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清水县充国小学以“二十四节气进校园”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把二十四节气融入班级文化,用中华民族创造的这一精神财富以文育人,促使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孩子们更多了解节日礼仪和风俗,将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学习知识和养成习惯的自觉行为,促进其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自信,按照学校安排,本次“二十四节气”——“大寒”主题实践活动由二(5)中队主体承担。因正值寒假,辅导员老师安排全体少先队员在家中开展了实践教育活动。</p> 一、大寒知识篇 <p class="ql-block">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300°。时间点在1月19至21日,仍然处在“三冬”中的季冬阶段。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数九严寒,正所谓“四九夜眠如露宿”,寒潮活动最为活跃,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p> 大寒三候 一候 鸡乳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寒时节,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母鸡可以孵小鸡了。</p> 二候 征鸟厉疾 <p class="ql-block"> 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p> 三候 水泽腹坚 <p class="ql-block"> “三九四九冰上走。”这时候,湖泊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p><p class="ql-block"><br></p> 二、大寒习俗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食糯</b></p><p class="ql-block"> 大寒“食糯”,也就是吃糯米制作的食物来驱寒暖身的习俗。比如老北京地区有用糯米和大米制作的“消寒糕”,讲究一点的还会点缀些许桂圆,葡萄干,红枣一类的食材,亦有吃“年糕”的,驱寒的同时又图个“年年糕”的好寓意,南方地区有吃糯米八宝饭的,腊味糯米饭的,八宝粥的等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备年</b></p><p class="ql-block"> 每到大寒节气,人们便开始忙着为过年准备、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买“岁”</b></p><p class="ql-block"> 旧时大寒时节人们争会相购买芝麻秸。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蒸供</b></p><p class="ql-block"> 所谓的“蒸供”就是指准备蒸制一些祭祀所需的糕点食物,如今已演变为蒸馒头,蒸馍馍,蒸花馍,蒸花糕的习俗,一般都在腊月二十八和二十九这两天来进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除尘</b></p><p class="ql-block"> 除尘旧时“除陈”的意思,也是打扫卫生的意思,有句老话说道:“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打扫卫生可以把家中的一切霉运穷运全部的扫除去,一般都放在腊月二十三的小年这天来进行,而且大扫除的时候还要忌大声说话,有“闷声发大财”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糊窗</b></p><p class="ql-block"> 旧时可没有什么玻璃窗户,家家都是用纸糊的窗户,所以到了年前腊月二十五这天,都要用新纸把窗户重新裱一下,一则为了好看,二则有“糊窗户,换吉祥”的美好寓意,而到了现代则演变为“贴窗花”,“剪窗花”的习俗,喜庆又美观。</p> 三、大寒养生 <p class="ql-block">精神--心情舒畅</p><p class="ql-block">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尤其是老人家,因大寒前后适逢春节,儿孙满堂,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p><p class="ql-block">生活--睡前洗脚</p><p class="ql-block"> “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p><p class="ql-block">运动--日出后运动 </p><p class="ql-block"> 大寒时节的运动可分室内及室外两种,可进行慢跑、太极拳、打篮球等体育锻炼,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 。同时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后为好。</p><p class="ql-block">食补--固护脾肾,调养肝血。</p><p class="ql-block"> 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由于大寒适逢春节,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富的过年应节食物,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同时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p> 四、实践活动 <p class="ql-block"> “大寒”——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寻年味活动,来提升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让大家体验春节传统习俗的魅力,过个开心的“文化年”。</p> 窗花迎“大寒” <p class="ql-block"> 大寒节气,要为春节做准备,其中就包括剪窗花。在古代,人们没有窗帘,只能用纸糊在窗户上,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到了现代,有了窗户门帘,不再用纸糊窗户,但是装饰窗户的习俗依然保留下来了,如剪窗花。</p> <p class="ql-block"> 在剪窗花的过程中,孩子们对窗花的对称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动手的同时,创新着自己的思维,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同时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还寄托了同学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p> 对联饰“大寒” <p class="ql-block"> 写春联、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 一副对联,两句吉祥话,承载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期盼,既能躬亲实践传承传统文化,又能够让对联带动人们走近春节这样的传统文化节日。</p> 美食品“大寒” <p class="ql-block"> 大寒的意思是天气寒冷到极致,所以在每年大寒时节,人们要适当的吃一些有“滋补御寒”功效的食物。养生饮食要“宜减咸增苦味”来养心气,从而使我们更加健康。</p> <p class="ql-block"> 一道道美食,一张张笑脸,都洋溢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同学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加感受到了节气的精神文化内涵,受到了传统民风民俗的熏陶教育。</p> 巧手绘“大寒”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用灵巧的双手将关于大寒的节气知识绘画下来,在一幅幅图文并茂的作品中进一步认识大寒,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大寒的理解和喜爱。</p> 才艺庆“大寒”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通过吹奏小乐器、跳舞、手语操、古诗朗诵等方式巧手展才艺,感受中华传统节气的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大寒节气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孩子们身上不断地传承下去,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