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翘报春

蓦然回首

<p class="ql-block">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p><p class="ql-block">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篇,又一次给严寒大地送来了春风和煦。济南千佛山公园里的梅园,腊梅花已经绽放,它高傲的告诉人们:数九寒冬来了,春天还远吗?</p> <p class="ql-block">在姹紫嫣红,百花争妍的繁花世界里,我最喜欢和欣赏的花就是梅花。因为梅花它不仅仅是花,它还有一种精神,更有⾼洁质朴的性格,能洗涤⼈的⼼灵,陶冶⼈的情操。</p><p class="ql-block">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菊花的尊贵典雅;没有⽔仙的婀娜多姿,但却有着超凡脱俗的傲⾻。它不开在阳春三⽉,⽽是开在寒冬腊⽉。迎接它的不是和煦的阳光,⽽是凛冽的北风。滋育他成长的不是斜风细⾬,⽽是冰天雪地。然⽽,当你漫步在它⾝旁,映⼊眼帘的却是傲然挺⽴的枝⼲,含苞欲放的花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宋诗人陆游酷爱梅花,写了很多咏梅类的诗词。在他的《梅花绝句其二》中写到:</p><p class="ql-block">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p><p class="ql-block">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p><p class="ql-block">这实际就是一首标准的况物自比的咏梅诗。说的是诗人自忖处于政治势力的边缘,资历不高,又力主北伐,长时间得不到当权派的重用是自然的事,可他的心中却始终拥有期待。年复一年的等待并没有让他感到绝望,“自分”二字准确地传达出了他的这种心态。要知道在当时那种环境中,能保持这样比较舒解,比较积极心境的人并不容易。就像这眼前凛冽的寒冬,依然含苞待放的梅花一样,你就能理解到,那雪中咏诗之人的高标逸韵?……浓烈的诗情画意,夹杂着无法言说的身世之感,虚实相照,浑然一体,烘托出一种清逸深幽的特殊美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惯有风格,也是我们的祖先奉献给世界文学宝库的一份独到财产。</p> <p class="ql-block">你瞧,腊梅花开得密密麻麻,站在远处望去,仿佛一串串金色的圆珠。当花开放时那黄色的花瓣儿,白色的花芯,散发出一股扑鼻的芬芳。我一闻到这香味,就感到肺腑清爽,心旷神怡,使我联想到王安石那首著名的《梅花》:</p><p class="ql-block">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p><p class="ql-block">遥看不是雪,为有暗香来。</p><p class="ql-block">王安石通过描写梅花来告诉世人,他的品格像梅花一样高尚。虽然自己被两次罢相,新法也两度被废除,最终心灰意冷,闲居在钟山。但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没有半点私心。这也正是王安石最高明的地方,通过一树花,从而描写出了其高尚的品格。读懂了《梅花》也就读懂了王安石。</p> <p class="ql-block">梅花⽢于寂寞,妩媚脱俗,淡泊名利,⽆私奉献。她不因没有彩蝶缠绕⽽失落,亦不为没有蜜蜂追随⽽沮丧,更不似那癫狂柳絮随风舞,也不学那轻薄桃花逐⽔流。⽽是⽆私、⽆怨、⽆悔地默默绽放于严寒之中。它留给人们留下的是永久回味,一种清高脱俗的品质。宋代诗人卢钺在《梅雪其二》中写到: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这就寓意了梅花它的高雅脱俗之气!一年四季花开花落,梅花也有它花开花落的时候,但大自然还赋予它四季中承前启后的使命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梅花的美把美留给了大地,梅花的香却又来自梅花香自苦寒来,美花的俏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就要到了,新的一年祝福美篇:日月其迈,时岁盛新。祝福美友们:椒花献颂,柏酒浮春。祝福我的家人和朋友们:顺颂时宜,百事从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