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当兵的年代,部队规定战士在入伍后的第四年或第五年探亲一次,第六年之后每年一次,假期十五天。大多数战士当兵几年都沒有探过亲,就直接复员回家了。战士家里如果有急事,可请事假,但很少得到特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当兵的第三年,1973年9月底的一天下午, 医院院长突然把我找去,告诉我:你爸爸生病了,给你7天假,回去看看吧。听到爸爸生病的消息,我并不感到十分意外,他的胃溃疡病是老毛病,已经被病痛折磨了十几年。最近爸爸来信说,医生已经告诉他等症状稳定下来,就准备做胃大部切除手术。但我心里还是有些不安,纳闷儿为何院长亲自来通知我回家探亲。不管怎样,能让我回家看看,虽然只有七天,也非常高兴和知足。这是事假,不影响我以后的探亲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宿舍,战友提醒我,探亲人员可以到司务长那里买两个猪肉罐头,那是一种军队生产的两斤一个的罐头,绿色铁皮包装,没有商标,肉的味道之鲜美至今都让战友们怀念不已。我找出印有天安门图案的手提包,把买来的两个罐头放进去,又放了几件换洗衣服,再把存在枕头里面的几十块钱拿出来,缝在裤子口袋里,一切准备就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突然发起愁来,怎么回家啊?我从来没有一个人远行过。同宿舍的赵医生让我别着急,她拿着地图,详细告诉我如何从陕西大巴山里的麻柳回到北京,在哪里换车,还说第二天带我去公路旁边搭车出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i>那时的我</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饭后,赵医生带着我上路了。我们沿着河边走了一两里路到了公路边,在那里等待搭车。如果不走运,当天搭不上合适的车,就得回去,来天再继续等。公路上时常有部队运输的解放牌卡车,以及日本和捷克的大翻斗车,只要能搭上出山的车,而且驾驶厢里能挤个座位,我就算幸运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我的运气真不错,等了不到一小时,一辆北京吉普开过来了,看见我们招手,车子在我们身边停下,赵医生上前说明情况,车里坐着一位师首长,还有两位随行的干部,他们出山去开会,首长二话没说,挥手让上车。在当年的大巴山里,北京吉普堪比如今人们眼里的宝马奔驰越野车。汽车在崇山峻岭中盘桓行驶,我平时做大卡车不晕车,可坐在吉普车里却头晕目眩,转了大半天,好不容易汽车转出了大山,来到巴山脚下的渔渡坝镇,休息过后车子继续在秦巴山脉中前行,晚上终于到达陕西西乡县,住在了县里招待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我搭上部队的大卡车到了安康火车站。这一天是1973年的9月30日,我坐上从安康到阳平关的小火车,当时阳安线刚通车不久,还没有正规化,下午五、六点钟,小火车终于到达了阳平关站。从车站墙上的火车时刻表上得知,我要等到凌晨两点,乘坐从重庆开往北京的10次特快,列车靠站两分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蜀道上的阳平关火车站很小,一个灰砖房的小侯车室,好像只有十几米宽,里面有两排长椅,左边有个窗口售票。整个车站被大山环抱,附近有几家小商店和小饭馆。下了火车后,我吃了碗馄饨,在周围转了一下,就回到了车站候车室。天黑之后,除了火车站里那几盏昏暗的灯光,周围漆黑一片,没有电灯。候车室里总共坐着五六个人,我抱着手提包,呆呆的望着静静的站台,偶尔有辆火车经过,给寂静的候车室带来一点儿生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没有睏意,心里想着北京的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他们都不知道我要回去,我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惊喜。不知道爸爸病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要做手术。心里盘算着,如何来安排这七天的假期。那一年我17岁,虽然第一次一个人走那么远的路,有些孤独,但我没有任何惧怕,如同一只刚刚长满羽毛的小鸭子,踌躇满志,不知河水深浅,只想着前面有更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两点时,售票窗口打开了,我赶紧排在了队伍里,小心翼翼把钱拿出来,轮到我时,我说:买一张到北京的票,女售票员不紧不慢的说:不卖到北京的车票。我头一下子大了,问:为什么呢?她说:十一国庆一律不卖进京车票,这是规定。我只好走出队伍,站在一边不知所措,如同一盆凉水从头上泼下来。现在我不可能返回部队,在阳平关车站等着,又不知等到何时。正在一愁莫展时,一位中年男子走到我身边,悄悄的说:你不要把票买到北京,你可以买到北京丰台站,我问他:到了丰台我怎么办?他说:你在丰台不下车,一直坐到北京,出站时补张票就行了,去排队买票吧。真是一位贵人指点迷津,我又重新站到了队里,再次轮到我时,我递上钱去,战战兢兢的对售票员说:买一张到北京丰台的票,她瞟了我一眼没说话,递给我一张车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了一会儿,10次特快鸣笛进站,我斜背着军挎包,手里拿着提包,检票进站,登上火车。这时是10月1日凌晨两点,车厢里人不多,大多数人都在睡觉,有的人躺在三人坐的椅子上睡,我走了两节车厢,没有一个空座位,也不知道是否应该叫醒睡觉的旅客给我腾一个座位,只好走到两节车厢连接处,把我的手提包放在地上,提包里有两桶肉罐头,正好能坐在上面,跑了一天有点累了,我趴在膝盖上就睡着了。突然有人在我旁边说话:你怎么坐这里呢?我抬头一看正是那位给我出主意买火车票的中年人。我告诉他车厢里没有空位置,所以只好坐在这里了。他说:起来,拿着你的东西跟我走,我给你找个座位。我就随着他又来到车厢,他叫醒了一位乘客,给我让出一个位置,回头对我说:你就坐这里吧,把行李放到行李架上,然后他就离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是在火车上度过了1973年的国庆节,30多个小时之后,10月2日上午列车终于快到北京了。过了丰台站后,心里忐忑不安,生怕他们查票把我查出来。快进北京站了,车厢喇叭里传来了北京颂歌:北京啊北京,我们的红心和你一起跳动,我们的热血和你一起沸腾。那激昂的乐曲,动听的歌声,让我激动不已,终于回到北京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了火车就打听补票处在哪里,补了票后我就直奔出站口,走出北京站,我就如同一只放飞的小鸟,任凭我飞翔了。坐上8路无轨电车到和平里,换上13路坐两站到和平街北口,然后我一路小跑到我家楼下,飞快爬上3楼,门没锁,我推门而入,激动的说:我回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家人都在家,都惊呆了,谁都不会想到,我会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爸爸倚着被子半躺在床上,面容削瘦,一副病态,我走到床前,行了一个军礼,大声喊了一声爸。全家人都在开心的笑着,快三年没见,他们都说我长高长大了。爸爸在我给他敬完军礼后,就下床了。我是回家看望爸爸的,可还没来得及询问他的病情,全家人却围着我问长问短,我也居然把关心爸爸的问候放在了脑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爸告诉我,他的一位同事知道他病的很重,要做手术,想帮忙让我从部队回家看看。爸爸同事的丈夫也在部队工作,正巧和我们部队的师长是老战友,因此就关照了一下,把电话打到我的部队,又通知到医院,医院的院长给我开了绿灯,允了我7天假,这才有了我的这次探家之行。但是父亲的同事也不清楚事情是否能办成,所以没有告诉爸爸具体情况,我的到来无疑给家人带来了惊喜,尤其是病中的父亲更是由衷的高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很快就感觉胃疼减轻了,他给我安排起七天假期的活动,妈妈开始忙活起来,变着花样的给我做喜欢的饭菜,弟弟妹妹们围着我说说笑笑,一时间我仿佛成了家中最宠爱的公主。三年来父母对我的挂念和担忧,都写在了每一封给我的信中,如今我回家了,他们似乎要把我三年来缺失的亲情都找补回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家后第二天早上,爸爸说带我去天安门,我不敢相信昨天还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能够出去游玩,爸爸说他今天胃不太疼了,感觉很好。就这样我们骑上自行车去了天安门,把车存放后,我跟着爸爸在广场上走走看看,然后又进了故宫参观。玩了大半天,爸爸精神抖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的几天里,我和爸爸骑着自行车游玩了北京城能够走到的公园。有一天不知谁送来两张芭蕾舞演出的票,在陶然亭附近的一个剧场演出。我和爸爸骑上自行车,几乎横跨一个北京城,去看了这场演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天晚饭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其乐融融。爸爸妈妈询问着我在部队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不厌其烦的听我说着这些年我的成长经历和生活趣事,我告诉他们:我们的部队正在大巴山区修建襄渝铁路,很多受伤的战士被送到我们医院,我的任务就是为伤病员服务。我努力工作学习,积极要求进步,工作认真负责,打针输液抽血在卫生员里属一流,和战友们相处的很好,等等,爸爸妈妈似乎对我所说的一切都感兴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1973年10月全家合影</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从哪一天开始,爸爸的胃真的不疼了,吃饭睡觉好了,面色红润了,精力充沛了,准备开始上班了,我的七天假期也要结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部队的那一天,妈妈给我准备了很多好吃的,装满了我的手提包。全家人到北京站送我上火车,我依依不舍的从车窗里向他们告别。怀揣着亲人的嘱咐,望着窗外渐行渐远的北京,很是伤感。在这七天的假期里,我享受着爸爸妈妈对我无比的关爱,吃着妈妈做的可口饭菜,跟着爸爸四处游玩。我好像不是回家探望生病的父亲,而是回家度假的。这时才想起,临走时还忘了嘱咐爸爸要好好保重身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部队后,爸爸来信告诉我,他现在感觉很好,已经正常上班,胃不疼了,手术暂不考虑。过了一段时间,爸爸来信说他胃部检查结果好转,手术不用做了。父亲的健康状况一天天好起来,精神状态一改从前,身体素质逐浙增强。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的胃镜检查结果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已经愈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虽然胃疼的老毛病偶尔会来光顾一下,但它已不再给父亲带来生活的困扰。爸爸像所有的健康人一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着,享受着各种美食和生活乐趣。尤其离休之后,爸爸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能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锻炼身体,旅游观光,读书看报,上网聊天儿,愉快的享受着如今的美好生活。父亲今年已90周岁,</span>尽管慢性胃炎一直没有被根治,但胃疼的老毛病已在他身上逐渐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2019年5月我们姐妹和父亲在一起</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这次探亲经历已过去近半个世纪,它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不能说,是因为我突然出现在父亲面前,让父亲的病情减轻,取消了手术计划,以至于后来父亲的健康状况逐渐恢复。但我相信,我的这次探亲给全家人带来了惊喜,以及惊喜后的快乐,尤其让生病的父亲心里感到愉悦,使得他的身心得到放松。正如很多人所认为的,精神因素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生命活力,父亲的这个经历就证实了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这次回家探亲非比寻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这次探亲当中,有那么多人伸出手来帮助我:医院的赵医生,师首长和他的司机,车站上遇到的中年人,还有爸爸的同事,以及部队的两位老首长和院长。没有他们,这次探亲就不能成行,或者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我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萍水相逢,但我心中一直对他们都有着深深的谢意和感激。在此,衷心感谢在这次探亲中帮助过我的所有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修改完成于2023年1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