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祖庭 — 开化寺

大岭书院

<p class="ql-block">   开化寺,唐代佛教古刹,弥勒菩萨祖庭,位于陕西韩城古昝村东黄河岸边。《韩城市文物志》记载,唐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纪念弥勒菩萨降生于此而创建,</span>唐大中十四年(860)重修。</p><p class="ql-block"> 唐天佑十七年(920)修葺,镌立“弥勒菩萨故里”碑。</p><p class="ql-block"> 宋太平兴国九年(984),镌立“敕赐同州韩城县开化寺”碑记载:“弥勒下生寺在昝村社界,天佑十七年(920)、显德三年(956)、开宝四年(971)、太平兴国三年(978)”,相继扩建。</p><p class="ql-block"> 金正隆三年(1158),镌立“增修开化寺记”碑记载:“唐高僧契此降生于此,昝社杏花村李氏子,兴教化于江南,人称真弥勒”。</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年间《韩城县志》记载:“寺在昝村,唐敕建,赐名弥勒下生寺,宋兴国二年敕改今名”。</p><p class="ql-block"> 《韩城市志》记载:“开化寺在昝村旧址以东,唐天佑四年(907)重建,原名弥勒下生寺”,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改名开化寺,最盛时有和尚千余名,抗日战争初被拆毁”。</p><p class="ql-block"> 《韩城市地名志》记载:“开化寺在昝村以东,唐天佑四年(907)重建,相传弥勒佛降生于此,建寺纪念,寺分东西两院,和尚曾多至五百余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开化寺</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开化寺为同州府最大的佛教寺院,古云:“东有开化寺,西有法门寺”,阐明了开化寺在佛教界的重要地位。开化寺得名颇为神奇,昝村区域盘河上游,河道里一片石头,最大的一米见方,到昝村寨下,河道里的石头慢慢变小,至开化寺地界,成为沙粒,到化石寨下,完全化为泥沙,古曰:“弥勒下生,顽石开化”。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太宗赵炅下旨,弥勒下生寺主持僧人惠进重修寺院,赐名“开化寺”。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镌立“敕赐同州韩城县开化寺”碑,记载了开化寺的得名渊源。</p> <p class="ql-block">开化寺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  开化寺为佛教名刹,秦晋豫三省佛教重要弘法道场。寺院辖东池寺、西池寺、中池寺、南池寺、北池寺、观音寺、圆觉寺、石佛洞、雷音寺、普照寺、竹林寺、弥陀寺、圣寿寺、云峰寺、化渡寺、华严寺、兴化寺、尊胜寺等下院,为关中地区有名的千年古刹,僧侣众多,香火旺盛。明成化九年(1473)镌立“重修开化寺下院龙凤山石佛洞”碑,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镌立“重修开化寺下院龙凤山东池寺”碑,记载了修建开化寺下院的渊源。开化寺遗存文物记载,北宋,主持僧人惠进重修开化寺。金代,五台山僧人善慧增修开化寺。清代,少林寺僧人行成驻锡增修开化寺下院中池寺。民国,少林寺僧人永纯主持增修开化寺下院南池寺。</p> <p class="ql-block">开化寺下院石佛洞碑</p> <p class="ql-block">  开化寺,规模宏大,分为上院和下院,上院位于古昝村,下院为西北山区五池寺。上院分为东院开化寺、西院弥勒院。上院地域广阔,北至昝村寨南,南至盘河入黄河处,东至黄河岸,西至盘河岸。开化寺门前有石狮两尊,院内有历代石碑多通。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弥勒大佛殿、藏经阁、方丈室、千佛殿。主殿两侧有配殿,东为鼓楼、文殊殿、观音殿、祖师殿,西为钟楼、普贤殿、地藏殿、伽蓝殿。寺院配套建筑有僧房、香积厨、斋堂、东司、禅堂、云水堂、寮堂、西净等。地藏殿有铁护法一尊,手持铁索,瞪视众生,若心念不正,心慌步乱,触动机关,护法便会挥舞铁索,迎头缉扑。善男信女,净心礼佛,则安然无事。开化寺铁钟,声传数十里,山西境里清晰可闻,“开化钟声”为古昝村八景之一。弥勒院位于黄河渡口。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弥勒菩萨圣诞)、二月初八(契此和尚生日)、四月初八(释迦牟尼圣诞)、腊月初八(释迦牟尼成道日)都有盛大庙会。 </p> <p class="ql-block">开化寺罗汉堂</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驻扎昝村黄河沿岸,拆除开化寺部分建筑,修筑河防工事,寺院遭到破坏,大批文物移至昝村小学(禹王庙)保存。抗战后,开化寺东院、西院佛殿还在,有僧人主持。1957年,文物工作者何修龄先生考察开化寺,在昝村小学发现大批开化寺文物,五佛冠,明代木雕佛像,明代印制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北凉翻译的《治禅病秘要法经卷》,清代裱装的佛教画卷等,均为不可多得佛教艺术真品。开化寺遗址发现宋太平兴国九年(984)撰立的“敕赐同州韩城县开化寺记”碑,1959年,移至韩城博物馆。明成化九年(1473)铸造的开化寺铁钟,1959年,移至韩城烈士陵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化寺遗存建筑被拆除,历代石碑,山门石狮俱沉没于黄河泥沙之中,千年古刹毁于浩劫之中。</p> <p class="ql-block">开化寺遗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