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1月14日(农历腊月廿三),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民间过小年、送灶神;家中则是母亲九十八岁冥寿。</p> <p class="ql-block">母亲生于1925年1月17日(农历腊月廿三),於2018年2月2日仙逝,享年93岁。</p><p class="ql-block">转眼间母亲已仙逝5年了,然而母亲的倩影常映眼帘。今天是母亲冥寿九十八周年纪念日,翻阅家中影集,浮想连翩。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张母亲生日的照片组合了此《美篇》,以示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之情。</p> <p class="ql-block">母亲毕业于大足女中,二十五岁便痛失丈夫,其公婆曾数次劝其改嫁,均遭拒绝。艰苦岁月,母亲寡居季家坝,靠编织竹蓆为生。一年后,受聘小学教师工作。近三十个春秋,母亲瘦削的双肩独自承受着工作、生活以及政治上的巨大压力,含辛茹苦地拉扯着我弟兄二人长大,谆谆教导我弟兄二人要怎样做人,做个好人。</p> <p class="ql-block">1986年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母亲的六十岁生日,此照片摄于中敖区小学初中部操场,背景是初中部校舍。</p><p class="ql-block">那时条件较差,只记得亲自宰了五支鸡,拜托学校炊事员清蒸,至于还忙活了什么菜,一点都没有记忆了。</p> <p class="ql-block">上图系原中敖小学初中部校舍,我在这里贡献了八年青春。</p><p class="ql-block">断垣残壁,枯叶遍地。沿黄泥地迈进校舍正中黑洞洞的过道直入,居中是办公室,两侧是教室。进入校舍后,过道呈T形,右侧的过道用一大块白布隔离开来,这就是我家的厨房和卧室了。</p><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初,母亲就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在本区最偏僻的高坪、天台和天保等村小任教,退休后到中敖区小学负责敲钟。当时,我和母亲都同在中敖区小学工作,相互间多了些照顾。</p><p class="ql-block">比较起来,生存条件还是比过去好一些了!</p> <p class="ql-block">2006年,母亲在深圳过81岁生日,四代人共吹蜡烛,祝两位老人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苍天有眼,母亲的晚年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女儿赴深圳十余年,已打拼出了自己的天地。她考虑到婆婆和外婆年岁已高,趁两位老人腿脚还利索,2006年底专程接来深圳玩耍了三个多月,遍游欢乐谷、世界之窗、东部华侨城、仙湖植物园以及锦绣中华民俗村等等,这应该是母亲最欢乐和幸福的岁月了!</p> <p class="ql-block">深圳大梅沙,四代人一起观海戏沙。</p> <p class="ql-block">老祖祖牵着蹒跚学步的曾孙女游东部华侨城。</p> <p class="ql-block">81岁的母亲和83岁的岳母同亲友们一起攀登了深圳莲花山。</p> <p class="ql-block">母亲的九十大寿选择在我区最豪华的华帝王朝酒店大厅举行,子孙四代叨拜,八方亲友恭贺,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今日灶君上天,托灶君把晚輩们感恩的心带给母亲,祝母亲生日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