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年到,新年到!</p><p class="ql-block">穿新衣,戴新帽。</p><p class="ql-block">贴对联,放鞭炮。</p><p class="ql-block">包饺子,蒸年糕。</p><p class="ql-block">全家团圆乐陶陶</p> <p class="ql-block">伴随着新春的脚步,新年马上就要到来了。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一直到大年三十儿,这期间有很多风俗。</p> 腊月习俗 腊月二十三 <p class="ql-block">现通常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腊月二十三,在我国北方地区又称“小年”,是传统民间祭灶的日子。传统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在中国的传统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明代时祭灶是腊月廿四,清代以后是在廿三。北京有"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之说。</p> 腊月二十四 <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又名“扫尘、打埃尘、除残、除尘”。<span style="font-size:18px;">《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这说明,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秽、尘沫与传播疾病有关。</span>传统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p> 腊月二十五 <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尽春回,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即将进入到新的一年。按照中国传统民间的习俗,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人们对于过年都倍感亲切,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点;还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即腊月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随着社会发展多数人家已失去糊窗户的传统,但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总之人们祈福旺来年的心愿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接玉皇</p><p class="ql-block">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p> 腊月二十六 <p class="ql-block">传统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p> 腊月二十七 <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p> 腊月二十八 <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八把面发。多数地方在这一天要赶制过年的面食蒸。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蒸馒头”。家家户户还要贴春联、挂灯笼、贴窗花。</p> 腊月二十九 <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九,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p> 大年三十 <p class="ql-block">除夕是新旧交替的时刻,放炮竹,“迎神”“接祖”。煮饺子称“捞元宝”,夜有通宵达旦,称“熬年”“守岁”,以示对新年、新事、新运之渴求与向望。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除旧布新,阖家团圆。这天夜间的鞭炮声不绝于耳。早先宫廷在这之前就会放花炮,自腊月廿四日起至正月十七日止。每日放花炮,尤以腊月三十儿晚上最盛。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八大祥”等店铺,会专门雇人燃放各式花炮,花炮愈盛,愈象征着买卖兴隆。</p><p class="ql-block">除夕夜的活动也是千姿百态——贴挂千,摆设天地供桌、辞岁、守岁、迎岁……,这种庆祝活动一个接一个。午夜一到,腊月就结束了,新的一年也随之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关于过年在中国的民间流传着一个非常古老的神话传说,讲述了“年”的来历。</p> 腊月歌 <p class="ql-block">腊月歌</p><p class="ql-block">二十三,糖瓜粘</p><p class="ql-block">二十四,扫房子</p><p class="ql-block">二十五,磨豆腐</p><p class="ql-block">二十六,炖猪肉</p><p class="ql-block">二十七,杀肥鸡</p><p class="ql-block">二十八,把面发</p><p class="ql-block">二十九,蒸馒头</p><p class="ql-block">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p> <p class="ql-block">愿我们的孩子能将这些饱含浓浓亲情和美好心愿的习俗牢记心中,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春蕾第一小学高年级组全体师生预祝大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兔年🐰大吉!</p>