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享读书,乐享生活——开元中学语文组读书沙龙

小火车滴答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人说:“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存全利而无少害者,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阅读是人生最好的修养,“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开卷有益——我们爱读书,良师益友——我们读好书,学海无涯——我们终身读书。为了求进步、更从容,开元中学语文组举办了主题为“悦享读书,乐享生活”的寒假读书沙龙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描写人内心的全部深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玥玥老师分享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该书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遗世之作,是作家哲学思考的总结,对现代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世西方众多作家都将其奉为圭臬。“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爱情,发现大海那样,是我生活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书根据一桩误判的真实弑父案创作而成,描写了一场发生在地主老卡拉马佐夫与三个儿子、 一个私生子间,因财产和情欲矛盾而酿成的悲剧;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对人物及其心理的深入、透彻的透视与描摹,通过一场错综复杂、震撼人心的家庭、道德和人性悲剧,揭示了俄国社会在资本主义冲击下萌生种种尖锐矛盾。</p> 育人达己,提升教育魅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宋洪森老师分享的书目是于漪老师的《教育魅力》。教育的魅力是创作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发展,逐渐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发展,成为有发展自觉的人。儒家说:“人人皆可为圣贤”,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拥有一份独具鲜明个性的教育魅力,宋老师从学习、实践、思考三个方面谈了如何提升教育魅力。</p> 书香涵咏,润泽心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晓倩老师分享的书目是《给教师的建议》。当我们教师用爱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爱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用爱的目光去关注学生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爱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时,我们就赢得了学生们的心,就获得了教育的主动权。爱心是教育的核心,爱心是教育的灵魂。“阅读”这件事,不仅仅是读中学时需要每周完成的一项家庭作业,更应该是每个人,特别是教师的人生必修课。</p>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分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宋雪玲老师分享的书目是《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高度强调阅读对师生精神成长和自我教育的重要促进价值。2022新课标也强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阅读来拓展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要加强自身阅读以不断丰富知识底蕴,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仅是知识上的给予,更多的是要热情的付出,用爱感化每一个学生,尽可能的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我们就应该把它看做一份光荣的事业,必须担负起这份责任,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奋斗,并享受这份责任所赋予的快乐。</p> 站直了,别跪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太斌老师的分享书目是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语文教师应当是思想者,应担当起思想启蒙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非老师认为,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应该做到: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邓老师在解读中拓展了三条,分别是:帮学生打开一扇欣赏世界的窗户,帮学生拥有独立思考和质疑的精神,帮学生找到和生活和世界相处的途径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条。”</p> 解码青春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洁老师分享的书目是《解码青春期》,这是一本帮助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洞悉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并对其进行科学引导的实用手册。本书勾勒了青春期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将青春期常见棘手问题,融入生动的案例中,通过真实、有启发性的故事来帮助家长破译青少年行为背后的动因,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来与青春期孩子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进而实现培养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不应该把青春期看做是洪水猛兽。我们应该去观察他们的变化,接纳他们的变化,多多给予他们陪伴,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和心理的支持,对于他们可能发生的一些小偏差,给予温和的引导便好。对于自身,我们遇到问题也要及时寻求帮助,积极寻找应对的对策,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努力做好孩子的罗德尼。</p> 与书同行,“典”亮心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小玉老师由《叶圣陶谈阅读与写作》出发,分享了读书感悟。叶老说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源于生活,应该先有生活,后有写作;先有经验,后有写作;先有情感,后有写作”。 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应只有一桶水,教师应有“长流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刘老师的阅读也以这几方面为主:文辞优美、富有真挚感情和哲理的文章;经典名著;课堂教学的书籍;与所学文章及作者有关的资料;初中生情感教育的论述。刘老师尤其重视经典文学的品读,因为它不光文学性强,还能洗涤人的心灵。刘老师结合《背影》与《刘姥姥进大观园》两课展示了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在有目的的阅读中,进一步提高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素养在阅读中升华。读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书就是不断揭开谜底,逼近这个世界真相的过程。而品鉴与分享,就是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递给别人,把读书的乐趣分享给别人,更是一个从吸收到输出再内化为自己所得的过程。今天几位老师真诚而又专业的分享,实在是让我们受益匪浅;而在这个舞台上的他们,闪闪发光。希望我们都向他们学习,在工作之外与书为友,多读书、读好书,以书为鉴,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开元中学语文组</p>

学生

教师

老师

读书

分享

阅读

青春期

教育

魅力

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