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上被门铃声吵醒,打开门一看,赫然发现门口放着一个偌大的泡沫箱,大姑姐从三百公里外寄来的年货如约而至。只因我们曾说,因为疫情缘故,今年春节可能不回老家给大家拜年了。</p>  <p class="ql-block">待消毒完毕,费了好大的劲把箱子搬进家。打开箱子,只见最上面摆放着一层青翠欲滴的时蔬,那是大姑姐自己种的白菜苔。她说,由于白天在工厂上班,家里还有忙不完的事,浇菜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所以今年的菜长的没往年好。但在我看来,这些菜虽不如市场里的粗壮,皆因有了亲情的味道,所以一定是一味最美味的菜肴。</p>  <p class="ql-block">第二层是客家经典伴手礼腐竹,谐音“富足”。腐竹不仅味道好,意头也好。家乡的腐竹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虽然不耐保存,但是看着暖心,吃着放心。</p>  <p class="ql-block">第三层是花生,这也是大姑姐家地里种的。细长的花生个个细长饱满,这是大姑姐一家辛勤劳动的收获。花生是水煮后烘干的,不热气却又不失香脆,既好吃,又健康,生活经验丰富的大姑姐,总是细心地呵护着我们的健康。</p>  <p class="ql-block">第四层是拖鞋粄。这种过年必备的食物其实就是客家人的年糕。用石磨将糯米磨成米浆,沉淀后沥干水份,再洒上特殊的草木灰水和适量的糖浆进行揉搓,揉到一定的筋道后,再做成形似鞋底状放置在铺有粽子叶的蒸笹里蒸熟即可。拖鞋粄有许多吃法,但最常见的也就蒸和煎。我家先生喜欢吃粄,在蒸好的粄上撒些白糖或蘸上蜂蜜,软糯的口感和甜滋滋的味道是他记忆中的年味。我对糯米食品表现一般,偶尔浅尝,也是把拖鞋粄切成长形小块,置于不粘锅里煎至两边金黄,然上淋上蜂蜜,爽脆的口感和香甜的味道,又是另一种风味。</p>  <p class="ql-block">第五层是红薯干。这种红薯干是我的至爱。红薯依然是大姑姐出品。每年冬至前,她都会挑选优质的红薯制作红薯干,几蒸几晒,经过繁复的工序后,才能制作出软糯香甜的红薯干。每逢看电视的时候,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吃着水煮花生和红薯干,仿佛又回到了久违的家乡。</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拆开箱子里另一个保温袋。袋子里装着三只农家鸡,一只先生最喜欢的咸鸡,两只用于我们炖汤补身子的新鲜母鸡,大姑姐很用心准备这些东西,让我们在异乡也能毫无遗憾地过一个温暖的家乡年。</p>  <p class="ql-block">感谢你,亲爱的大姑姐。你的爱就如家乡的野菊花,朴实却不失芬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