品,而且成为吉祥之物,祥瑞动物。古有“赤兔上瑞”“白兔中瑞”之说。《宋书·符瑞》言“赤兔,王者德盛则至……白兔,王者敬耆老则见”,《瑞应图》言“王者恩加耆老,则白兔见……赤兔者,王者德茂则见”。赤兔、白兔是吉祥之兆,可进献帝王取悦“龙颜”。《艺文类聚》还说“议者以为黑兔见,水德之祥”。可见,黑兔也是祥瑞之物,黑兔呈祥来自阴阳五行之说。以兔子作为祥物,固然属于迷信,纯属无稽之谈,但也说明兔子本身因其活泼、机敏、善良、温顺而自古以来受到中国人喜爱。民间认为白兔是幸运之神,兔是禳灾祛病的保护神,有“白兔寿千岁”之说。“兔儿爷”“兔神”也成为民间的文化崇拜对象。玉兔东升,银辉万里,这是人们描述太平盛世的吉祥语。玉兔、赤兔、白兔……成为吉祥文化的符号。<h3> 兔子不仅活跃在汉语的字、词、语句以及神话传说、民间信仰中,更活跃在历代文学家和艺术家那里。“兔”形象和主题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的“母题”之一。古代诗词中,与“兔”有关的诗句俯拾皆是。前文《诗经·兔置》即说明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就有了兔子形象,《楚辞》中也有“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的诗句。其后历代诗歌中不缺兔子相关的诗句,如“有兔爰爰,雉离于罗”(先秦)、“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兔子树下蹲,虾蟆池中游”(唐)、“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唐)、“兔饥食山林,兔渴饮川泽”(宋)、“生来不识兔,却立惊其神”(元)……不仅诗词中因嫦娥奔月使兔子成为文人想象的对象,而且小说戏剧中也不乏兔子形象,如笔记小说《西京杂记》载西汉时期梁孝王刘武筑兔园之说,《西游记》中有玉兔精,《封神榜》中有长耳定光仙(兔儿爷)、伯邑考(白兔),鲁迅有小说名《兔与猫》等。戏曲中,江南四大南戏中有两出与兔子有关,即《白兔记》《拜月亭记》。其中,《白兔记》讲述的穷书生刘知远与李三娘的悲欢离合,“白兔”成为促成两人团圆的红娘;《拜月亭》正是以拜月习俗为戏线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从出土文物、绘画、雕塑,到当代童话、动漫等作品中,更不乏兔子形象,且小朋友们似乎是更喜欢兔子的。说到兔年,兔子这么可爱而神奇,新春佳节跟兔有关的祝福语是少不了的,如“兔年大吉”“兔年大旺,金玉满堂”“虎归山林,兔跃平原”“赢在开门,胜在兔年”“玉兔迎春,步步为赢”“虎奔千里留雄劲,兔进万家报吉祥”,以及跟兔有关的谐音祝福语如“'兔'个吉祥”“'兔'个健康”“'兔'飞猛进”“大展宏'兔'”“团'兔'似锦”“'兔'出贡献”,等等。最后,我们也免不了要说一声“兔年大吉,兔个快乐”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原作者为陈昌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