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阿里大北线(三)

幻听@hillside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你未曾到过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都叫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你曾去过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是回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西藏最具有魔幻般吸引力的话题,是关于神秘的象雄王朝及其文明,因其年代过于久远,已成青藏高原文明史上最大的谜团。留传至今的象雄遗物除了几件故如甲木墓地的出土文物外,就是密集于阿里的岩画。早听说阿里是西藏岩画发现最早、数量最多的地区,日土县有十几处之多,而且都以早期岩画为主,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象雄作为部落联盟就已雄踞西部高原,它代表着比吐蕃时期更早的一个本土文化时期,是古老苯教的发祥地。可以说,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在日土往狮泉河方向的新藏公路左首找到一处,新修的公路为保留岩画在此拐了一个弯儿。推开栅栏门,青色的岩壁突兀醒目,仔细寻找,岩画还蛮集中的,这些岩画是先民们用锐器在岩壁上刻凿而成,线条古朴简单,但造型概括生动。内容主要表现高原古代的社会生活风貌,如狩猎、骑射、放牧、农耕,还有舞蹈、战争、宗教祭礼等,分布在附近其它地方的岩画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日土岩画向东与革吉、改则等藏北羌塘各县的岩画连接,形成一个东西向的条形分布带,正好与横贯藏北高原的班公措——怒江断裂带基本重合,在地理特征上,这是一个连绵不断的宽谷湖盆区,它使高原部落的东西向流动迁移有了畅通无阻的通道,即现在的G317阿里大北线。所以当我们穿过狮泉河,一路向东,道路顺畅得像做梦一般,不用走盘山公路的感觉真是太幸福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路遇藏族同胞民俗活动,貌似一个临时交易市场,还有歌舞节目~问了一位藏族姑娘,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节日,估计就是定时定点会举行的一种活动,游牧民族更需要交流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狮泉河是阿里地区行政公署驻地,规模比一般县城大很多,商业繁荣,我们在这里吃了午饭买了西瓜继续上路。穿过狮泉河就转到G317,大北线道路状况已经非常完好,全程国道二级标准的柏油公路,不用担心道路状况和车辆状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狮泉河到革吉只110公里,没多久就到了,革吉县平均海拔4800,世界屋脊的屋脊,是狮泉河的源头,属羌塘高原大湖盆区。这是一段真正的荒原,荒凉、神秘而寂要的无人区,同时也开启大北线最精华的一段。虽是七月,由于太过干旱,藏北高原还是黄绿色为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由于对路况心中有底,我们决定继续东行。这里已经是著名的阿里高原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藏北高原,昆仑山、可可西里以南,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是目前中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9.8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穿越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也是我们这次旅行的终极目的地之一。一路走着,野生动物多起来,但主要还是两种动物:藏原羚和藏野驴多,遇到有时家畜和野生动物各在一旁吃草,相安无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藏原羚</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藏原羚不是藏羚羊,它们体型稍小,尾部有心形白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里保存了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内部地势平缓开阔,湖泊星罗棋布,高寒草原生物生长量虽低,但面积广大,食物仍较充足,加上冰雪融化,众多的河流及盐湖又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饮水和食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沿317国道,最不缺的就是藏野驴。它们三五成群,要么低头吃草要么望向路人,十分呆萌可爱。这是上世纪90年代打击猎捕之后数量逐渐恢复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由于海拔的高度和恶劣的气候条件,这里的植被和植物极其脆弱,一旦受到破坏就无法恢复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我们一路走来都是沿着国道行驶,绝不会去碾压这里的半根草,垃圾也是用塑料袋装好,让我们一起来保护这块净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藏野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改则住一晚,第二天再出发,湿地湖泊逐渐多起来了。从地图上看,分布在大北线上的千百个大大小小的“措”,如珍珠般宝贵的湖泊,滋润了这片贫瘠的土壤。按理说中北线湖泊最多,但我们没有计划走中北线,体验搓板路是需要勇气和实力的,一台车最好不要尝试。大北线的湖泊已经很典型,比如仓木措,其清灵俊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惜无论如何拍不出她的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公珠措,当琼措,扎日南木错……叫不出名字的一错再错,湖水的颜色随着日光的推移和湖水中盐分等矿物质含量的变化而变化,每一个都有不一样的美。只是有些湖泊明显含盐量偏高,远看白茫茫一片,它们为这里的牧区和野生动物提供水源和食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听说坐落于当惹雍错湖畔的文布南村附近也有象雄文明的遗址,我们决定向南拐进去看看。205省道路面起伏颠簸,开车必须减速小心,然后转入乡道,终于到了羌塘腹地的文布南村。没有在网上订到住宿,当地最像样的酒店已满,转了一圈,只好找了一家驴友俱乐部凑合过一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趁着太阳落山之前在村里走走。文布南村座落在美丽的当惹雍错湖岸,坐北朝南,背倚达果神山,百多户人家,村民都是藏族,归四十多公里外的文部乡所辖。全村信仰原始苯教,被人称为最后的苯教部落。苯教是西藏地区的原始本土宗教,曾是象雄国教,据说当佛教传入西藏的时候,与苯教经过一段时间的斗争,得到了后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大力支持(削藩),藏传佛教兴起,而苯教渐渐少有人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尽管如此,作为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传承者,苯教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时至今日,藏民族的很多习俗和生活方式,依然有着象雄时代的印记,如跳神舞、转神山、拜神湖、悬挂五彩经幡、打卦、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以及转转经筒等有着苯教的影子,甚至包括藏民的婚丧嫁娶、藏医等,在某种程度上仍沿袭着苯教的传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傍晚时分,村里的炊烟升起。村里房屋的墙全是石头垒砌而成,外面刷上一层白色,再用红色勾边,窗框周围涂成黑色。黑白红三色暗示着在这里居住的人们的信仰。简单的生活,纯朴的习俗与信仰,村前的青稞麦田,再配上美丽的大湖与极为安静的空间,这,就是藏北草原上的“世外桃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离村不远就是古象雄国遗址。象雄王国在这里就像一个情深缘浅的过客,繁华着,消失着,对比当惹雍错和达果山的永恒相望不过是过往云烟。文布南村有雪山圣湖的陪伴,倔强存在着,也许正是因为它不惹尘埃,远离喧嚣,才拥有了不食人间烟火般的清丽脱俗,如此一想,心里便豁然开朗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日晕奇观哦,完整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惹雍措湖边的星空。遇到两队拍星空的年轻人,一起守到十点。这里特别适合拍星空,银河出来的早,月亮会被山挡住,就是太冷了,湖风很大,穿了羽绒服还是越来越冷,手伸出去像刀割一样刺疼,这估计是我的非典型性高反症状了吧!算了,胡乱咔擦两下收兵回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离开文布南村,我们前往班戈。沿路很多都叫不上名字的湖泊,原来快到色林错了,色林错是仅次于纳木错的西藏第二大湖(有说已经是第一大湖),而且是个湖泊的王国,在它的周围有23个卫星湖,如同翡翠项链般缭绕。据说几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个整体的巨大湖面。与藏北高原上诸多大湖一样,色林错有着内地平原湖泊无法比拟的高透明度,最大透明度高达10米以上,走近湖岸即可以感受到它的清澈纯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色林错在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是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最多的地区,在众多的卫星湖中,错鄂湖鸟岛成了候鸟的第二根据地。每年的春夏季,都可以看到数以万计的地中海棕头鸥,不远千里从地中海飞过来,场面极为壮观。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深入进去拍摄,当然要带长焦镜头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藏羚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湖滨湿地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我们能见到最多的是藏羚羊。藏羚羊被誉为高原上的精灵,它们通常栖息在海拔4600-6000米的高原草甸、草原上,尤其喜欢集中在水源地附近、地势平坦的草场上。在我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以羌塘为中心,呈周边辐射状。曾经受偷猎盗猎等因素影响,藏羚羊十分濒危,好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动物保护,无数人的努力,藏羚羊的数量也多了起来,将它们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色林湖湿地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雄性最大的特征是头上长有一对细长而直的角,多数长度能达半米以上,看上去十分显眼且独特。相对于雄性来说,雌性的体型略小,而且没有尖角。雌性藏羚羊会沿着固定的路线向北迁徙到达产崽地,生产之后又会迁徙回栖息地与雄性藏羚羊合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奔跑一天住班戈,这里海拔4700+,在我们终于对高反完全无感的时候,完成阿里大环线的最后一站!早餐店遇到几个自驾行的旅客,有单车直闯中北线,被搓板路震掉车灯换两个备用胎每天看日出日落星空银河到发腻的夫妻俩;有跟科考队一周猛晒,路过无数珍稀野生动物脸上几处高原红还谈笑风生的小伙;有因丈夫工作调动几次进藏一住几年爱上这里的妹子……都是狠人啊!出门前的各种担心质疑否定自我在这个时候已经烟消云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听说圣象天门已经关闭,真心有点遗憾!不S心的我们打算从另一条北线过去看看纳木错。途中看到几辆载着马儿的皮卡,哈哈又赶上赛马节了,赶紧跟上!整个藏历七月到八月都有相关大型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阿里大环线上遇到第三场赛马🏇,一个保吉乡竟然能有这么大的规模,不亲眼见到真难以置信!藏族同胞非常爱惜他们的马,都是皮卡载着,毯子裹着,小辫儿扎着。。一看就是高原上的娇子和宠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藏北的那曲赛马节听说已久,不知道八月是什么个盛况,可惜行程时间不对,我们惦记纳木错,不能久等,看不了比赛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似乎盘山公路走了好久,能远远看到湛蓝色湖面的时候,道路消失了!当地人有转湖的习俗,所以环湖是非铺装路面,得减速慢行,还得做好露营的准备,这个不现实;越过滩涂到湖边不算远,顺着若隐若现的车辙印过去,有一群马儿在湖边吃草,我们把车停在湖边,近距离感受纳木错的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海拔4700多,是最接近“天堂”的湖泊,其东南部是直插云霄、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万顷湖水与碧空白云交相辉映,颇有一种天地宇宙尽在怀抱之中的感觉。和羊湖与玛旁雍错不同,纳木错的湖水更像海浪一样,摇荡着、拍打着湖岸,因为纳木错湖沿线很长,处于高原地区经常受到大风的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这纳木错的北岸,倚着一台孤独停靠的车旁,听着湖水轻轻拍打细石,蓝天深邃辽阔,与纯净的湖水浑然一体;远处雄奇皑皑的雪峰犹如琼楼玉宇,忽隐忽现;湖边的草地犹如一张巨大的绿毯,无边无际。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如一个威武的战士守护着纳木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回到拉萨,此行算是告一段落。第一次进藏就自驾走阿里大环线,外人看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其实只要身体健康的人都没有问题。这不会是我唯一一次来西藏,青藏高原地域广阔,景色丰富壮美,从自然到人文,一趟显然不够,换个季节,换条线路,换种方式,肯定还会再来。尊重自然,遵从本心,有生之年多做一点想做的事情,终会找回内心的那种充实和无惧风雨的勇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临走之前逛一下罗布林卡——达赖喇嘛的后花园。碰到藏族同胞在屋顶打阿嘎。年轻的藏族男女几十个人排成队列,每个人手中拿着一根木制的工具,他们一边唱着歌、一边按着一定的节奏前后左右移动步伐,同时用手中的工具敲打着脚下的碎石和泥土,场面颇为壮观。他们是那么开心自在,仿佛他们不是在劳作,而是在与大自然进行一种亲密交流,这真是一种特别文化的象征和符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拉萨,在这座旅游季堪称热闹的高原城市,吃简单的食物,品淳朴的味道,可能是对它最好的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吃过的最美味的奶酪,没有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拉萨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双彩虹,幸运之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