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老婆睡得不错,一大早她就开始研究并宣布今日行程。<br>一、早,去安昌古镇,在那解决早点。<br>二、午,去书圣故里,吃罢午饭再游。<br>三、晡时,兰亭。<br><br>于是,快速梳洗打理一下行装,直奔目的地。出发时间为七点四十分。<br><br>一路车流很少,有导航相助,八点半抵达。一个字——顺!<br><br>春节期间整个绍兴公交车免票、景点免票,老婆一听,立刻眉开眼笑。说,这次来玩,还是一个字——值。 安昌据说是整个浙江最原汁原味的古镇。在这里,江南水道交错。小河两边,古屋参差。真个小桥流水人家。<br> 漫步走过安昌镇石牌,再过一长廊,满目皆是店铺。熏鱼熏肉什么的,大小各异,颜色深黑,像是很能激发味蕾的样子。我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太喜欢味重的菜肴。我们来得早,街边的店主们正忙着朝外面搬货物摆放,来不及叫卖,互不打扰,两下相宜。 河两边乃狭窄的过道,清一色石头铺就。我仔细审视了部分石板,有的还真是有点年头,表面上磨得溜滑。耳边仿佛听到宋时商贾叫唤,马蹄声急。如果真有量子纠缠,平行世界,时光机器,我倒真的想穿越一下,以便能看看那个我有怎样的活法,又做了哪些人生的选择。<br> 其实,旧时的百态人生,今天的人生百态,都是选择。<br><br>昨天,我漫步越城区,淡江边就看到小屋低矮,和背后的星级酒店相对照,画面震撼。<br>今晨,在小镇安昌,早点店墙上,明星照和毛主席的大头像,再配上“相聚是缘”,有没有时光穿越的感觉?<br> 今日的早点叫“清朝草根混沌”,排名“美味中国行”第二名。到现在我也不知第一名是个啥,也懒得去查。总之,这碗混沌历史悠久,汤端上来青丝丝的,两口一个吞下,爽极。 街中有卖小吃“南瓜花”的,刚点着炉子,师傅正扛起大铁饼,左右上下摇晃。我看着好奇,便停步询问,何为“南瓜花”。师傅回答,小饼而已,内包豆沙。我问他这和“南瓜”有什么关系,师傅回答,一直以来都如此称呼。<br><br>我足足等了有小二十分钟才吃到“南瓜花”,老婆说,味道不错。 小镇安昌最让我感触的是它还是浙江闻名遐迩的“师爷小镇”——只因其自古浙江绍兴出师爷众多而得其名—。师爷兴盛于明清,届时就有“无绍不成衙”之说,随后三百年,绍兴师爷群英荟萃。<br><br>和老婆仔细阅读了师爷相关的历史发现,对照自己,我可能也是当今的“师爷”。<br><br>师爷的事业跨度很大,河工、戎幕、知客、账房、征比、漕粮、著书、教读等等。 推敲良久,和老婆一致认为,我也许就是干“教读师爷”的行当。<br><br>可我也不敢确定,自忖和绍兴的师爷相比,现在的教师那就差太远了。<br><br>身正乎?学高乎?淡泊乎?自律乎?忠诚乎?<br><br>我不敢回答!<br><br>师爷训: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细品,你会发现,师爷就是高! 坐在师爷的位置上,表演一下当师爷,权当到此一游!<br><br>从师爷馆出来,街上就人头攒动啦。出,发现大大的停车场也停满了汽车。<br> 闪人,下一站,书圣故里。<br><br>等我开车到书圣故里,已经是12点35分了。<br><br>首先当然是找吃的。拿手机收,顺便问一下当地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天天来酒家”。<br><br>四个菜都干完了,肚皮差点撑破。 书圣故里是个小街区,位于戢山脚下。山上有戢山书院,据说乃戢山学派发祥地。黄宗羲和陈确最有影响。我曾在80-90年代对民主思想钟情,喜欢他“天下为生,君为客”“天下之法”理论,也看了些书籍,如《名儒学案》、《宋元学案》等。当年上大学时选修了刑法专业,并想考刑法类研究生,而《中国法制史》中黄老当然在其列。<br><br>绍兴的最大招牌就是王羲之啦,书圣故里怎可除外?<br><br>书圣故里的戒珠寺就是老王家宅而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思忖,人间万物,皆白驹过隙,戒舍自如,方为真本性。 <p class="ql-block">我午饭后最喜小睡,度步间睡意骤升,让老婆一人去登文笔塔,我爬上车子,一会就睡着啦。这也是我喜欢单独游玩不喜与人为伍的原因,我怕耽误他人行程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等老婆打开车门叫醒我,我已经恢复了精神。车门窗紧闭,她担心我失了氧气昏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开车起步,目的地,兰亭。</p> 兰亭闻名海外,都是《兰亭集序》的功劳。越王勾践种兰渚山,渚又为“兰渚”,若有亭称之为“兰亭”合乎情理。<br><br>我好生纳闷,1670年前(公元353年)一位51岁老大爷,酒后发了篇感慨,写了324个字就翻起了这么多风浪。从此,不管朝代如何更迭、江山如何易主,对这324个字的狂热有增无减。 <p class="ql-block">徜徉在“兰亭书法博物馆”中,我追寻着历史的踪迹也弄不懂个中的原因。《兰亭集序》作品的内容写得也就那回事,感慨的文笔谈不上“文采承殊渥”“惊天地,泣鬼神”啥的。可它咋就有这么大的魔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就是写了手好字吗?写字的人称其量尊称为“一代匠人”哪怕称之为“万代匠人”,论对中国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即使拿近代鲁迅出来和他相比,也该比老王绰绰有余吧?</p> 我于是在百度上搜了下:书法的意义。<br><br>结论如下:<br>1、实用性<br>2、艺术性<br>3、文化性<br><br>我反复推敲才懂了一点。<br> <p class="ql-block">书法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物理存在,它是人类进步发展、人生追求更高的境界,是审美、度己、生命律动,是格局、风度、思想和神采,是宗教中的大悟,是超越历史,横跨古今的藕带,经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我,今日一游,是享受,历史带给我透亮般的愉悦,作为华夏子孙,有理由自豪爆棚一把。</p> <p class="ql-block">2023年1月19日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