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长江绝岛 海门天柱

云居天柱

<p class="ql-block">雾锁小孤山</p> <p class="ql-block"><i>【小孤山简介】</i></p><p class="ql-block">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六十公里的长江中的独立山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围1里,海拔78米。形态特异,孤峰耸立。</p><p class="ql-block">以奇、险、独、孤而著称。“东看太师椅、南望一支笔、西观似悬钟、北眺啸天龙”为其最形象的描写。山上有启秀寺、梳妆亭等古迹。</p><p class="ql-block">因其地势也非常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南宋后,曾在此设立烽火台和炮台,元代红巾军与余阙,明代朱元璋与陈友谅,清朝彭玉麟的湘军与太平军均在此对垒交锋,以争成败,故又有“安庆门户”“楚塞吴关”之说。也流传有小姑娘娘、小姑嫁彭郎等民间传说。</p><p class="ql-block">小孤山为安徽省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198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小孤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文名】小孤山</p><p class="ql-block">【别名】小孤矶</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长江中</p><p class="ql-block">【海拔高度】78米</p><p class="ql-block">【古迹风景】启秀寺</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全天</p><p class="ql-block">【门票价格】30元</p><p class="ql-block">【建议游玩时长】1小时</p><p class="ql-block">【适宜游玩季节】春夏秋三季皆宜</p> <p class="ql-block"><i>【小孤山人文历史】</i></p><p class="ql-block">小孤山的历史悠久。相传大禹治水时,曾至此刻石记功;秦始皇东巡,勒“中流砥柱”于石上,盛唐时期小孤山的名字正式见于诗人的笔端。小孤山的“孤山”是以其独立不倚而得名,至于小者,是为区别江西鄱阳湖的“大孤山”而言。小孤山山势挺拔,独立江心,北望靠天柱,南观倚匡庐。世人因山形长势犹如古代妇女头上发髻,故又称为髻山。世俗又因小孤与小姑同音,逐转小孤为“小姑”相传日久,有好事者将对岸的彭浪矶说成“彭郎”,遂生发出许多小姑与彭郎相爱的美丽传说,更给此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p><p class="ql-block">小孤山的寺庙,始建于唐代。当时中国佛教兴盛,禅宗马祖道(709-788年)云游天下名山,行脚至星子县的龚公山,宿松的灵隐山一带传授佛法,后以小孤秀过灵隐,便至此开山建庙,曰“启秀寺”。其弟子“百丈清规”的创始人怀海,世称百丈禅师,于唐德宗时曾到此寺讲法,传下了《禅门规式》。故《山谱》上有“马祖开山,百丈传规”的记载。相传,唐时山上寺庙很是狭小,内朔一男形神象,姓氏不详,无从考记。庙在盛唐后,日见荒芜,从顾况的“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的诗句中即可想见当时的概貌。晚唐时,几经兵乱,寺庙一度破毁。北宋时期,庙重建。改名“惠济寺”始祀海神妈祖,即现在所称的小姑娘娘。据《清一统志》称:“天后,宋莆田林愿第六女,始生有祥光异香,长能乘法席渡海,乘云游岛屿间,升化后常飞翻海上,专司救助海难。宋、元、明、清时,累著灵迹”。故宋代在此立庙祀之,并对女神一再加封,给她以“助顺安济广济惠济夫人”的称号。如此一来,由马祖开山变成了妈祖,像由男形变成女形。南宋绍兴初,魏国公张俊从湖湘还,曾对小孤山寺庙加以修葺,扩建为六重,规模宏敞。庙前额曰“惠济”神号“安济夫人”并有碑载其事。宝庆二年(1226)江洲守臣厉文翁又在山巅上建“牧羊亭”并筑有石级可登。</p><p class="ql-block">元代以海运效灵,又对小孤山寺庙略加修葺,赐额“广济”给女神加封“显灵”称为“显灵广济夫人”。廷佑年间,虞集登此山,见路毁亭荒,即鼓励安庆府判李维肃新修此亭。天历年间,又在庙南山门侧立一铁柱,长约三丈有余,系有铁索,让舟人攀援渡险。石上镌有俞翰书的“海门第一关”,门首重书“启秀寺”三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代是小孤山寺庙鼎盛时期,洪武二年(1369)遣良工派官员,对寺庙进行维修和致祭,封女神为“天妃圣母”。永乐年间,封山神为“护国佑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并遣官司致祭。官致祭文曰:“维神下奠巨浸,砥柱中流,吴楚之镇,畿甸之候。延搅万里,享祀千秋,利有攸往,唯神是求。迄今祭奠,以迓神庥,尚响“。为安南兵事,成祖遣成国公朱能,英国公张辅,先后于永乐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永乐七年二月五日两次祭山。宣德二年二月七日,又遣龚良上山致祭。弘治时期,邑令陈恪,施溥均对庙宇重新修葺。嘉靖九年(1532年)安庆知府叶梦熊予以维修,并刻诗文记述其事,至今尚存。亭改名“梳妆亭”被誉为天妃圣母梳妆处。二十六年(1547年),因山小庙隘。敕别建天妃行宫于山西里许处,其砖瓦皆各地所献,每片都刻有督造官的姓名。颜曰:“护国寺”,一进九重。中为“天妃殿”,规模庞大,雕梁画栋,制度宏巨,俨若王居。院内有“御碑亭”刻有嘉靖的父亲兴献帝诗一章。落成后,派官员致祭,有:在昔二圣曾此经过。顾览神栖式展处,敬重以御题勒石,妆葺庙庭。珍器尚藏,用充---豆”等语,使小孤山名盛一时,可谓达到顶点。小孤山成为不是五岳的五岳,佛教活动也相应地发展起来。进入昌盛阶段。后因岁久江坍,护国寺水毁无存,仅有部分碑文、石刻存于山上。</p><p class="ql-block">清代对此山庙宇,不断加以修葺。顺治九年(1652年)邑令孟宣兴建小孤山山门和关帝阁。庙内住持宝慧,经过多年募资,把重楼余庑修制一新。康熙初,知县王民皋,重建“护国寺”于故址东北处,与山上寺庙相互辉映。五十九年(1720年)诏令天下省州县皆为天妃立庙,加封女神为“天后”。乾隆年间,山上寺庙日渐圮毁,总督高某奏请核准,庙于巳酉(1765年)重建,门首镌有御书“灵昭江屿”,亭由邑国子孙王传璋重修。五十三年(1788年)又为天后加封“显神赞顺”四字。山僧西照还募砌石阶于山麓,修石级至殿门,以便泊舟登山。咸丰年间,庙因年久失修又遭兵燹,狼籍不堪。丁巳七年(1857年),彭玉麟视师江表,与彭友胜等,重修小孤山庙,碑记序云:“本来巾帼,灵爽千秋。道造无极,威镇中流。水绕而曲,山峻而幽,江南妙境,此争上游。年代已久,古刹云休,修理复旧,抑又何求“。并扩建了外舍,献制了铁香炉,匾对和石刻。</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二年(1923年),七社集资,增修山寺北处的“护国寺”。后三年又将湮没的御诗碑复制重建。移置小孤山绝顶梳妆亭后。此后二十多年中山僧龚明道还不断化缘募资。对山上的庙宇作过多次增建和维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9年建国后,政府对山上庙宇和文物石迹实行保护,64年安庆行署派工程队前来,将山上的庙宇亭阁修葺一新,并添置了不少文物。1967年“文革”中横扫“四旧”,山庙的建筑、佛像和文物屡遭破坏,宗教活动基本停止,只剩山上启秀寺一座。此后十几年中,山上寺庙全由僧人常闻、果成等人看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恢复了宗教政策,由江西省调来的匡成老和尚与常闻、宏印.行义等人,把信众供奉的香火钱积累起来,购置佛像、法器,新建大雄宝殿,并于圣母殿东边山腰修建一座水塔。特别是1996年以后,住持匡成老和尚带领监院释行义,四处募集资金,新建藏经楼和僧舍,并对山上危楼进行大量维修。1998年释行义接任住持,他又带领僧众,省吃俭用,攒下一点一滴的香火钱,建造平台,维修山路,并在山门前增放一对三米多高的巨狮。2004年,他又在多方面的努力下,筹集资金,银行贷款修新复旧的新建大雄宝殿、圣母殿、娘娘殿。至此,这座千年古刹在历代僧侣和他的护持之下又焕然一新、初具规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于启秀寺位于长江绝岛,山神被视作船只航行的保护神,又有一些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因而游客、香客不断。特别是古历三月二十三日,小姑娘娘诞辰这天,游客、香客更是络绎不绝的上山朝拜,以求平安,更给千年古寺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由于政府的重视,198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小孤山启秀寺为省级52座重点寺庙之首,山上石刻也被列入重点保护文物。这座古刹,历经千年,在列朝政府和山僧的护持下,又恢复了昔日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p> <p class="ql-block">铁索方便游人向上攀爬</p> <p class="ql-block">梳妆亭</p> <p class="ql-block">圣旨碑</p> <p class="ql-block">梳妆亭</p><p class="ql-block">对联:</p><p class="ql-block">“梳长生鹤发</p><p class="ql-block"> 妆不老峰頭”<头></p> <p class="ql-block">圣旨残碑原件</p> <p class="ql-block"><i><u>【天后聖母简介】</u></i></p><p class="ql-block">天后聖母又称天上聖母,这里俗称小姑娘娘,因“小孤与“小姑”同音而得名.实即闽.粤.港.台等地所尊奉的“妈祖”是沿海一带家喻户晓的海上保护神由于小孤山屹立大江之中,海潮至此不复上古称“海门第一关”所以山上也有供奉她的庙.从宋代起就有了,已一千余年,据宿松县志和福建林氏宗谱记载:聖母是福建甫田人,名林默,宋都巡检林愿的第六女,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酉时,在世二十八年,未嫁,所以林氏后代尊称为“祖姑”,也叫“妈祖”。她生有异秉,又得神人传授,能神通变化,驱邪救世,当时有“通玄灵女”之称。到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年)九月初九重阳节就在莆田的湄洲岛上、天乐盈空声中白日飞升了,至今该岛保存有“升天石”古迹升天石后屡显灵异,扶危济困、有祷必应,故宋、元明.清历朝皇帝都不断加封,前后达二十六次之多还光及父母,父封积庆公,母王氏封积庆公夫人。清康皇帝诰封妈祖为“护国庇民.昭灵显应仁慈天后”,简称天后聖母,后来乾隆皇帝又敕封为“天上聖母”,所以都通用这两个称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小孤山启秀寺谨告 一九九一年仲夏</p> <p class="ql-block">山下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侧身通过转角处</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建在岩石中的佛殿</p> <p class="ql-block">江水绕山脚</p> <p class="ql-block">山下江中航行</p> <p class="ql-block">箭头处——原来水线,可见长江现在干的多厉害……</p> <p class="ql-block">雾锁长江</p> <p class="ql-block">与长江对岸(鄱阳湖边)的彭郎山隔江遥遥相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